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局在回复政协委员《关于电网企业支持服务5G发展的提案》
2022-12-13
北极星储能网获悉,近日,国家能源局在批复政协委员《关于电网企业支持和服务5G发展的议案》中表示,支持售电企业将多个5G基站负荷集中,“捆绑” ”他们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深入推进电力市场改革5G能耗管理,不断扩大交易规模,引导5G电力参与市场交易,降低5G电力成本。
关于批复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3982号(公交邮电420号)议案的函
你会《关于支持和服务5G发展的电网企业提案》已收悉,现回覆如下:
5G是通信领域的一项重要革命性技术,是我国经济社会信息化战略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加快5G发展,实现相关领域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有助于我国抢占未来科技制高点,建设现代化经济。制度和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5G发展顶层设计,推进5G技术研发和大规模网络建设,组织实施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工程和应用示范工程,进一步推进5G网络建设。 “
一、关于“加快清理规范5G转移电源涨价”
我局认真贯彻落实《政府工作报告》关于降低企业用电成本的工作部署,会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部门,清理规范转移电价行为电源。2018年、2019年,国家市场监管部门连续两年在供电环节开展电价重点检查,有力推动了一般工商业电价下调政策的落实。从检查情况看,部分电力传输单位对5G基站存在违法涨价、收费不合理等问题。收取的电费包括基站场地占用费和物业管理费。下一步,我局将按照《关于清理规范电网收费和转供供电环节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办价〔2018〕787号),会同有关部门,《 《关于切实清理规范输电环节收费行为的通知》《关于坚决整治涉企违法收费问题的通知》〔2018〕1491号、《关于坚决整治涉企违法收费行为切实减少违法违规行为的通知》等文件企业负担”(国市监经 [2020] 号)
二、关于“通过参与市场化交易降低5G用电成本”
中发9号文件及其配套文件发布以来,我局积极推进和深化电力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电力市场化交易机制。能规〔2020〕889号),鼓励符合市场准入条件的各类用户参与市场化交易,通过双边协商、招标等方式形成交易价格,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确定电价,降低企业用电成本。目前,5G用电是重要的公用事业用电,属于优先购电范围,供电由电网公司保障。我局支持5G基站在保证通信系统安全运行和用电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坚持自愿参与的原则,承担市场价格波动风险,参与用电市场 商业电力用户按照相关要求,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参与市场。市场化交易;支持售电企业聚合多个5G基站负荷,“捆绑”参与电力市场化交易。
下一步,我局将深入推进用电市场化改革,不断扩大交易规模,引导5G用电参与市场化交易,降低5G用电成本。
三、关于《加强能效管理,降低5G能耗水平》
“十三五”期间,能源领域通过分解目标责任、开展考核评价等措施,有效提高了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促进了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消费结构的低碳转型。考核,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实施节能改造。. “十三五”前四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3.2%,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17.9%。在降低能耗水平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2019年,我局与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联合印发《
下一步,我局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推动配套政策落实,不断提升5G等信息基础设施能效管理水平,降低5G能耗水平。
四、关于“进一步完善5G装机接入服务”
我局按照职责分工,积极协调指导电网公司落实“三省”电力服务省力、省心、省时等措施,加快5G基地安装接入为电站提供安全、可靠、优质的供电服务。进一步落实国家关于加快5G网络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部署。目前,国家电网公司出台《支持5G基础设施建设保障优质供电服务的十项措施》,优化5G配套电网工程建设,配合5G基站标准化建设。电力传输,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督促电网企业做好5G基础设施装连网工作,全面落实电力在线办理、客户经理聘任、业务限时办结等服务,积极提供5G基站能效诊断、节能改造、设备维护和“转直”等增值服务,及时满足5G基站用电需求。
感谢您对国家能源工作的支持和理解,希望今后能得到您更多的支持和指导。
国家能源局
2020 年 9 月 16 日
省计量院组织专家对能耗系统企业接入终端建设方案进行现场调研。(省计量院供图)
湖北日报全媒体记者王紫仪通讯员雷辉
绿色低碳,节能为先。近十年来,湖北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着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6%。
随之而来的是节能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低碳、零碳、负碳、储能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不断研发;绿色建筑正在兴起;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标准体系正在建立……这一切都离不开优质基础设施的全方位“护航”,支撑起一片“绿意”。
