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能耗双控”在多地升级光伏企业受影响
2023-02-18
据财联社记者多次采访,江苏“双控用能”多地升级。 除了停电,江苏徐州、泰州、南通等地的部分重工企业也接到了减产停产通知,而减产停产结束的时间部分是在9月底,而其中一部分是在十一假期之后。 分行业看,钢铁、水泥、化工等高耗能行业受到较大影响。 此外,某光伏企业对财联社记者表示,该公司江苏部分工厂已收到减产通知,不排除未来还会有进一步的停产要求。
江苏升级“能耗双控”
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2021年上半年各地区能源消费双控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称,在能源消费强度下降方面,青海、宁夏、广西等9省份、广东、福建、新疆、云南、陕西、江苏(区)上半年能源消费强度不降反升,属一级预警。
为此,多地出台硬措施,确保完成全年能耗双控目标。
隆中信息发布的信息显示,近日,江苏省内不同地区陆续接到限电限产通知。 其中,无锡、徐州、南通、连云港、淮安、盐城、镇江、台州、宿迁等9个一季度能源消费强度不降反增的一级警示区限制更为严格。
财联社记者从徐州获悉,近日徐州部分重工企业接到限产或停产通知。 根据记者获得并核实的信息,江苏旭钢集团9月16日发布通知,高标准、高质量完成集团“双控”目标管理工作。 公司决定自即日起停产半个月; 江苏华昌铝厂有限公司决定9月18日至9月30日停产。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南通。 南通市一家工业企业负责人告诉财联社记者,包括该公司在内的南通部分企业也收到了限产停产通知。 接到通知的企业主要是化工和机械设备制造企业。 ,国庆节后即可恢复生产。
台州是近日网络上传出“全市工业企业”停产的地区。 不过,财联社记者向多家本土上市公司求证,该公司已收到管委会下达的停电建议书。 公司主要采用关闭空调等措施。 实施。 公司尚未收到要求停产的正式文件,目前厂区正常生产经营。 但周边部分小企业已经接到停产限产通知。
据财联社记者获悉,台州兴化第一大镇戴南乡部分企业收到的通知称,“即日0时至10月8日停产,停电。 ”
多行业受影响
从行业来看,受影响的行业包括水泥、钢厂、化工和光伏企业等。
隆众资讯分析师苗莹莹了解到,受能源消耗“双控”影响,江苏37座水泥熟料窑中有14座已关停。 其中,无锡、镇江等地因调控趋严,熟料产量较多。 综合来看,目前江苏多地水泥企业限产30%-50%左右。
苗莹莹进一步表示,江苏的化工生产企业、印染行业、服装生产企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限电限产。 据了解,江苏天然气需求下降明显,个别城市燃料消耗下降30%。 据商家反馈,下游客户的使用量也有所下降。
此外,部分光伏背板企业和多晶硅企业向财联社记者表示,该公司江苏厂区尚未收到停产通知,但已收到减产通知泰州能耗管理系统厂家报价,国庆节后将恢复生产。 但是,不排除进一步停产的要求。
政策宣传培训班
“建筑节能很重要,节能也有秘诀。” 2014年起,北京市对公共建筑实施能耗定额管理,督促超定额用能单位开展能源审计,查清高耗能原因,寻找节能“诀窍” . 经过社会各界6年的共同努力,统计数据显示,北京市公共建筑用电总量过快增长得到有效遏制,建筑用能单位能源管理水平得到提升,有利于很多。
划定用能红线,引导合理用能
根据有关文件,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北京市首先以计量基础完备的建筑用电量为切入点。 自2014年起,对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及占单体建筑总面积50%(含)以上的公共建筑实行用电量定额管理。
北京市住建委经过统一设计和完善,构建了全市公共建筑能耗定额管理综合“大数据平台”,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能源管理机制用于公共建筑。 截至2019年6月,北京市共有11258座公共建筑纳入限额管理,总建筑面积1.47亿平方米。
“以‘用能红线’为标准,逐步引导公共建筑业主重视节能。超限建筑业主要开展能源审计自查,查明超标原因。”限制和节能潜力南京能耗管理系统费用,量身定做节能改造方案,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源消耗。 北京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同时他也表示,考核执法不是目的,公共建筑能耗定额管理的初衷是为了引导公共建筑优化运行管理,开展节能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全市推广节能建筑。
