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工业园区能源规划的思考与建议-行业动态-能耗管理系统、能耗监测管理、工厂能耗管理系统、医院能耗管理、校园能耗管理-康沃思物联

对工业园区能源规划的思考与建议

2022-11-14

能源人在看,点击右上角添加‘关注’】

企业综合能耗是指_公安机关服务企业放射源管理_苏州企业综合能耗管理系统服务商

北极星电网讯:编者按:国家电网(苏州)城市能源研究院城市能源规划咨询中心主要关注园区级和区县级综合能源系统规划、商业模式分析、系统机制分析,配套展示宣传。根据城市能源系统的主要组成和功能,重点围绕电力、热力、建筑、交通等专业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实现从理论研究到实际应用的对接。本栏目将从理论研究、模式方法和经验实践等方面,围绕园区层面和区县层面能源综合规划的重点问题,

文章介绍:自1979年我国第一个工业区——蛇口工业区成立以来,我国工业园区经历了40年的发展,工业园区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和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外面的世界。截至2018年底,全国共有国家级和省级工业园区2500多个,贡献了全国一半以上的工业产值。其中,国家级经开区仅有219个,地区GDP达10.2万亿元,占全国总量的11.3%。随着数量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工业园区也成为高耗能产业的主要集聚区。在此期间 ”

公安机关服务企业放射源管理_苏州企业综合能耗管理系统服务商_企业综合能耗是指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电力”ID:-POWER 作者:国网(苏州)城市能源研究所孙志煌)

一、加强规划引导,统筹园区能源系统,确保园区高质量发展

公安机关服务企业放射源管理_企业综合能耗是指_苏州企业综合能耗管理系统服务商

产业园区经济基础较好,负荷集中,负荷类型多样,具有能源梯级利用的客观优势。立足园区产业发展和能源资源禀赋,统筹规划园区电力、燃气、热力等综合能源系统,是提高园区综合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合理选择集中式和分布式供能方式,协调规划电网、热网等输电网络,促进多种能源形式高效协调转型。充分发挥蓄电、蓄热、冷库等柔性资源的调节能力,挖掘需求侧响应和辅助服务的市场潜力,抓住碳交易等新兴能源市场的发展机遇,创造更多的增值效益。注重能源生产、输送和消费的质量和效率,确保园区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

2、推进园区工业节能,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优化能源利用

企业综合能耗是指_苏州企业综合能耗管理系统服务商_公安机关服务企业放射源管理

2016年7月,工信部印发了《工业绿色发展规划(2016-2020年)》,将工业绿色发展作为重要战略。推进工业节能和绿色发展,按照“源头减排、端点治理、技术优化、全过程监控”的系统思路苏州企业综合能耗管理系统服务商,着力提升工业能源效率、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转型”。明确产业转型升级途径,鼓励园区内造纸、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企业、化工产品制造、纺织工业等重点耗能行业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坚持集约化、高效、绿色、数字化发展;根据园区自身实际发展情况,将工业能耗指标纳入工业准入条件,实行工业园区绿色准入,有偿使用环境资源,实行强制排污标准和排污收费制度。

三、推进园区交通节能,构建集约、高效、智慧、便捷的绿色交通体系

企业综合能耗是指_苏州企业综合能耗管理系统服务商_公安机关服务企业放射源管理

推广使用节能交通工具,优先发展园区公共交通,加大新能源、清洁能源在公共交通中的应用。开展新能源汽车、加油站、充电站等配套设施建设和发展规划,做好充电设施预留接口和停车区的总体布局;鼓励园区内物流车和私家车使用电动汽车、LNG、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等节能汽车;在有港口的园区,大力推进岸电布局,推进港口船舶使用岸电和装卸机械“油改电”。推广节能路灯,提高公园照明系统的节能水平;完善智能交通体系,全面开展电子站牌建设、无线视频监控,及时更新园区基础道路数据和电子地图,推进智能交通管理(交通管制、交通诱导、交通监控等)和智能交通服务(停车服务、综合枢纽换乘、动态导航等)。

4、推进园区建筑节能,打造绿色节能、智慧宜居特色建筑集群

企业综合能耗是指_公安机关服务企业放射源管理_苏州企业综合能耗管理系统服务商

2017年,我国建筑总能耗为9.47亿吨标准煤,约占全国总能耗的21.11%。根据中国建筑节能协会的《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19)》,我国建筑行业的能源消耗总量将在2042年达到峰值。建筑能耗一直是能源消耗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推进园区建筑节能,是优化园区能耗指标的有效途径。一方面,对既有建筑实施建筑节能审计,加快建筑节能改造,根据建筑实际负荷特点,充分利用园区当地工业余热和清洁能源,积极利用水源热泵、地源热泵、储能等技术提高建筑节能。另一方面,对于新建建筑,严格控制土地流转和规划设计,明确其绿色建筑星级和能耗标准要求,从源头上推进建筑节能。同时,建设“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等一批示范工程,促进绿色建筑发展。和储能,以提高建筑能源效率。另一方面,对于新建建筑,严格控制土地流转和规划设计,明确其绿色建筑星级和能耗标准要求,从源头上推进建筑节能。同时,建设“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等一批示范工程,促进绿色建筑发展。和储能,以提高建筑能源效率。另一方面,对于新建建筑,严格控制土地流转和规划设计,明确其绿色建筑星级和能耗标准要求,从源头上推进建筑节能。同时,建设“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等一批示范工程,促进绿色建筑发展。

五、推进园区清洁能源利用,构建充分利用当地清洁能源的绿色供应体系

据国家能源局2018年统计数据粗略计算,我国工业园区新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不足5%,新能源消费提升空间巨大. 园区要加快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和常规能源融合发展,充分发挥多能互补、协调供给,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绿色供给。充分挖掘太阳能发电、太阳能热水、地热能、风能、生物质能、氢能等清洁能源利用潜力,积极运用柔性电力技术、热泵技术、储能技术、

6、推进园区智慧平台建设,搭建实时监控、协同管理的智慧管理平台

2016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制定的《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开始实施,新能源互联网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园区需加强用能单位能耗监测体系建设,实现重点工业用户、重点建筑、交通枢纽等能耗监测,建立健全能效评价、能源利用等能源管理工作。审计和节能服务。从长远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