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楼宇能源管理系统-行业动态-能耗管理系统、能耗监测管理、工厂能耗管理系统、医院能耗管理、校园能耗管理-康沃思物联

智能楼宇能源管理系统

2022-10-27

概述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机关办公楼和大型公共建筑的高能耗问题日益突出。目前,我国年竣工建筑面积约20亿平方米,其中公共建筑约4亿平方米。2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公共建筑占城市建筑面积不到4%,但能耗却占建筑能耗的20%以上,其中每单位用电量单位面积是普通住宅的10~15倍。在公共建筑(尤其是大型商场、高档酒店、高档写字楼等)的年能耗中,

在我国约430亿平方米的现有建筑中,只有4%采取了节能措施,单位建筑面积的采暖能耗是发达国家新建建筑的3倍以上。据测算,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到2020年,我国建筑能耗将是目前水平的3倍以上。因此,做好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管理工作,对实现“十一五”建筑节能规划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智能建筑节能措施及现状

建筑能耗标准_严寒地区建筑能耗_建筑能耗管理系统

目前,智能楼宇能源管理系统主要由楼宇设备管理系统(BAS系统)来实现。BAS系统可以根据预先安排的时间程序,对电源、照明、空调等设备进行优化管理,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在工程中,通常采取以下节能措施:

1)定时方式:根据建筑物的作息时间,定时启停控制设备,如风机、照明等。

建筑能耗标准_严寒地区建筑能耗_建筑能耗管理系统

2)保温延时法:根据建筑物内保温延时的时间,提前关闭主空调或锅炉,以节约能源。

3)调节供水温度:根据室内外实际温度调节空调系统的供水温度,设定合适的供水温度,以减少系统主机的过度运行,达到节能目的。

建筑能耗标准_严寒地区建筑能耗_建筑能耗管理系统

4)经济运行方式:当室外温度达到13℃时,室外新风可直接作为回风;当室外温度达到24℃时,可将室外新鲜空气直接送入室内。在这种情况下,系统可以在处理回风系统时节省能源。

5)设备寿命运行:楼内冷热源主机、水泵、风机等设备等时交替运行,延长设备使用寿命,节省维护成本。

根据国外工程经验,楼宇设备管理系统(BAS系统)可在新建办公楼中节能20%左右。但据统计,国内只有不到10%的智能建筑真正实现了节能目标,智能建筑中80%以上的BAS系统仅用于设备状态监测和自动控制建筑能耗管理系统,造成浪费的投资。

具体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是我国尚未建立有效的建筑节能测试方法,而且BAS系统是工程产品而非成套设备,需要BAS系统工程师做二次现场编程只能实现控制功能。系统性能受现场工程师的人为因素影响很大。此外,许多智能建筑的建设者与管理和用户分离。因此,很少有用户真正关心节约了多少能源,而用户在建筑物中节约能源。什么是投入产出比?事实上,由于缺乏建筑能耗模型和完善的计量方法,即使用户提出上述问题,也无法获得准确的数据。

建筑能耗标准_建筑能耗管理系统_严寒地区建筑能耗

因此,需要在智能建筑中建立能源管理系统,对建筑内设备的能效进行监测、分析和管理,建立建筑能耗模型,真正达到节能目的。

智能建筑能源管理系统的结构

智能建筑是指以建筑为平台,以信息设施系统、信息应用系统、楼宇设备管理系统、公共安全系统等为一体,集结构、系统、服务、管理及其优化组合,为人们提供安全、方便、节能、环保、健康的建筑环境。《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6将智能建筑定义为统一的建筑环境,而不是通常理解的“带有建筑智能系统的建筑”。因此,智能建筑的节能通常包括:建筑节能、设备节能和管理节能。

能源管理系统是基于自动控制系统的计算机化智能管理软件平台。系统对楼宇内的各种能耗参数进行采集和分析,利用科学的算法发出合理的控制指令,通过楼宇控制系统实现其动作。

智能建筑能源管理系统以计算机、通讯设备、测控单元为基础工具,为智能建筑能源管理的实时数据采集、开关状态监测、远程管控提供基础平台。大型公共建筑系统。它可以与检测和控制设备组成任何复杂的监控系统。该系统主要采用分层分布式计算机网络结构,一般分为三层:站控管理层、网络通信层和现场设备层[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