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双碳”实施方案真金白银支持企业绿色改造-行业动态-能耗管理系统、能耗监测管理、工厂能耗管理系统、医院能耗管理、校园能耗管理-康沃思物联

“工业互联网+双碳”实施方案真金白银支持企业绿色改造

2023-01-15

工业联网+双碳”实施方案酝酿中

新兴技术注入真金白银支持企业绿色转型

《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围绕加快新兴技术推进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有关部门正聚焦钢铁、有色、石化、建材等重点行业,研究编撰《工业互联网+双碳》实施方案,推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绿色制造。 同时,各部委和地方政府正在紧锣密鼓出台相关举措,进一步加大财政对企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的财政奖补、财政信贷支持力度。

政策体系加快完善

今年的计划报告将“推动产业结构低碳转型”作为积极稳妥推进碳中和的重点工作之一,提出推动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有效促进产业结构由高碳向低碳转变。 碳,从低端向高端转型升级。

《经济参考报》记者注意到,近年来相关政策出台力度不断加大,推动5G、工业互联网等新兴技术赋能传统产业绿色低碳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日前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稳妥有序推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低碳升级转型,推动重点行业和领域低碳流程创新和数字化转型。 国资委日前发文,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工业互联网、大数据、5G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绿色制造体系和服务体系不断完善,这将加速推动工业领域低碳工艺创新和数字化转型。” 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卢春聪表示。

相关政策体系也将进一步完善。 记者获悉,按照“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要求,有关单位正聚焦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建材等工业领域重点行业,研究编制“工业互联网+双碳”实施方案,引导应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高能源、资源和环境管理水平,深化工业数字化应用生产制造过程,赋能绿色制造。

“‘十四五’期间,我们将更加注重数字技术对产业绿色发展的引领作用。从夯实数据基础、加快数字化转型、培育应用场景三个方面,推动数字经济新优势向绿色低碳产业转型转化新动能。 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副司长王晓阳表示,5G、工业互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与产品设计、制造等深度融合、利用、回收促进企业发展。 ,园区实行全过程、全生命周期精细化管理,带动了能源资源效率体系的完善。 针对节能减碳、节水减污、资源综合利用等重点领域,培育一批典型应用场景,推广标准化“工业互联网+绿色制造”解决方案。

更多资金支持企业绿色转型

在政策体系不断完善的同时,企业也在积极推动数字技术赋能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在安徽,“5G+工业互联网”让海螺水泥实现了从“灰色制造”向“绿色智能制造”的转变。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工厂依托“5G+工业互联网”,建立最优能效模型和评价指标,实现关键生产环节能耗和碳排放数字化监控,“踩油门”节约用电从源头和“精算”过程4亿千瓦时,二氧化碳排放量近75万吨,污染物排放量3万吨。

不仅是水泥生产,在电力、钢铁、石化等传统行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成为节能减碳、增效新动能。 天津钢铁集团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技术建设超低排放信息系统,全年吨钢综合电耗、吨钢水耗同比分别下降14.37%和12.61%。 中国石化已形成一套基于工业互联网的石化企业整体解决方案,预计到2030年燃料消耗节约5%,到2050年燃料消耗节约14%。

在龙头企业带动下,工业绿色转型步伐加快。 工信部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将达到77.5%,为近年来较高水平;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5.6%。

但也要看到,我国大部分工业企业的数字化水平亟待提升。 “尤其是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较低唐山石油公司能耗管理系统,55%以上的企业尚未完成基础设备的数字化改造,亟待提高能耗管理和碳排放数据水平收集和监督。” 卢春从说道。

值得注意的是,各部委和地方将进一步加大对企业数字化和绿色转型的资金支持力度。 工信部明确表示,将鼓励和支持企业加大投入,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企业数字化和绿色转型的支持力度。