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全覆盖
企业能耗如何计算?过去,企业主要通过人工统计能耗相关数据,容易出错且效率低下。
现在,可以将水、电、气等主要能源数据整合到一个平台,实现高效、简单的能源运营管理。
在湖北省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国家城市能源计量中心(湖北)(以下简称“湖北能源计量中心”),依托湖北省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湖北省356家企业包括化工、电力、电子、医药、建材、纺织、装备制造等全省重点用能企业能耗监测数据“直通车”,实现“每天一份报告和一个屏幕控制”。
据湖北省能源计量中心负责人介绍,该系统分为建设概况、能耗监测、企业信息化管理、能源计量审核、节能监测等几大模块。
企业实时综合能耗直方图显示,天然气、电力和工业用水的消耗量均在系统统计范围内。这些数据每十分钟自动上传一次。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表码值、消耗量、折算标准煤等不同的展现方式,以及实时、日、月、年等不同的时间范围进行查询。
系统方便、清晰、一目了然,是企业的“好帮手”。平台上线后,湖北维达纸业结合平台能耗数据和EMS系统信息,从峰谷电耗、工艺参数优化、异常报警、能效等方面挖掘出36个改进点分析。年增效889万元。王万洲部长表示,通过这个平台,不仅可以随时了解公司的能源消耗和运行状况,还可以查看公司能源利用状况的报表。数据支持。
截至2022年11月,我省已实现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全覆盖,覆盖近3000个测点。2016年以来,省计量院完成了湖北省174家重点耗能企业碳排放量现场核查,支持相关企业实现年均碳交易额1000万元。
未来,依托能源消耗在线监测系统“碳排放监测”模块,湖北省参与碳交易的重点用能企业数量将大幅增加,碳收入有望增长一倍以上,助力碳交易市场运行,助力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向全国太阳能热水器发放“路标”
太阳能是最重要的环保能源之一。在湖北,太阳能领域的环保产品快速上市,产品质量有保障,离不开“国字号”的技术支持。
国家太阳能热水器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武汉)拥有太阳能实验室10000多平方米,露天试验场4300多平方米,恒温恒湿实验室1000多平方米米。承担了15次国家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确保消费者手中的太阳能热水器“温暖”、安全。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国内最早的太阳能热利用国家质检中心,送来检测的产品来自全国近30个省(市),基本涵盖了市场上的主流品牌。
依托中央平台,省质检院自主研发的系列光热核心检测设备已“走进”山东、云南、广东、四川等地的检测机构和生产企业...
目前,我省已建立湖北省燃气燃料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湖北省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湖北省能源计量数据与能效评价中心、湖北省能源计量数据与能效评价中心等4个省省数据中心节能环保监督检验中心。水平中心。未来,我省还将围绕节能环保产业建设能力更强、覆盖面更广的检验检测网络,让不断提速的绿色发展有质量的“加持”和“护航”基础设施。
标准化建设列入国家“第一梯队”
产品的节能减排效果如何?企业如何锚定目标、提升技能?面对琳琅满目的环保产品,消费者该如何选择?“一流的标准,生产一流的产品”——从研发到生产再到销售,都离不开标准的力量。
有标准“贴身”,湖北企业成功“领跑”全国,跻身标准化建设“第一梯队”。
在省市场监管局标准化处、省标准质量研究院及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的帮助下,黄石新兴铸管坚持标准引领,持续开展标准化建设工作,严格执行企业标准优于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成为首批以高分通过验收的国家级节能标准化试点项目。今年9月,在全国“质量月”活动暨中央企业质量提升标准创新大会启动仪式上,2022年首批中央企业“领军人物”名单隆重发布,新兴铸管榜上有名。《球墨铸铁管及附件》成功入选孝感能耗管理系统建设招标,成为钢铁行业五项标准之一。
“湖北标准”影响仍在扩大——今年2月16日,由省质检院制定的行业标准《太阳能热利用系统节能减排标识规定》正式实施。贴有此标签的太阳能产品,单位集热面积年节电量、年节气量、年节量标准煤量、年减排二氧化碳量一目了然。据了解,省质检院还参与制定了《太阳能热水系统能量监测》等11项国家标准,主持制定了国家能源局行业标准,
近年来,围绕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方向,省计量科学研究院、中碳科技、省碳交易中心联合起草了《湖北省绿色企业认证评级管理办法(试行)》 》和《湖北省绿色项目认证评级管理办法(试行)》一经批复实施,将为湖北基地绿色金融赋能低碳产业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此外,省计量院先后编制了《家用太阳能热水系统能效标识计量检验规程》、《LED道路照明灯具》等一系列国家和省节能标准和规范。 ,为相关节能产品的质量提升注入了强劲动力。力量。
专家“把脉”节能降耗更上一层楼
质量“工具箱”是全省市场监管体系服务业发展的“必备”。近年来,省市场监管局持续引导节能环保产业提质,覆盖全省多个市州,集中打造节能环保提质等效益显着专项。天门环保特种设备。
2021年“千千”企业质量提升活动,专家团队来“把脉”,针对环保装备产业集群核心企业,对天门市环保装备产业集群进行调研在天门市-徐工湖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进行了全面的质量诊断,找出了影响产品质量的最核心的产品焊接质量问题。例如,箱体薄板件焊接变形影响产品镀层外观,焊接机器人效率低导致交期延长等。
专家组制定了针对性的质量提升工作方案。通过改变焊接方式和机器人编程培训,生产效率提升58%,产品交期得到有效保障。预计该项目3个月内将带动天门市环保装备产业集群总产值同比增加102.05万元。
据统计,省质检院通过加强新技术、新工艺、新原材料的应用,引导企业开展技术创新、节能增效、绿色生产。近两年,通过开展质量提升工程,各企业节约成本,增加经济效益1.2亿元;省电子学会通过襄阳市电机节能控制产业集群质量提升项目,为襄阳市68家电机企业降本增效。300万元帮助企业初步实现“柔性化”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