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0座公共建筑能耗监测显示,上海商场能耗同比恢复至90%
2022-11-10
图说:2019年建筑年用电量占比监测受访者供图(下同)
今天,上海市住建委、上海市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了《2019年上海市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分析报告》。最新数据显示,今年6月,上海商场能耗恢复到去年同期的90%左右。
用电强度与气温变化密切相关
2019年,上海市纳入监测平台的公共建筑年总用电量约82.9亿千瓦时,其中写字楼、商场建筑、综合楼和旅游宾馆建筑是主要用电量,4类建筑占总用电量。86.1%。
监测数据显示商场能耗监测管理系统,上海市公共建筑月用电量与气温变化趋势一致。夏季,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对空调制冷的需求逐渐增加,导致用电量逐渐增加;在冬季,随着气温的不断下降,空调和暖气的需求逐渐增加,导致用电量逐渐增加。2019年夏季平均气温低于2018年同期,因此夏季月能耗明显低于2018年同期。2019年雨季较长,高温来得较晚天也导致夏季整体能源消耗减少,
图说:建筑能耗监测系统的建筑地理信息演示
最热天10点用电高峰
监测数据显示,2019年上海最高用电负荷发生在7月底,峰谷用电量分析在7月30日,7月底气温最高。当天最高气温为37摄氏度。上海公共建筑整体用电量峰值为10:00至11:00,谷值为3:00至4:00。写字楼、商场楼、综合楼的峰谷比都比较大,均大于3,且高于连通楼的平均值,其调峰潜力大于其他类型的建筑,这与它们的间歇运行方式有关;而旅游酒店建筑和医疗保健建筑的峰谷比较高。建筑物往往是全天或部分24小时运行,所以高峰和低谷都比较小。
据业内人士介绍,所有施工谷都出现在凌晨,可以利用蓄电、蓄冰等储能技术将白天用电转化为夜间用电量,从而达到去峰填谷的目的。
防疫期间建筑能耗增长3倍
《报告》特别增加了对疫情期间建筑能耗的分析,利用公共建筑大数据的全球能耗分析方法,解读下上海商业、商业、医疗、酒店等行业的复工复产情况。不同的应急响应级别。
监测数据显示,上海主要行业公共建筑(政府办公楼、写字楼、旅游酒店建筑、商场建筑)整体能耗水平随着复工复产不断恢复,并出现三增长过程。复工第一周,随着政府部门和部分企业复工,能耗水平达到第一个高峰,恢复到春节前水平的65%;复工第四周,部分外企复工,业务逐步恢复,医院门诊恢复。在正常情况等因素下,能耗水平达到第二个峰值,恢复到春节前水平的69%;复工第八周,上海进入二级响应,能耗水平迎来第三次提升,重回春节。之前的 72%。
疫情对国家机关办公楼能耗的影响相对较小。除疫情期间关闭空调总耗电量外,总耗电量低于去年同期。即使在大流行期间恢复工作。
借助上海“5月5日购物节”系列活动,人们的生活逐渐恢复正常,商场数量迅速增加。今年3月,监测的商场能耗中非空调用电量已恢复至1月的80%,约为去年同期的70%,表明商业经济正在快速复苏.
今年6月,最新监测数据显示,随着气温回升的降温季节的到来,以及5月5日购物节商场促销活动的刺激,经济活动进一步增加,商场人流量基本回落。常态化,商场能耗水平恢复到去年同期的90%左右。
新民晚报记者 杨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