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经营形势严峻的双重压力长庆石化人在中石油集团的领导下
2023-03-01
在严峻生产经营形势的双重压力下,在中国石油集团的领导下,在各级地方政府的关心和指导下,在长庆油田、西北销售、陕西销售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人民群众长庆石化众志成城,攻坚克难,不仅经受住严峻考验,攻坚克难,在安全环保、节能减排、对标管理、挖潜增效等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原油加工量稳步增长。 2009年,公司加工原油441.69万吨,同比增加7.38万吨; 生产汽油、煤、柴油314.39万吨,比上年增加13.09万吨。 生产石脑油58.18万吨,同比增加10.19万吨; 生产液化石油气17.77万吨; 丙烯产量3.69万吨。
利润总额突破10亿元。 2009年,公司实现含税销售收入218亿元; 利润总额10.1亿元,比预算增加1000万元; 实现税费37.4亿元; 年人均销售收入2000万元,人均纳税440万元。
挖潜增效成效显着。 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均好于预算和上年同期。 衡量该炼油厂的几项主要指标均居中国石油同行业前列。 其中:商品综合率和轻油收率分别比2009年预算提高1个百分点和3.79个百分点,同比提高0.38个百分点和3.98个百分点; 加工损耗率、综合能耗、全口径单位加工费,比预算低0.25个百分点,同单位6.04元/吨,同单位10.42元/吨,比上年同单位1.99元/吨,低0.11个百分点8.53元/吨。 管理费用、经营费用、财务费用分别比预算减少19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上、1100万元以上,体力劳动生产率、吨油人工成本等6项指标保持不变行业领先水平。
长庆石化被评为陕西省节能节水先进企业。 公司科技信息化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发展环境更加和谐,保持了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长庆石化之所以能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是因为他们始终秉承中国石油“贡献能源,共创和谐”的企业宗旨,始终牢记“政治、社会、经济”三大责任,坚持科学和谐发展。
筑牢安全环保基础
长庆石化立足安全标准化,完善QHSE体系运行管理,重新规划体系架构和实施依据,修订管理制度12项。 建立安全述职机制,评估管理人员的安全绩效。 将中国石油《反违章禁止令》内容纳入员工安全生产合同和承包商安全生产合同的相关条款,制定反违章禁止令和HSE管理原则学习抽查计划,对违规行为进行查处“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行为2100余起,处罚6.6万余元,对发现事故隐患的职工奖励6.7万余元。今年1-4月全年查处“三违”274起,罚款6.3万元,其中千元以上42起。同时严控施工作业安全风险,设立安全教育室2009年,安全培训2400余人次,通过安全隐患治理和事故应急演练, ety生产系统真正落地。
长庆石化修订《危险废物管理办法》等环保制度,细化污染物排放等基础管理台账,进一步规范环保基础管理。 不断完善环保设施,新建并投产新的环保装置,确保环保目标的顺利完成。 2009年污水处理总量187万吨,同比增长32.3%,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减少50.9吨和3.5吨,外排合格率100%。 开展清洁生产,组织内部评审3次,实施方案74项,通过陕西省和中石油集团清洁生产审计监督检查。
