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能耗约占我国社会总能耗的28%-行业动态-能耗管理系统、能耗监测管理、工厂能耗管理系统、医院能耗管理、校园能耗管理-康沃思物联

建筑能耗约占我国社会总能耗的28%

2022-05-13

图为北京六建承建的百子湾一号住宅项目外观。项目采用柳建自主研发的“高层防火外墙外保温”技术,使外保温墙体兼具保温、隔热、防火、防水一体化的功能公共能耗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建筑能耗,大大降低维护成本和能耗。刘健 摄

图为“十一五”期间建筑节能目标分解方案1.亿吨标准煤

图为2020年我国建筑节能年节能潜力。来源:建设部

目前,建筑能耗占我国社会总能耗的28%左右。据建设部测算,2020年至2030年,我国建筑能耗将占总能耗的30%至40%,达到欧美目前的比例,超过行业,成为全社会最大的能源消耗。“十一五”期间,我国建筑节能将努力实现节约1.1亿吨标准煤的目标,2008年的目标是1250万吨标准煤。建筑节能无疑是“虎口取能”。

公共能耗管理

如何建造新建筑——设计没问题,施工是关键

日前,建设部建筑节能专项检查组来到广西。在南宁某住宅小区的施工现场,检查组的专家们首先检查了图纸。项目设计完全符合国家和地方建筑节能标准,具有完整的节能专项设计。

进入正在建设的建筑物进行检查。经过多次测试,专家发现房屋外墙保温涂层的厚度仅为3.8cm左右,远低于设计图纸上要求的4.5cm。房子在冬天和夏天的保温效果都会受到影响。影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虽然千方百计辩解,但最终还是面对未按设计图纸施工的事实承认。

设计图纸完美无瑕的情况并不少见,但在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海南某项目大量使用保温性能差但价格便宜的灰砂砖替代设计图纸要求的加气混凝土砖;广州某项目擅自更改设计图纸,但无法取得设计变更许可及相关施工监理记录。

督查组抽查了2006年开工建设的600个在建项目,建筑节能要求在设计阶段完全执行的比例为98%,而在建设阶段则不到70%。

督查组专家曲红乐介绍,设计阶段节能50%的项目很多(一个采暖季每平方米25公斤的标准煤耗为100%)的原因有很多。终于变成了只有30%的节能。主要问题在于施工阶段偷工减料,偷梁换柱,不按设计施工。

“不完全是施工单位的责任,很多施工单位都是在施工单位的怂恿下做的。施工单位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省钱。因为他在使用中不能从节能中受益。” "

公共能耗管理

现象的背后是地方政府监管缺失。每年,城市都会对当地的建筑节能进行类似的检查,但发现的问题很少。“很多地方的检查都是看一眼,有的检查员甚至跟我说他不知道怎么检查。” 曲红乐说道。

据建设部科技司副司长吴勇介绍,目前很多地方政府对建筑节能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甚至有两个省份没有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用于建筑节能。国务院节能减排目标下达各地区后,各地尚未将目标具体分解为建筑节能。因此,难以评估和评价,难以实施有效的监管。即使发现问题,除了限期整改外,很难进行严厉的处罚。同时,

《节能法》规定,建设工程的建设、设计、施工、监理单位应当遵守建筑节能标准。同时,《民用建筑节能条例(草案)》明确,建设单位不得明示或者暗示设计单位或者施工单位在设计中违反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施工,不得明示或者暗示施工单位使用不符合设计要求的材料。材料和设备。

“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以及地方政府和公众监督力度的不断加强,建筑节能在施工过程中的落实情况会越来越好。” 吴勇说道。

背景

据统计,到2020年,城乡住房建设面积将增加约300亿平方米。@>1亿吨标准煤,用电量相当于北京目前年用电量的24倍。如果这些建筑都符合50%的节能标准,到2020年底,每年可节约约1.6亿吨标准煤。

旧楼如何改造——除了保暖,还省钱

公共能耗管理

这个冬天,家住北京安化西里一区5号楼的老徐倍感温暖。去年,有关部门投资100万元,对这座1980年代建成的老建筑外立面进行保温节能改造。“冬天虽然有暖气,但我还是得在家里穿棉袄,现在穿毛衣都不觉得冷了。”

