社区“公共能源消费”如何收费?
2022-05-11
业主多次质疑相关部门称预充违法
物业在取房时预付了300元“公共能源消耗”。合肥滨湖明珠业主质疑:如果还没搬进来,公共能源消耗从哪里来?公共能源消耗的成本是多少?
□事件调查:
投诉:取房时预收300元“公共能源消耗”
李萍(化名)在滨湖明珠买了房子。九月份拿到房子后,她就开始装修了。目前,改造工程已接近尾声。 “当你拿到房子时,物业需要一年的物业费。”李萍介绍,她所住楼盘的物业费为1.05元/平方米,日期为2009年9月1日至今年8月。 31日,与此同时,她还缴纳了垃圾清运费。付钱时,一项名为“公共能源消耗”的收费引起了她的注意。 “物业要你交300元,据说是预收。”李萍当时提出质疑,但物业称合肥小区是这样收费的,她自己也没多问。近日,我在某电视台看到一则新闻报道,“公共能源消费”收费不明确。日前,李平向安徽商报新闻热线报道,很多业主都和自己有同样的疑问:不居住公共能源消耗从哪里来?
13日上午,滨湖明珠物业的童小姐说:“我们确实是提前收到的,代表电力和自来水公司。”她介绍,小区的“公共能源消耗”包括走廊照明、高层电梯、景观照明、园区水景等。其中,社区公共部分产生的电费和水费,按实际收费分摊给每户业主。 “其实社区的运营费用已经由开发商提前支付,如果开发商提出要求,我们的费用会支付给开发商。”童女士说。
管理:不得提前收取此费用
两家公司有关负责人对滨湖明珠物业公司佟小姐代水电公司收费的说法提出质疑。据对外联络人许正伟介绍,供电公司收取小区电费的情况有两种。一是老旧小区未加装户外电表,所有电费均按总表计量;是的,家庭用电量是按每户一表计量的,社区公共部分产生的电费是单独计量的。但无论哪种情况,供电公司只负责根据各类电表的实际计量数据,向小区业主和业主收取电费,并没有物业收取电费。代表。对外联络人吴伟表示,各小区自来水的征收与电费大致相同,不存在物业公司代其收取水费的说法。
“根据要求,公共能源消费不能提前征收。”合肥市物价局房地产价格处处长吴说。他介绍,对于社区公共能源消费问题管理能耗费,物价、房产等部门提出了很多要求和解释。业主拿房时,物业收取“公共能源消耗”是不合理的。该费用根据实际使用产生。金额将被分摊,不得提前收取。应从业主收房后的月份开始计算。同时,物业在征收“公共能源消耗”时,应按规定公布每月公共水电实际用量、综合成本等,根据实际情况分摊,并以监督。业主和业主委员会有权要求查看该物业。相关账户。如物业存在拒账、不公示等违规行为,业主可向房产物价部门投诉。 |
□权威解读:
究竟什么是“公共能源消耗”,应该如何收费?李萍表示自己不认识,也没有得到详细的解释,小区里也有不少业主和她一样有疑惑。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目前很多小区业主对这项收费的概念还比较模糊,合肥各个小区在“公共能源消费”上的项目和征收方式也不尽相同。同时,在实际收藏中,广大业主对很多细节都有很多疑问。
“公共能源消耗”包括哪些项目?
据了解,全国范围内比较常见的解释是:发生在社区和公共服务的共享部位、共享设备和公共设施中的水、电、煤等能源的能源消耗称为“公共能源消耗”,由此产生的成本就是“公共能源消耗”。本月起实施的《安徽省物业管理条例》(新修订)规定,“共用部位”是指房屋的主要承重结构部位(包括地基、内外承重墙) 、柱、梁、地板、屋顶等)、室外墙壁、大厅、楼梯间、架空地板、走廊等; “共用设施设备”是指共用的上下水管、落水管、水箱、增压泵、电梯、天线、照明、锅炉、消防设施、绿地、道路、路灯、水渠、水池、湖泊、水井、露天广场、非营业性车库、公益性文体设备及其使用的场地、房屋等。
合肥拟修改收费明细
合肥市物价局房地产价格办公室吴主任介绍,合肥市目前根据《合肥市住宅小区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实施细则》征收“公共能源消费”。由市物价局、房管局(综合价房[2006]325号)文件,第5条规定“电梯、增压泵、住宅景观照明、供水系统、消防设施等设备在运营过程中,能耗费用可按实际分配情况单独分配,办法由业主大会、物业委员会、物业用户协商,与物业管理公司协商,在物业服务合同中约定。”
吴正龙表示,收取这笔费用有两种方式,均包含在物业管理费中或单独收取。目前,合肥大部分居民小区仍采用分类收集的方式,主要包括公用部位、设施设备的耗电量,以及水景等共享设施的耗水量。此外,合肥少数区已将物业管理费纳入试点,因此物业管理费相对高于其他区。考虑到每个小区的实际情况不同,小区的规模、景观的数量、高层和多层的比例都是收费项目不一致的原因。决定。
“我们将在下一步修改和细化收费规则”。吴正龙表示,《合肥市住宅小区物业服务收费管理实施细则》已经实施3年多,需要进一步完善,以适应高速发展的合肥房地产业。合肥市物价局已经开始根据全省新的《物业管理条例》进行修订,一些具体规定也将细化。在“公共能源消费”方面,建议将两种收费方式写入新的收费规则,供社区业主、行业委员会和物业管理公司协商决定采用哪种收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