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客户端远程异地36次实现“应异尽异”-行业动态-能耗管理系统、能耗监测管理、工厂能耗管理系统、医院能耗管理、校园能耗管理-康沃思物联

湖南客户端远程异地36次实现“应异尽异”

2023-01-22

湖南客户端6月13日讯(通讯员 田军 杨代忠)近年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立足于“破、创、做”的公共服务功能,坚持深化服务业改革,谋求管理新机遇。 创新不断为公共资源交易营造公平公开的竞争环境,招标领域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据统计,去年以来,湘西州工程项目企业共投标5745个,其中省外企业参与投标5620个,占比97.8%。 共有工程项目415个,总金额112.7亿元,其中境外企业中标395个,中标金额110.6亿元,中标率为95.18%,呈逐年上升趋势。

为聚焦转账方式,提升交易便利性,中心紧紧围绕“多走数据,少跑企业”的原则,将交易方式从线下转向线上,不断扩大交易效能。全程电子交易。 项目准入、开标评审、公示等环节全面实现“一站式办理”,房建、水利、交通等工程建设项目全面实施“非面对面开标”和网上电子化招标评估,做到“对所有电负责”。 着力推动异地远程评标常态化。 一年来,共开展远程评标36次,其中上门评标27次。 一年来湘西企业能耗管理系统招标,与贵州省合作开展了两次跨省远程评标。 按照电子交易转型要求,不断优化和简化流程,做到“应该越简单越好”。

中心以降低成本为重点,全面推广多种非现金方式缴纳投标保证金。 一年来,累计出具电子保函1380份、电子承诺书2000份,为企业释放现金流9.26亿元。 继续落实政府采购项目不收费、符合政策优惠条件的项目不收取交易服务费等政策。 开发上线保证金智能对账系统,安全高效退还保证金近30亿元,清算旧系统积压保证金4600万元,最大限度减少企业资金占用。

同时,中心利用大数据、区块链等先进技术进行智能监控。 “羊雀”大数据监测预警平台投入使用以来,监测共发现涉嫌围标、串通案件15起,终止现场预警8起。 、7起案件移送有关行政监察部门处理。 积极配合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 一年来,共为执法纪律部门提供数据查询服务184项次。 全面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行交易信用承诺制度,对信用处罚和评价实行公开集中公开。 为行政监管部门开户,实行全过程和网上审查备案,杜绝影响公平竞争的限制性、排他性条款。

众所周知,气候和环境变化对能源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促使我们实现能源转型。 能源转型的主要目标是接受更多的可再生能源并提高能源效率。 其基本特点是:改变电源结构、电网结构、负荷结构。 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逐步压减火电厂基荷,发展可再生能源物联网智能化能耗管理系统,压缩高耗能负荷。

(2)采用能源物联网,实现能源基础设施数字化。 通过能源综合服务,实现冷、热、气、电互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3)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智能微电网、智能配电网是能源转型的基础。

(4)利用ICT、IOT、AI,增强电源、电网、负荷的灵活性,提高能源基础设施的协调控制水平,构建能源互联网。

过去一段时间,物联网主要集中在感知层的示范项目,锦上添花的项目很多,解决实际问题的很少; 传感器层和通信层的标准不统一。

近年来,物联网技术和标准取得了进步。 MEMS传感器是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之一。 智能传感器MEMS(Micro)是以微米和纳米为基础,主要采用硅微加工技术和系统级芯片集成技术的集成无线技术、传感器和电路。 MEMS工艺技术是各类传感器通用的基础工艺技术。 目前主要围绕各种不同封装结构的传感器产品进行创新。

低功耗广域网(LPWAN)将得到广泛应用。 2016年3月,3GPP通过了窄带物联网核心技术标准(NB-IOT)。 在频段上,采用频分多址技术构建物联网,可以满足低功耗广域物联网的要求。