每年第三季度,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官方网站将公布上一年度指标执行情况考核结果。 2019年,市住建委发布了2018年指标考核优秀建筑名单、2017年和2018年连续两年超指标20%的建筑名单、 2018年连续一年超标20%。”根据这份名单,我们将对能效高的建筑进行表彰,对能耗超标的建筑进行能源审计,发现能源问题并出台整改措施,切实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同时,为进一步优化公共建筑能耗定额管理,北京市于2019年启动修订《北京市公共建筑用电量定额管理暂行办法》。修订后的管理办法对对限值计算方法和超限判定作出相应调整,预计2020年发布。
丰富沟通渠道优化政务服务
为深入贯彻“放管服”精神,优化服务,让企业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市住建委从政务服务和互联网服务入手,提供全面精细化服务。 在政务服务方面,增设电话热线、交流群、平台建设申报、资料报送、异议申诉等线上线下多种渠道,提供能源消费定额管理咨询服务。 截至目前,已接到上千个来电,通讯群容量从500人升级到2000人。 互联网方面,2017年启动管理平台升级,2018年完成平台架构搭建和公共建筑能耗数据“清洗”整合,业务功能开发建设完成。 2019年建成。据了解,升级后的平台与公共建筑节能绿色改造平台将合并为民用建筑能耗信息管理与服务平台,通过市建委办公厅登录委员会为企业提供在线服务平台。 企业除了可以通过平台查询自家楼宇的用电量、定额值、考核结果外,还可以提交异议申请,查询同类型楼宇的用电量水平。 企业通过平台递交审核材料,避免了企业多次到现场递交材料,方便了企业办事。 同时,市建委每年面向公共建筑产权、物业、用户、能源服务企业等召开政策和技术宣贯会。2019年召开的宣贯会主要围绕配额政策、平台使用功能、节能技术知识。
平行配额补贴引导主动节能
“北京市对公共建筑实行能耗定额管理以来,我们酒店非常重视节能管理工作,我们从管理能耗和技改节能两个方面提高了能源效率,大大降低了能源消耗。”酒店能源消耗与历史水平相比,节能率达到21%,节约水、电、气成本约210万元。同时,由于节能效果明显—— “节能改造,达到了公共建筑节能绿色改造政府补助标准,获得了大笔政府补助,弥补了我们酒店节能改造的资金投入。” 朝阳区将台路一家酒店负责人说,自从全市公共建筑能耗定额管理和绿色建筑节能改造补贴政策实施以来,这样节能降本的例子屡见不鲜。北京公共建筑业主逐渐从“被动节能”转变为“主动节能”。
某节能公司负责人从事建筑节能行业多年,参与过多项建筑节能改造项目和多次能源审计。 “近年来,在相关法规政策的引导下,公共建筑业主和管理者节能观念明显提升,对节能工作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节能投入也逐步加大。”该负责人表示。负责人。
能源审计是建筑节能工作的基础。 简单来说,就是对建筑进行能源诊断分析,提出能源优化方案,为建筑节能改造和后期运维提供依据。 “以朝阳区某酒店为例,2018年能源审计后,对空调系统实施节能改造,改造后第一个供冷季能源成本约150万元。” 负责人介绍。 2017年起,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依据《北京市公共建筑节能绿色改造项目及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对绿色节能改造建筑给予补助奖励。北京”。 “有了政策补贴,装修单位或产权单位可以直接受益,后期可以降低用能成本。” 该负责人坦言。 实践表明,在政策的引导和宣传的推动下,一些业主最初不愿意接受能源审计和节能改造,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积极开展能源审计和实施节能改造。
限额政策实施以来,政府投入约6000万元,引导社会投入约1.5亿元。 据测算,全市600万平方米节能改造完成后,相当于节约标准煤约6万吨,节电约2.09亿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5万吨。 今后,北京将继续完善社会资本的引入和回流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活力,推进公共建筑节能。 在持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同时,引导和鼓励公共建筑优化运行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合理用能,倡导行为节能,实现绿色发展。
文/赵惠刚、赵银铭、邹毅、盛希友、魏新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