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生态环境智能管控中心荣获“2020中国领先智慧城市”建设单位案例
2022-07-22
11月12日,由国家信息中心与国际数据集团(IDG)联合举办的2020亚太智慧城市大奖揭晓。深圳连续7年荣获亚太智慧城市大奖,深圳生态环境智能管控中心入选当前“2020中国领先智慧城市”建设单位最具代表性案例。
照片:获奖证书
40年来,从南海小渔村到“智慧”大都市,深圳的智慧发展举世瞩目。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技术研究所最新发布的《第九次(2019)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价报告》)中,深圳智慧城市发展水平位居全国第一。近日,在经济特区举办的40周年庆典大会上,“加快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让城市运行更智能、更智能”也被多次提及。
智慧环保是智慧深圳建设的核心模块之一,也是一项重大创新。深圳生态环境智能管控中心以助力深圳建设世界级新型智慧城市为总体目标,携手平安智慧城市智慧环保(以下简称“平安智慧环保”),共同推进深圳智慧环保平台建设,持续打造智慧科技。赋能深圳建设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 “深圳在大气和水环境治理方面做出了很大的投入和决心,这为企业积极参与智慧环保建设提供了契机。”中国平安旗下平安智慧城市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智慧环保,包括智慧环保城市生态圈,是平安集团战略性建设的生态圈之一。经过几年的发展,已助力多地智慧城市建设取得优异成绩。
在深圳生态环境智能管控中心,通过蓝色的大指挥屏,可以直观地看到各区的各个污染源监测点,并连接了相应的联动报警装置。大屏背后的系统——深圳智慧环保平台,借助平安智慧环保打造,可实现环境质量和重点污染源数据的自动监测、视频图像采集、传输、存储、分析和管理等.,并实时监控环境。突发事件使环境管理人员能够第一时间掌握监测点的信息。
图片:指挥中心大屏
“深圳智慧环保平台实现了生态环境管理业务的闭环管理,解决了当前各业务相互隔离的问题。其中,生态环境大数据中心实现了所有数据的统一归档和统一管理,解决了业务碎片化的问题。固废系统有效支持了深圳无废城市试点工作,尤其是视频远程巡查,大大节省了巡查人员的时间。”深圳市生态环境智能管控中心主任毛庆国说。
据统计,在该平台的支持下,深圳159处(92%)黑臭水体已基本消除,河流水质达到30多年来最好的水平。上述城市排名第七,今年地表水水质进一步提升至Ⅳ类; 2019年PM2.5平均浓度降至24µg/m3,空气质量预报准确率提高20%。位居全国第7至第4;生态环境质量“好”,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达到67.33,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能源和水消耗总量强度仅为全国水平的60%和11%。
平安进入环保领域较晚,但由顶尖科技人才组成的环保专业团队深圳能耗管理系统,以及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领域投入超过500亿的科研优势过去10年,云计算、区块链,是平安“先到先”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
平安智慧城市智慧环保事业部总经理马杜分析,“目前各地智慧环保工作还存在一些‘数据孤岛’,所以工作重点是下推业务烟囱,实现数据互通、互导,通过优质顶层设计重组智能环保业务流程,包括业务规划流程、IT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平台建设等,打破行业刻板印象难传统人力执法的监管和高成本。使整个业务系统具有可扩展性、开放性,满足未来5-10年城市智慧环保建设要求。目前,我们在上海的城市管理和水务智慧平台项目,成都等地也在有条不紊的推进中,希望能够建立创新的热点深圳的。标准,进而在全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