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背后的创新技术!
2022-11-04
日前,青云科技推出了基于“云-网-边-端”一体化架构的双碳智能建筑解决方案。工业园区、数据中心、生活社区等多维度的建筑空间提供智慧解决方案。
通过该解决方案,青云科技可以帮助楼宇运营商和管理者快速搭建能源综合管理、碳排放管理、可视化和运营中台等应用场景系统,实现能源消耗的智能化管理,降低能耗,提高能源效率,用户空间舒适,营造智能、低碳、舒适的建筑空间环境,积极落实“双碳”目标。
01.构建双碳智能转型的四大挑战
在“2030年碳中和,2060年碳峰”的“双碳”目标下,作为仅次于工业和交通的第三大碳排放“大户”,建筑能源已占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20%,节能减排迫在眉睫。
事实上,建筑节能减排从40年前就开始提倡,但大多数建筑仍处于杂乱无章、碎片化的发展之中。要实现建筑的双碳智能化改造,必须面临四大挑战。
建筑系统复杂,管理制度和数据标准不同,数据无法支撑建筑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的分解和实施。
传统的建筑节能设计以应用节能措施为导向,忽视能耗目标,不将节能与既定的减排目标挂钩。
一味追求室内环境的“高标准”和“高服务”,并没有真正提升用户的舒适度。
如何在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能耗管理思路,实现我国在30年左右建设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将二氧化碳排放量控制在目前的1/3左右。
02.构建双碳智能转型的三大设计思路
国务院研究中心发布的《2050年中国能源碳排放报告》预测,在2050年基本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下,我国建筑能耗总量需要降低到目前水平的1/3。
围绕这一目标,青云科技以“信息化、数据化、智能化”三大技术点为设计思路,打造青云双碳智能建筑解决方案,帮助客户提高建筑节能,降低能耗。
信息化:打通所有可控设备和信息系统,建立可追溯的能源监管信息化系统,加强能源精细化管理水平,提供安全、便捷、有效的能源管理信息化服务。
数据化:用数据说话,不断完善不同规模的数据平台和数据应用服务建设,挖掘数据价值,控制建筑能耗总量,为建筑负荷检测、能耗调试、优化等提供支撑手术。
智能化:通过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集成应用实现楼宇所有用电设备的智能化管理,能源和碳排放的可视化监控,以及实时、灵活的能耗调试和优化。
03、基于“云、网、边、端”融合,全面支持智能楼宇的功能部件和系统
青云双碳智能建筑解决方案基于“云-网-边-端”一体化架构,整合合作伙伴能力,为客户提供从基础层到PaaS层,再到应用层的智能建筑功能组件。支持。
青云双碳智能建筑解决方案架构图
在基础层,重点包括青云边缘计算平台和青云物联网平台。通过边缘计算平台,实现楼宇内所有用电设备互联、可控、可管,数据统一采集和传输;通过物联网平台,可以打通照明、安防监控、通讯、暖通空调、电梯等各种独立系统。,实现全球数据的互联互通和自由流动,将能耗信息数字化,然后标准化统一使用。
在PaaS层,提供服务、态势感知、个性化推荐算法、应用编排、数字孪生、BIM(资产、资源、业务)、大数据和知识图谱分析、机器学习等各种PaaS服务。计算、分析和系统化管理为上层管理应用提供决策支持。
在应用层,提供“综合能源管理系统、碳排放管理系统、智能楼宇可视化系统、智能楼宇运营中心”,以及“智能会议、智能停车、智能访客、智能工作站”等节能应用,帮助客户实现多场景能耗综合管控,提高节能效率,降低能耗。它还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应用市场,可以对接第三方应用,满足未来智能建筑的持续升级需求。
此外,该解决方案还支持使用自动控制技术、空调精密控制、智能照明组合策略及精密控制等,实现楼宇设备的智能化管理,实现灯、电等用电设备的自动关机。当人们走开空调。
04.四大垂直体系,聚焦节能减排应用场景
在实际应用中,建筑本身的场景丰富而复杂。因此,对于建筑运营商和管理者来说,针对各种节能减排应用场景的垂直系统更为重要。青云双碳智慧建筑解决方案提供“综合能源管理、碳排放管理、智慧建筑可视化、智慧建筑运营中心”等垂直应用场景系统:
综合能源管理系统:
借助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楼宇内各种供能和用能系统的数据采集、访问和监控管理,实现楼宇能耗监测、楼宇负荷预测、能耗系统调整、优化运行,实现数据挖掘和建立。能源信息追溯系统,实现节能目标。
碳排放管理系统:
协助建筑运营商掌握日常建筑运营中的碳排放情况,满足国家、地区或第三方科研机构的监管要求,帮助提升碳资产、碳足迹、碳汇项目管理和碳中和市场预测能力,灵活参与碳交易实现建筑碳管理闭环,实现全面减排。
智能楼宇可视化系统:
零碳建筑的报告中心、指挥中心和统一入口。通过对建筑运行状态的可视化,可为建筑能源、碳排放、楼层信息发布、预警、辅助决策和执行等管理工作提供支持,实现可视化、可管可控,实现建筑数据化和数据化。智能化运营目标。
智能楼宇运营中心:
面向楼宇行业管理者、研发和运维人员的运营管理平台,具备状态监控(平面图、列表、拓扑)、风控管理、指标对比、资产建模等功能。智能工作站。、健康空气等运营能力,具备BIM建模和AI优化能力,持续学习用户日常用能习惯、服务需求等因素,持续自我优化,更好地服务楼宇用户。
从长远来看,整个楼宇系统的智能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青云科技将随着节能技术和管理的发展,不断构建更好的应用场景体系,将节能效率从目前的5%、10%提高到20%,甚至30%。
05.土地应用实践,能效提升30%
目前,青云的双碳智慧建筑解决方案已在政府办公楼和校园内应用,帮助客户实现能源效率提升30%,显着改善运营效率、电费、电费和碳排放。
某政府办公楼双碳项目:通过部署该方案,支持客户搭建碳核查体系,降低建筑整体能耗,减少碳排放。为企业和政府机关提供智能用户体验,提升办公效率、空间利用率和服务水平。统计显示,写字楼能效提高30%,运营效率提高10%,能源费用降低15%。
某校园“双碳”工程:通过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和智慧能源管控技术,降低校园整体碳排放、整体能耗和电费支出,学校智能化管理水平提高了管理效率,降低了人工运维成本。统计显示,校园整体用电量减少15%,碳排放减少10%。
当前,建设在创新技术、标准体系、产业联动等方面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未来,青云科技将依托自身的创新和研发能力,与建筑产业链上的多个合作伙伴合作,不断丰富和完善双碳智能建筑解决方案,打造“会呼吸”的绿色建筑,全力以赴实现“双碳”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