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代表王成:建议对高耗能行业实行差别化电价上涨政策
2022-06-15
全国人大代表、主席王成。受访者提供的照片
人民网合肥3月10日电(陈昊)“受煤炭等能源价格波动影响,水泥企业用电成本快速上涨,经营承压。”今年两会,全国人大代表、董事长王成建议,对水泥等高耗能行业,实行差别化加价政策,引导行业节能降耗。转型升级、绿色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据王成介绍,根据去年10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相关通知,取消目录电价,所有工商用户按市场价格购电(即“底价+浮动”)。其中,上浮比例原则上不超过20%,但水泥等高耗能企业不受上浮20%的限制。 “通知发布以来,多地相继调整水泥行业电价,幅度从10%到40%不等。”
“经计算,水泥行业平均电费为0.65元/kWh,每生产一吨水泥,扣除余热发电所产生的电量能耗管理措施,额外增加60kWh需要购买电力。”王成表示,2021年我国水泥总产量为23.6亿吨。如果现有的0.65元/度上升20%,整个行业将为此额外花费184亿元;如果增加30%,将增加支出276亿元。
“由此可见,电价的大幅上涨将对水泥行业的生产经营产生较大影响。同时,各地区电价上涨的时间和幅度不一致,也可能导致不公平竞争等问题。”为此,他在提交会议的《关于差别化执行水泥行业电价的建议》中提出了三项具体措施:
一是“先奖励后处罚”,即以“水泥单位产品能耗限额”为标准,对能耗水平达到限额标准的水泥企业不予提价,对达不到的实行提价,对达标的给予一定的奖励,引导水泥企业加大技改投入。二是在能源消费缺口较大的地区开展常态化限电限产,减少煤炭需求,压低煤炭价格,缓解电力企业和下游电力用户的经营压力。三是对节能技术改造投入大、环保设施设备多的水泥企业给予电价补贴。
“当然,也建议各地电价上涨标准尽量相近,避免行业不公平竞争。”王成表示,希望通过一系列措施减轻水泥行业负担,同时明确绿色发展方向,引导行业向更高质量发展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