地方政府也出台了“真金白银”的政策激励。 例如,内蒙古近期出台了支持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的30条政策措施,明确支持绿色制造示范,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绿色工厂、绿色环保企业一次性给予100万元。产品和绿色供应链。 性奖励。 江苏省宿迁市近期设立智能化转型数字化转型和绿色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总规模不超过5000万元。 对全市纳入智能化转型和数字化转型绿色工程的工业企业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为企业提供低成本信贷支持。

要增强中小企业转型积极性

从行业角度看,推动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安全有序推进,尤其是要进一步提升小微企业的积极性。中型企业数字化绿色转型。

中国绿色供应链联盟国际合作部部长、副秘书长毛涛表示,部分企业对利用数字技术进行产业绿色转型仍有顾虑,比如担心数字技术转型会增加业务成本,相关标准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 .

着眼于进一步做好中小企业数字化和绿色转型,卢春聪表示,将积极推动数字技术赋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绿色发展,梳理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和绿色发展,根据产业链共同需求,开展标准宣贯、现场诊断和供需对接,引导企业参与实施工业低碳行动和绿色制造工程,提高企业数字化水平,降低企业零碳发展成本。

在优化服务方面,卢春聪表示,将推进“工业互联网+双碳”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高效配置政策、技术、数据、人才等要素资源,深化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应用服务、循环利用等环节的数字化应用,打造绿色制造体系和服务体系。

在资金支持方面,毛涛建议,要为项目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通过加大税收减免、降低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审批门槛等措施,形成基于市场的正向激励。 (记者郭倩)

1 概述

中国工程院院士谢科长近日指出,碳减排的顺序应该是:节能增效、降低碳排放强度、增加低碳能源、减少高碳能源、通过植树造林以及二氧化碳捕获、储存和利用 (CCUS) 加强天然碳汇。 将 CCUS 和二氧化碳等技术先进部署到烯烃中是困难的,需要大量投资。 现阶段做不到上海能耗监测管理系统厂家,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我国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1.5倍,能源利用率较低。 因此,节能增效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最佳选择。

二、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控制能源消费增长是我国双碳目标面临的主要挑战

我国的能源消耗仍在上升。 2019年人均能源消费3.4tce,逐渐接近英国、日本、德国目前的人均能源消费水平。 为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需要将人均能源消费量保持在较低水平,以低能耗实现经济增长目标。 节能如此重要,我们该如何节能呢?

除了采用新技术、新产品、产业整合等手段实现节能外,能源消耗数据的采集、监测和分析也非常重要,是节能减排的数据基础。 近年来,政府对能源消费数据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如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部推动的“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平台”、“电力需求侧平台”等。工信部、“能源消耗管理系统”等通过平台收集不同领域的能源消耗数据,以便更好地制定节能减排措施。 2030年前“碳达峰”和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的难度。

3、安科瑞聚焦企业能效系统和能源互联网,助推“双碳”目标

安科瑞多年来专注于企业能效系统和能源互联网,帮助企业提高能效。 公司具备从云平台软件到终端组件的一站式服务能力,形成了“云-边-端”的能源互联网传统体系。 解决方案涵盖电力、环保、新能源、消防、数据中心、智能楼宇、智慧校园、智慧医院、智慧工厂、智慧交通、市政工程等领域。

3.1 企业能源管控平台

Acrel-7000企业能源管控平台适用于生产型企业。 通过采集企业能源数据,进行多维统计、分析和展示,帮助企业进行能源采购和储存、能源消耗监控、能源绩效评价等,优化企业能源消耗。 ,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系统采集企业电、水、气、热、煤、新能源(光伏、储能)等能源数据,换算标准煤耗和碳排放趋势,多维度展示企业能源成本分析和单位产品能耗区域、产线、班组能耗对比等统计,让管理者实时掌握企业、车间、产线、工艺、设备的能耗数据和行业对比。

通过建立企业能源管控平台,建立适合企业生产特点和流程的数据分析系统,进一步挖掘企业生产过程中的节能潜力,控制企业碳排放,协助企业制定碳达峰和碳中和的行动计划和时间。 表面。

