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吉林发布疫情期间第四批价格违法典型案例船营区多又惠副食超市-行业动态-能耗管理系统、能耗监测管理、工厂能耗管理系统、医院能耗管理、校园能耗管理-康沃思物联

据吉林发布疫情期间第四批价格违法典型案例船营区多又惠副食超市

2022-12-17

据吉林发布的消息,3月20日,吉林省公布了第四批疫情期间价格违法行为典型案例。

长春市朝阳区湖源路市场秀博蔬菜专柜涉嫌未实施价格干预措施。长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朝阳分局执法人员在巡查中发现,长春市朝阳区湖源路市场秀博蔬菜专柜销售的白菜以1.70元的价格进货每斤售价3.50元/斤。价格差异率为105.88%,其行为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人民群众价格管理的通知》

长春市二道区康成中丰药业有限公司涉嫌未实施价格干预措施。长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二道分局执法人员在检查中发现,长春市二道区康成中丰药业有限公司采购的“花酒腾达医用外科口罩”(生产批号:)以每袋1.50元 6.00元/袋的价格出售,买卖差价300.00%。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人民群众价格管理工作的通知》

吉林市川营区多友汇副食品超市涉嫌未实施价格干预措施。根据投诉举报,吉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经济稽查分局执法人员对位于吉林市船营区的多友汇副食超市进行了现场检查。经查,超市以3.00元/斤的价格收购菠菜,以5.80元/斤的价格出售,差价达93.33%;豆子以9.80元/斤的价格收购,以14.50元/斤的价格出售。,购销差价为47.96%;西红柿以4.80元/斤的价格收购,以6.98元/斤的价格出售,购销差价45.42%。其行为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加强民生用品价格管理的通知》。冠状病毒”和其他法律和政策。目前,吉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经济稽查分局已对当事人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

吉林市川营区麦道夫中东生鲜超市涉嫌未实施价格干预措施。根据投诉举报,吉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物价稽查分局执法人员对位于吉林市船营区的麦多福中东生鲜超市进行了现场检查。经查,该超市以12.63元/公斤的价格收购香菜,以30.00元/公斤的价格出售,差价达137.53%。其行为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人民群众价格管理的通知》。

公主岭市灵溪四季生鲜超市涉嫌未按规定明码标价。公主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执法人员在巡查中发现,公主岭市灵溪四季生鲜超市销售的牛奶、鸡蛋等商品,未标明价格等信息。要求,其行为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的规定。目前,公主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已立案查处与当事人的违法行为有关。

疫情防控期间,吉林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将继续加强市场价格监管,依法从严从快查处价格违法行为。希望广大经营者自觉遵守价格法律法规,切实承担社会责任,自觉诚信经营吉林连锁超市能耗管理系统,共同维护价格秩序。欢迎广大市民积极监督。如发现涉嫌价格违法行为,请及时拨打12315热线投诉举报。

(北京青年报记者李铁柱)

浙报客户端记者 郑雅丽 陈慧倩 特约记者 刘毅

一条生产线上分布着40多个能耗采集点。一旦某个节点的能耗超标,企业的碳账户系统就会发出预警。这一幕发生在衢州的浙江明旺乳业有限公司。碳账户正在成为企业的“第二生命线”。

11月下旬,衢州发布了《工业企业碳账户碳排放核算与评价指南》。碳排放账户已经算清楚了。这也是浙江出台的首个碳排放“标准”。

衢州为何要试水?“减碳对我们来说更加紧迫。” 衢州市生态环境局大气处处长徐根富介绍,衢州市万元GDP碳排放强度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36倍。为推动“双碳”工作落地,今年年初,衢州推出全省首个基于新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综合分析的数字产品“绿能密码”衢州能耗管理系统厂商,相当于设定为企业建立首个“碳账户”——企业碳排放达标显示“绿码”,“黄码”,

经过半年多的摸索,衢州碳账户有了升级版。衢州成立了碳账户专项工作班,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工业、农业、能源、建筑、交通、居民生活等六大领域的碳账户。通过151.2万个企业和个人碳账户,一套基于“排放”的碳账户数据采集、核算、等级评价和场景应用系统。通过“碳账户”系统的应用,1100多家管控企业的能效衢州市“明旺乳业”低效生产线升级改造后,增加经济效益500万元以上,

衢州能耗管理系统厂商_能耗管理系统和ba系统_上网行为管理厂商排名

作为数字化改革的重要探索和“能源消费双控”的主要抓手,衢州市政府主要负责人表示,衢州碳账户的建设是“碳效应论英雄”,从金融政策激励,扩大到税收征管、企业用电定额、个人衣食住行等方面。衢州依托碳账户,开发了“云超市”、“工业碳汇”等30个低碳金融产品减少贷款”和“碳融资”。企业凭《碳信用报告》最高可享正常金额1.5倍

“‘碳家族背景’越清晰,‘碳画像’就越清晰。” 国网衢州综合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毛志斌解释说,以往能源消耗5000吨标准煤的企业,每年只做一次碳排放报告,而只有更多全市90人以上;目前,衢州正在化工、造纸等传统高耗能行业试点安装终端能耗采集设备,碳数据采集频率从一年缩短至15分钟。

通过数据画像,政府部门的碳排放管控和政策引导力度越来越大,推动整个地区向低碳转型。数据显示,通过传统高碳企业改造,衢州有望释放61.7万吨标准煤能耗指标。衢州1-10月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7.7%,好于去年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