长庆石化立足安全标准化,完善QHSE体系运行管理,重新规划体系架构和实施依据,修订管理制度12项。 建立安全述职机制,评估管理人员的安全绩效。 将中国石油《反违章禁止令》内容纳入员工安全生产合同和承包商安全生产合同的相关条款,制定反违章禁止令和HSE管理原则学习抽查计划,对违规行为进行查处“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行为2100余起,处罚6.6万余元,对发现事故隐患的职工奖励6.7万余元。今年1-4月全年查处“三违”274起,罚款6.3万元,其中千元以上42起。同时严控施工作业安全风险,设立安全教育室2009年,安全培训2400余人次,通过安全隐患治理和事故应急演练, ety生产系统真正落地。 长庆石化修订《危险废物管理办法》等环保制度,细化污染物排放等基础管理台账,进一步规范环保基础管理。 不断完善环保设施,新建并投产新的环保装置,确保环保目标的顺利完成。 2009年污水处理总量187万吨,同比增长32.3%,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减少50.9吨和3.5吨,外排合格率100%。 开展清洁生产,组织内部评审3次,实施方案74项,通过陕西省和中石油集团清洁生产审计监督检查。
协调运输、营销和供应
成品油销售不畅、高库存运行是长庆石化2009年生产中的突出矛盾。为确保上游长庆油田不关井、设备不停产,长庆石化加强设备的运行管理,根据市场和库存情况优化生产计划,调整产品结构。 做好油品储运装车、铁路运输三大环节,高效组织作业,确保内部环节畅通。 争取省工信厅、西安铁路局、中石油西北、陕西销售单位增加铁路罐车数量,千方百计解决产品发运瓶颈。 在中国石油总公司的支持下,兰州-郑州-长沙(兰州-郑州-长沙)成品油管道咸阳支线于2009年9月建成投产,缓解了成品油产、运、销矛盾。 率为99.58%。
深入挖掘潜力
长庆石化把挖潜增效作为应对金融危机的主要对策。 召开全公司动员大会,为全体员工挖潜增效。 实施对标管理,对标分析对标国际国内先进水平,查找差距和不足,落实152条挖潜增效措施。 产品结构调整力度加大,高标号汽油产量同比增长14.7个百分点。 通过优化加工工艺、节能降耗等,提高轻油收率,减少加工损失; 修旧利废节约资金670万余元; 加强各类污水考核监测,中水回用率创历史最好水平; 加强设备基础管理,实行强制维修制度,设备完好率达到99.62%; 加强质检工作,确保出厂产品质量100%合格。 通过挖潜增效,主要指标进一步提升,其中轻油收率等3项指标提前实现了公司“十一五”目标。
长庆石化把挖潜增效作为应对金融危机的主要对策。 召开全公司动员大会,为全体员工挖潜增效。 实施对标管理,对标分析对标国际国内先进水平,查找差距和不足,落实152条挖潜增效措施。 产品结构调整力度加大,高标号汽油产量同比增长14.7个百分点。 通过优化加工工艺、节能降耗等,提高轻油收率,减少加工损失; 修旧利废节约资金670万余元; 加强各类污水考核监测,中水回用率创历史最好水平; 加强设备基础管理,实行强制维修制度,设备完好率达到99.62%; 加强质检工作,确保出厂产品质量100%合格。 通过挖潜增效,主要指标进一步提升,其中轻油收率等3项指标提前实现了公司“十一五”目标。
节能、节水、降低成本
2009年,面对“低碳经济”的大趋势,长庆石化以节约为主,制定了176项能源消耗定额、定额,并分解到各部门,纳入绩效考核体系。 通过加强结构调整和系统优化,组织加热炉标准竞赛,开展动态管理,加热炉热效率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 加强燃气平衡管理,投产新装置,每小时减少天然气用量2300标准立方米。 优化污水处理设备运行,实现生活区污水、雨水回用,每小时增加二次再生水产量50吨。 加强节电工作,主要节能设备——卷烟机投产率达98.81%,仅此项节电9260万度。 全年累计节能量1.27万吨标准煤,节水48.7万立方米,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 其中,中水重复利用率达到71.2%,同比提高13.5个百分点。 公司被评为陕西省节能节水先进企业。
2009年,面对“低碳经济”的大趋势,长庆石化以节约为主,制定了176项能源消耗定额、定额,并分解到各部门,纳入绩效考核体系。 通过加强结构调整和系统优化,组织加热炉标准竞赛,开展动态管理,加热炉热效率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 加强燃气平衡管理,投产新装置,每小时减少天然气用量2300标准立方米。 优化污水处理设备运行,实现生活区污水、雨水回用,每小时增加二次再生水产量50吨。 加强节电工作,主要节能设备——卷烟机投产率达98.81%,仅此项节电9260万度。 全年累计节能量1.27万吨标准煤,节水48.7万立方米,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 其中,中水重复利用率达到71.2%,同比提高13.5个百分点。 公司被评为陕西省节能节水先进企业。