3.2 能源管理云平台

随着城镇化建设,我国建筑能耗已占全社会能源消耗的三分之一,大型建筑节能减排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之一。 -5000能源管理云平台适用于建筑能耗数据的采集、展示和分析,包括学校、医院、商业综合体、政府办公楼、酒店等,系统可采集多个建筑或单位的能耗数据通过 LAN、 或 4G 网络连接不同区域。

平台采集建筑电、水、气、冷、热等能源消耗数据和光伏、储能等新能源数据,对能源消耗数据进行分析,按地区、部门、类型进行细分、换算计算的电气设备。 提供能耗数据的同比、环比分析对比和溯源。 同时可以提供峰谷时段的能源消耗数据和报表,帮助用户梳理能源流向和账单明细,及时发现漏电、漏电等能源浪费。目前,安科瑞已与上海合作、江苏、云南等市或区住房和建设部门建设区域国家机关办公楼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管理系统,协助地方政府部门掌握建筑能耗数据,制定节能降耗措施。 为行度量提供数据支持。

3.3 重点能耗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

国家发改委负责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主要监测对象是用能规模超过一定规模的用能大户。 2021年2月25日,国家发改委第四次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的通知》,要求确保重点用能单位能耗7月底前用能单位按照《NHJC-2018重点用能单位能耗监测制度》执行。 在线监测系统系列标准要求完成重点用能单位能耗数据上传,加强对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形式的分析预测预警,推动完成的“双重控制”目标任务。

Acrel-5010重点用能企业能源在线监控系统是按照标准要求开发的,可为企业准入系统提供解决方案。 该系统从现场传感器或生产过程控制系统收集与能源消耗相关的数据。 考虑到企业生产网络和办公网络()互不互通,企业接入系统将采用2+1架构的物理网络隔离设备——能耗在线监测终端设备,在这个过程中数据传输,确保从生产网络(内网)获取的能耗数据以单向传输、隔离加密、文件摆渡的形式安全传输到办公网络(外网),再上传到外网主机侧通过CA数字认证证书进行身份认证识别后的省(市)平台。

除了满足政府要求的数据上传需求,安科瑞还可以帮助企业搭建能源管理平台,实现企业能源消耗的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挖掘潜在的节能空间和转型机会,从而实现节能降耗、提质增效,完成了100余家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的数据上传和终端系统建设。

3.4 分布式光伏发电解决方案

在碳中和的选择中,使用新能源可能是更多的选择。 风力发电和集中式光伏电站受地理和自然条件的限制,不能适用于所有地方。 因此,分布式光伏因其灵活性将得到大力发展。 在分布式光伏系统方面,安科瑞可提供汇流箱、直流汇流采集装置、防倒灌检测装置、电能质量监测、直流计量、智能网关、分布式光伏运维云平台等解决方案。

-1200分布式光伏运维云平台软件可以帮助用户监控区域内分布式光伏电站的运行状态(如电站地理分布、电站信息、逆变器状态、发电曲线、并网情况、当前发电量等)量、总发电量等)。 显示已接入电站的位置、数量、装机容量、发电量信息、碳减排量和年度发电量排名。

3.5 智能网关

安科瑞研发了多款能源互联网数据采集和传输智能网关,利用嵌入式系统和边缘计算技术对现场终端设备数据进行采集和存储,并根据平台需求采用不同协议与云平台对接。 所有的数据采集、计算、异常告警触发逻辑均设置在网关本地。 当网络出现故障时,数据存储在本地。 网络恢复后,补充恢复数据,提高数据可靠性。

各种边缘计算网关

3.6 多功能测量仪

2020年,恩科瑞多功能终端测量仪表出货量超过260万台,广泛应用于电力、环保、消防等各行业,成为能源互联网和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石,提供数据支撑用于节能增效。

4、安科瑞能源互联网

安科瑞电气逐步完善从云平台到终端传感器的产品体系,形成了“云-边-端”的能源互联网传统,为用户提供高性价比的能效管理系统和能源数据服务,提高能源效率效率提供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