房子很暖和,但老徐的取暖费并没有少付。“不就是节能吗?应该多省点钱。” 老徐很是不解。

和老徐有同感的人有很多。据统计,我国北方现有建筑面积约65亿平方米,其中70%以上为高耗能建筑。近年来,北方地区加快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步伐,冬季热舒适度显着提高。但是,能源消费仍然没有下降,老百姓的取暖费没有下降,政府的供热补贴也没有下降。

“外墙和窗户已经翻新,但传统的供暖管网没有改变;供暖温度无法调节,供暖量无法分户计量;单位补贴资金仍待补充” 锅炉房,不至于人口之首。按照地区通行费,老百姓想节能也不能节能!” 吴勇认为,供热制度和热量计量制度改革跟不上是造成上述三个“走不下来”的主要原因。

他认为,在继续推进采暖费用从“暗补”到“明补”改革的同时,要对建筑进行“三改”。一是将不可测供暖系统改为可测,使室温可控;二是外墙保温改造;三是供热管网系统改造。“这是一个大工程,如何组织千家万户,首先是一个社会问题。”

如果进行上述“三改”,每平方米的成本在200-300元左右。资金将如何筹集,谁将投资?从目前各地的探索来看,比较可行的模式是:供热计量系统改造基本由中央财政解决,外墙保温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出资,改造费用由中央财政承担。窗口也由​​直接受益的人共享。部分。对于低收入家庭,政府支付所有账单。

“去年中央在建筑节能方面共投入18亿元,其中很大一部分用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由于北方供热区基本都是比较贫困的省份,如何落实地方资金是个大问题。” 吴勇说。据了解,建设部通过本次全国巡查发现,即使在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省份,相应的投资也得不到保障,“有的甚至不下拨工作资金”。

公共能耗管理

背景

我国北方冬季取暖平均能耗是同纬度欧洲发达国家的2-3倍。目前,80%的省份完成了“暗补到轻补”的取暖补贴改革,实现了3000万平方米住宅楼宇的分户计量改造。从今年开始,我国将全面推进北方采暖区1.5亿平方米现有住宅的供暖计量和节能改造。

公共建筑怎么办——减少浪费,加强监管

一个只有两栋楼的医院用了710万度电!3个商场每平方米建筑面积耗电176度!20个国家机关人均用电量超过3000度!

日前,北京市公布了2006年11月至2007年10月期间部分国家办公楼、大型公共建筑、市属高校的建筑能耗状况。

“没想到,我每天正常下班通勤时,一个人一年用电3000多千瓦时。” 在某机构工作的刘先生看到这个数据后非常惊讶,“我们一家三口,好歹用不了2000度电。”

在过去的几年里,许多地方政府办公大楼和大型公共建筑变得奢侈。玻璃幕墙、全钢结构、通宵亮丽……辉煌灿烂的背后,是高耗能的包袱。

公共能耗管理

据测算,北京住宅建筑每平方米年用电量约为10-20千瓦时,而本次公布的公共建筑每平方米年用电量在50-200千瓦时之间,即5-10住宅建筑的千瓦时。次。

“但现在如何收拾这个摊位,是个大问题。” 吴勇说:“我连基本的能源消耗情况都不知道。”

从去年开始,建设部、财政部要求各地建立国家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制度,确保新建建筑全面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促进此类建筑物的节能运行和改造。北京的能源消费宣传是这项工作的内容之一。

为减少公共建筑运营中的人为垃圾,去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通知,要求除特殊用途外,所有公共建筑室内空调温度不得设置夏季低于26摄氏度,冬季不高于20摄氏度。摄氏度。

“其实,办公室空调开多少,离开的时候灯有没有关,其实很难监管。重要的是要改变习惯,从根本上说,要建立强有力的监管体系。 " 吴勇表示,经过实测分析,如果监管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可以自行降低能耗。

背景

据调查,一般情况下,商场、写字楼的能耗成本为每年70-200元/平方米。政府机关公共建筑的能耗成本约为每年100元/平方米。如果按照节能50%的标准进行改造,总的节能潜力约为1.35亿吨标准煤/年。(记者王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