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数字经济发展推动能效管理升级
2022-08-01
5月21日,浙江省能源大数据评价与应用研究中心编制的《电力视角下的经济分析报告》发布。一个引人注目的数据:杭州今年一季度电力产值突破20元/kWh大关,达到21.67元/kWh。
度电产值是指一度电所贡献的GDP量,能客观反映经济活动对电能的利用,反映经济结构和能源利用效率的变化。2018年,杭州的千瓦时产值不到18元/千瓦时。2019年这一数字升至19.93元/kWh,2020年一季度首次突破20元/kWh大关。千瓦时产值的“三级跃升”体现了杭州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企业能效管理的不断提升。
每千瓦时产值超过20元/千瓦时
折射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换算成人民币,韩国的千瓦时产值是20.05元/千瓦时,而加拿大是19.11元/千瓦时。” 能源大数据评价与应用研究中心博士陈琳分析称,“‘弯道超车’的千瓦时产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杭州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
疫情严峻形势下,千瓦时产值再上新台阶,杭州突出的数字经济优势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电力视角经济分析报告显示,一季度杭州在线零售、在线教育、远程办公等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成为全市唯一企业一季度实现产值增长的行业。综合测算电力、行业扩张等数据,拥有未来科技城的杭州余杭区电力景气指数一季度达到51.4,
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大数据产业发展。公司加紧在杭州北部新建一座220kV变电站,为装机容量20MVA的阿里巴巴大数据中心供电;在杭州市中心发布10万余盏路灯资源,为当地网络运营商提供5G基站服务,推动“全国5G第一城”建设。
随着大数据中心、5G等一批“新基建”项目的实施,不少企业转变了发展模式。疫情防控期间能耗管理对,在线教学为全国14万所学校的1.2亿学生提供教学服务;《安恒米盾》免费开通,用户数暴增10倍至100万;复工后,仅用3小时,数字化智能生产线产能就恢复到90%,让GDP的“分子”远超用电量的“分母”。
陈琳分析,杭州第三产业产值约为50元/千瓦时,是第二产业的近5倍。第三产业比重逐年提高,这也带动了千瓦时产值的持续快速增长。
创新的综合能源效率管理
进一步带动千瓦时产值增长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工商业电价下调5%政策”将延长至今年年底。对于大多数第二产业公司来说,电费是生产成本的核心组成部分。推出一系列服务企业提高能效管理水平的举措,进一步助推了千瓦时产值增长。
不久前,杭州城市大脑·电力数字座舱接入企业能源管理板块。目前,已有2000多家企业接入城市大脑,享受公司提供的统一能耗监测和能效咨询服务。
东风能迪(杭州)专业生产重型汽车底盘。受中美贸易摩擦和疫情影响,公司股东决定停产,寻求产品转型。今年3月,我们通过电力数字座舱发现能源消耗突然下降,主动派人提供综合能效管理咨询。不仅将基本电费计费方式改为实际最大需求,还专门编制了涵盖“用电量”、“项目管理”、“无功设备切换”等客户设备节能策略的组合,
目前,节能服务也已经渗透到第三产业。2019年先后推出“绿色智慧酒店”和“低碳住宿计划”两大数据应用,为500多家星级酒店和酒店居民提供节能排名,推动节能减排在旅游业。云栖客栈负责人表示,酒店加入“低碳入住计划”后,单位收入的电费下降约13%。据统计,截至4月中旬,杭州旅游消费行业用电量已恢复到去年同期水平。
据《电力视角下的经济分析报告》预测,随着旅游、餐饮等行业的逐步复苏,杭州二季度的千瓦时产值有望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