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啤酒厂啤酒综合能耗下降13.60%年节约价值860万元-行业动态-能耗管理系统、能耗监测管理、工厂能耗管理系统、医院能耗管理、校园能耗管理-康沃思物联

青岛啤酒厂啤酒综合能耗下降13.60%年节约价值860万元

2023-01-26

人民网青岛窗4月27日消息:

过去,青岛啤酒的压缩空气设备24小时满负荷启动,处于开供状态,耗气量和空气量都很大。 今年以来,该厂采取了去除不合理风点等多项有效措施,三个月内节电40万多度,节约价值30万余元。 这只是青岛啤酒节能降耗的几个例子之一。 如今,以“资源有限,节约无限”为主题的节能降耗活动的深入开展,让这座拥有100多年历史的老厂焕发了生机。

青岛工厂能耗管理系统_能耗管理平台_绩效管理是管理组织绩效的系统

据统计,今年一季度,青岛啤酒去年节能降耗成效显着,啤酒产量创历史新高,达到78417千升,生产效率提升12%,生产效率提升12%。啤酒千升综合能耗同比下降。 13.60%,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52%,节约啤酒生产成本200万元以上。 全厂生产经营呈现出“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低成本、低污染”的良好发展态势。

青岛啤酒是我市能源消耗大户之一。 为从根本上扭转过去“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被动局面,实现“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的可持续发展,工厂从节能减排入手。过去几年。 降低消耗。 他们通过创新实施“高效低耗啤酒酿造技术”,优化工艺流程,提高生产经营效率,降低电力运行成本,让企业以更少的投入获得成功。在土地面积和人员不断缩小的情况下。 节能降耗成效显着。 2006年,该厂啤酒产量比2001年增加8.75万公升,但每公升啤酒的平均成本比2001年降低177元。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100%回收利用,年产年节约产值860万元,年利用废旧物品修缮节约产值300万元以上。

能耗管理平台_青岛工厂能耗管理系统_绩效管理是管理组织绩效的系统

近年来,青岛啤酒每年都围绕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确定工作主题,号召全体员工从节约“一滴水,一度电”做起,积少成多,珍惜每一个资源。 今年以来,为深化节能降耗,该厂在全厂范围内积极开展以“资源有限,节约无限”为主题的节能降耗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再次节能降耗。 厂区制冷系统和空压系统年总耗电量高达1350万千瓦时,占厂区总用电量的50%。 今年以来,该厂抓住降低电耗的关键,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控制制冷系统和空压系统的电耗,提高蒸发压力青岛工厂能耗管理系统,电耗大幅降低。

今年一季度,青岛啤酒通过开展新一轮节能降耗,进一步挖掘节能潜力,加强生产过程管控,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全员参与、全程节能”活动。 实现了“资源利用最大化,污染物排放最小化”的目标。

(本报记者刘方斌、通讯员崔玉珍)

位于樟木头的东莞市君思印刷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当用电量超过预设值时,安装在车间的能源管理中心系统会产生报警,提醒管理人员……该系统来自节能技术服务企业广东力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GDP能耗连续10年下降。

9月12日,广东力源与珠三角近百家企业、节能行业精英、专家齐聚东莞,参加“珠三角节能技术推介会”,分享节能与节能的经验。行业减排和节能前沿技术。

“十二五”期间东莞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5.23%

东莞市君思印刷有限公司厂房内,闪烁着信号灯的印刷机正在安静地工作,车间外的大货车正急切地等待着为客户送货……与以往不同的是东莞君思公司已通过“节能管家”能源管理中心进行“管理”数据,并进行相关技术改造。 仅用7个月的时间,东莞君思公司通过节能技改就节约了108万元。

东莞市大力推进节能减排以来,越来越多的东莞企业通过科技进行技术改造,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统计,“十二五”期间,东莞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10年下降25.23%,累计降幅位居广东省首位。

“从2005年到2015年的十年间,东莞单位GDP能耗下降了40%。也就是说,以生产1万元商品计算,今天的能耗相当于当年的60%。” 10 年前的能源消耗。” 东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节能与循环经济科科长朱峰在推介会上透露了这一消息。

作为工信部工业能耗在线监测试点城市和广东省能源管理中心试点城市,东莞市860家户用能源企业中,已有751家建立了能源管理中心,提高能源质量和能源管理水平。节能减排增效,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此外,“十二五”期间,东莞用电量增速也在放缓,节能效果明显。 其中,“十二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累计用电量下降19.12%,五年来五大支柱产业累计用电量仅增长11.31%。

资本补贴从 15% 提高到 20%

“在前期顺利完成节能减排综合示范后,东莞在节能降耗、绿色生产等方面有了新动作,这也是东莞节能减排的重点工作。” 朱峰在推介会上说。

日前,东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印发《东莞市用能单位实施能效倍增行动“1+6”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到,到2020年,至少500户推动用能单位开展“能效倍增”,其中50家企业产出能效提升100%以上,150家企业产出能效提升50%以上,300家企业产出能效提升10%以上。输出能效提高30%以上。 此外,针对工业节能降耗的重点和痛点,创建绿色工厂、实施绿色清洁生产、提升质量和扩大能源管理中心面积、改造节能降耗等行动技术,开展工业能效对标。

据悉,500余家企业主要选自全市定点工业企业和800余家重点用能单位。 其中广东企业能耗管理系统,要求全市重点用能单位名录中的58家试点企业和12家全市“倍增计划”荣誉试点企业参与。

朱峰在会上提到,为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东莞出台了一系列资金补贴政策。 对纳入“能效倍增”行动的用能单位,在申报节能技改项目和发展循环经济重点项目时,在原有基础上提高财政资金支持比例。计划。 其中,支持节能技改项目占总投资的比重从15%提高到20%,支持发展循环经济重点项目的比重从10%提高到15%。总投资。

“如果算上‘能效倍增’的用能企业,节能技改项目规模高达100万元,最高补助可达25万元。” 朱峰说道。

搭建节能对接平台

厂区粉尘颗粒超标,信息化能源管理系统自动报警,实现在线监控管理……这是东莞市天澜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为客户量身定制的个性化智能系统,实现工业化的一次尝试绿色发展。

“企业建成能源管理中心后,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能效管理软件随时查看数据,实现数据的横向和纵向对比,对比能耗情况,提升企业能源管理水平,实现设备、技术、日常工作的改进。管理。” 东莞市天澜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少聪表示。

这是节能服务企业与制造企业良好合作的缩影。 “事实上,双方能够顺利衔接的情况很少见。” 会上,广东南华技能与低碳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易国刚表示,广东节能市场潜力巨大,预计产业规模高达670亿元。 . 虽然这个市场非常广阔,但节能服务商与制造企业之间缺乏对接平台,导致节能技改进展缓慢。

易国刚表示,尤其是在节能环保设备和节能技术服务方面,东莞还需要长期的技术和市场调研,这两方面将是我们下一步的重点工作。

【记者】叶永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