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试点开展大型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项目首批补助资金通知
2022-11-24
中国江苏网1月13日电(通讯员 马骏 记者 赵家伟)2015年,常州市城乡建设局、常州市财政局联合发文,下达常州市节能改造项目首批补助资金。分两批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示范城市。资金通知表明,常州作为国家大型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示范城市,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在常州市旅游局和旅游协会的积极推动下,常州市15家酒店申请节能改造,成功享受项目补助资金共计约800万元。
天赐良机,主动接洽。
2013年应该是酒店业“寒冬期”的开始。由于宏观经济下行和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酒店业遭遇“非典”后最严重的冲击。为此,常州市旅游局、常州市旅游协会积极响应,呼吁业界积极调整思路,抱团取暖。就在酒店被引导从“开源”和“节流”中寻求突破口和转折点时,经过协商,据悉,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将在常州牵头开展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试点。常州市旅游协会主动与常州市建设部门沟通,决定推进全市酒店业节能改造,争取国家补助资金。
启动产业,夯实基础。
为全面推进宾馆饭店建筑节能改造试点工作,常州市旅游局、常州市旅游协会发挥旅游饭店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的作用酒店能耗管理,率先在全行业开展,积极组织并由国家、省、市协调建设部门专家组成的调研组,对全市近80家旅游饭店进行了能耗普查。对每家酒店的楼龄、各区域的营业面积、经营情况、客人行为、星级标准要求等进行了详细调查。课题组还形成了一份比较全面、权威的常州市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研究报告。并通过了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组织的专家评审,为今后常州市旅游饭店能耗限值的确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能耗水平树立了标杆常州旅游饭店。
多方联动,终于有了积极的结果。
常州市旅游局积极开展和组织酒店申报节能改造项目。15家酒店节能改造项目方案经建设部门组织专家论证并实地考察,最终核准节能补贴资金。这15家酒店节能改造总投资约3722万元,改造总建筑面积约36.6万平方米。其中,首批项目补贴总额的30%已分配给改造项目的投资单位。项目验收合格后,剩余安置补助资金将根据后评价节能情况进行分配。15家酒店节能改造项目方案经建设部门组织专家论证并实地考察,最终核准节能补贴资金。这15家酒店节能改造总投资约3722万元,改造总建筑面积约36.6万平方米。其中,首批项目补贴总额的30%已分配给改造项目的投资单位。项目验收合格后,剩余安置补助资金将根据后评价节能情况进行分配。15家酒店节能改造项目方案经建设部门组织专家论证并实地考察,最终核准节能补贴资金。这15家酒店节能改造总投资约3722万元,改造总建筑面积约36.6万平方米。其中,首批项目补贴总额的30%已分配给改造项目的投资单位。项目验收合格后,剩余安置补助资金将根据后评价节能情况进行分配。这15家酒店节能改造总投资约3722万元,改造总建筑面积约36.6万平方米。其中,首批项目补贴总额的30%已分配给改造项目的投资单位。项目验收合格后,剩余安置补助资金将根据后评价节能情况进行分配。这15家酒店节能改造总投资约3722万元,改造总建筑面积约36.6万平方米。其中,首批项目补贴总额的30%已分配给改造项目的投资单位。项目验收合格后,剩余安置补助资金将根据后评价节能情况进行分配。
乘势造势任重而道远。
此次在常州试点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项目,无疑给处于低谷的旅游酒店业注入了一股新的活力,让不少看到节能效果的酒店惊喜不已。“高兴”的是每年可观的节能成本,“意外”的是没想到自己节能意识淡薄,能源管理不到位,造成经济效益的损失。
常州市旅游局和旅游协会以此为契机成立。这是常州酒店业继2013年和2014年成立后的又一专业俱乐部,工程总监俱乐部先后开展了4次活动,分别围绕酒店节能改造、酒店节能技术等专题进行了专题培训交流。空调清洗、墙纸墙面快速翻新技术、房间智能改造。正是通过这一系列真诚服务行业、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得到了全市酒店业的普遍认可和好评,在行业中的地位和凝聚力越来越强。
(四)重点领域节能管理情况。一是工业领域。“十三五”期间,各市(州)工业节能主管部门完成了涉及化工、冶金、水泥等行业的1092户(次)节能督查,同步开展434户(次)耗能企业节能诊断。同时,积极组织各行业开展能效水平对标达标活动、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示范申报。全省培育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25家、绿色园区6个、绿色设计产品和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8个。1户,省级绿色工厂57家,绿色园区16个,绿色设计产品2个,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1个。除毕节市、黔东南州外,其他市(州)均成功获得国家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称号。贵阳市、遵义市、黔南州完成创建国家级、省级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称号14项以上。. 二是建筑领域。各市(州)严格新建建筑施工图、设计文件节能审查和建设项目节能验收,大力发展绿色建筑。“十三五”期间,全省城镇新建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在设计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执行率100%。共有1236个绿色建筑项目通过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新增绿色建筑面积4521.53万平方米。除铜仁市外,各地明确公共建筑节能改造规划目标,采取合同能源管理等方式推进改造贵州做能耗管理,加快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落实能耗动态监测。三是交通领域。各市(州)严格执行“ 完成公共机构节能降耗专项考核。“十三五”期间,共创建国家级节约型事业单位示范单位97家,推广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5个。全省公共机构人均能耗和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分别下降25.58%和18.0%。53%,全面完成公共机构“十三五”节能目标任务。除六盘水市和黔南州外,各地均已完成区域节能机构创建目标。五是重点用能单位。除遵义市外,各市(州)每年会同有关部门或委托专业机构联合开展重点能耗“十万”,报告节能目标完成情况和节能措施落实情况“万”辖区内重点用能单位。开展现场评价和考核,并报告考核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