NB-IOT具有覆盖,可支持5万个连接,低功耗(电池待机时间可达10年),成本低。

5G是实现万物互联的关键技术之一。 5G即将商用,支持万物互联(1平方公里内可同时连接百万个传感器),低时延(小于1ms)。 5G可在网络边缘提供超过10Gps的峰值速率、更好的移动性能、毫秒级时延和超高密度海量设备链路,为万物互联提供网络通信技术支撑。 5G网络将不仅仅用于人与人之间的通信,还将用于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通信。 超可靠低时延通信(ultra-and low,uRLLC),面向无人驾驶、无人机巡线等对时延敏感的商业模式。

物联网能否成功,取决于能否设计出合适的商业模式,为用户解决实际问题。 建议以用户为中心,设计体现定制化、差异化、服务好等特点的商业模式。

能源物联网利用传感器、嵌入式芯片、边缘计算、区块链等技术,通过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连接能源生产、储存、分配、消费等能源基础设施,并运行特定程序。 实现智能感知、智能计算、智能处理、智能决策、智能控制的目标。

能源物联网目标:物理互联、信息互通、语义互通;

能源物联网特点:智能、安全、可靠、可信、可控;

能源物联网本身是一种数字技术手段,能否在能源行业得到应用,取决于其商业模式商业价值的体现。 能源物联网配套能源综合服务,将体现一定的商业价值。

综合能源服务主要面向用户侧。 在能源转型过程中,用户的角色将从能源消费者转变为能源生产者和销售者。 主要目标是:接纳更多的可再生能源,减少高耗能负荷,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能源综合服务的发展需要能源物联网技术的支持。 通过能源物联网技术与能源基础设施的深度融合,提高协同控制的准确性,提升运营管理水平,通过多能互补供冷,为园区和大型工商业用户提供技术支持,供暖、燃气和电力,实现降低能源消耗和能源成本的目标。 目标。

物联网智能化能耗管理系统_智能农业物联网系统_农业 智能物联网 无锡

为满足能源综合服务需求,应注意以下重点:

一是深入用户,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寻找突破口,设计适合的业务场景,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进行长期的技术积累,实施长期多元化的能源托管运营。 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用户能源消费特点不同。 需要在分析用户用能特点的基础上,为用户量身定制解决方案,设计业务场景,获取用户信任,为用户创造价值。

二是针对新型工业园区、新城镇、新型工商业用户,电网、热网、天然气管网统筹规划设计,为多能互补和能源转换打下基础。

三是积极推进能源体制改革,确保电力、热力、天然气等能源体制改革协调推进。 以“全面放开经营电力用户发电用电计划”为契机,鼓励用户或其代理售电公司积极与经济效益好的发电企业签订“中长期购电协议”。

四是充分调动用户采用可再生能源的积极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认真贯彻落实《可再生能源法》,实行可再生能源全额收购,鼓励用户建设光伏发电、储能、冷热电联产、热泵、智能微电网等能源基础设施,优先保障可负担发电项目,尽可能实现能源就地收集、就地消费、就地平衡。

五是因地制宜,加大峰谷电价差,逐步引导用户改变用能习惯,让削峰填谷的用户获得价值。 调动有关方面参与综合能源服务的积极性。

六、利用能源物联网技术、边缘计算技术等手段开发新型计量终端,针对现货市场开展短期或超短期负荷预测(1h、15min、5min)以满足需求尽可能减少偏差考核处罚,为用户创造价值。

七是对新园区、新城镇、新工商业用户,细分负荷,对可中断负荷和可调负荷采用分类布线设计,确保实现需求自动响应。 鼓励增量配电网试点,有条件的地区可开展虚拟电厂(VPP)交易。

八是推进辅助服务市场改革,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新型电力市场,鼓励用户侧智能微电网以点对点的方式直接进行能源交易,让用户承担辅助服务成本,提高用户参与辅助服务市场的积极性。 这也有利于调动用户参与综合能源服务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