提高科技信息化水平
2009年,长庆石化制定了《知识产权管理条例》等3项制度,征集“小发明、小创新”130项,申报专利7项,奖励科技成果30项,发表优秀科技论文49篇。 组织实施上级批准的科技项目,启动炼化能源系统优化工程。
两项“四新”技术的应用,提高了装置的科技含量。 实施常压脱盐和超声波破乳技术改造,每年可节约破乳剂费用90万元以上; 陶瓷膜冷凝水除油除铁装置投产,回收高温冷凝水20万余吨。
信息化建设进展顺利,MES、ERP管理信息系统相继上线运行; 工艺技术管理系统、设备综合管理系统上线运行,综合统计管理平台建设启动,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培养人才增加后劲
长庆石化以打造“三支队伍”(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和操作技能人才队伍)为目标,制定了整体人才培养计划。
2009年组织内部培训850余人次,外派培训102人次。 建立DCS(自动化控制系统)模拟实训室,开展装置操作、油品储运、油品分析等11个工种的技能竞赛。 参训人员380余人,占各岗位操作人员总数的58.25%。 建立职业技能鉴定站,对4个工种53名职工进行年度技能鉴定申报和考核。
通过“读书交流”活动,形成了内部知识共享、顿悟的良好氛围。 2009年,员工在内部信息期刊发表文章5,492篇,编撰员工文集3部。
加强管理,提高效率
长庆石化以成本控制为核心,建立分级、分阶段的预算管理模式,加强预算执行过程控制,使预算管理更加精细化、科学化。 加强月度经济分析,建立重点装置成本库,为控降成本提供支撑。 推进网上报销系统建设,提高工作效率。 树立节约意识,减少非生产性开支,会议、差旅等5项节约开支70万余元。
梳理内控系统特殊业务流程,进一步完善合同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合同在线流转。 发挥集中采购优势,提高物资供应水平。 设备计划完成率100%,电商完成率113.4%,平均减少库存68万余元,节约物资采购成本530万余元。 完善计量体系管理,计量器具使用率和完好率分别达到98.6%和92%,并通过了陕西省计量管理体系认证。
长庆石化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石化公司能耗管理系统,开展“形势、目标、任务、责任”主题教育,加强党建工作和廉政建设,创建“五型”队伍,组织开展劳动竞赛,收集合理化建议,推进厂务公开,定期召开职工代表座谈会,广泛征求职工意见和建议,调动职工积极性。
长庆石化持续完善矿区建设,户外健身休闲广场配套工程竣工,新建多层住宅楼交付使用。 加强员工健康教育和疾病预防,关爱员工生活,增强团队凝聚力。
2010年,面对低碳经济新时代的到来,长庆石化确立了“建设生态企业,全力打造精品炼油厂”的目标,努力实现企业的和谐发展、社会和环境。 相信长庆石化将为关中热土的区域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奇迹和活力。
“糊涂书”变“明书”
河北省沧州市质监局加强能源计量促进企业节能增效
■文/蓝莹莹
“新厂区清洁生产和燃料升级改造工程正在推进,老厂区的生产、节能、计量工作正朝着更加精准、精细化的方向发展。完善的能源计量管理体系使公司能够实现低能耗、高效率生产,节能降耗每年为企业创造百万效益。 日前,在沧州市质监局召开的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与节能减排”经验座谈会上,中海油中捷石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海杰,引起了与会者的共鸣。
中海油中捷石化有限公司是业内最具影响力的龙头企业之一,原油加工能力250万吨,综合加工能力490万吨。 也是能源消耗大户。 “过去,由于没有可靠的计量检测数据,企业的能源消耗是一张乱七八糟的账,车间多,难以预料,任何细节都难以防备,更谈不上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了。” ” 排中心负责人说。 为提高企业计量管理意识,近年来,沧州市质监局、临港分局积极引导企业加强计量管理,多次到中捷石化现场办公,帮助企业建立计量标准,并聘请计量专家对40人进行计量管理。 工作人员将详细讲解与能源计量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对能源计量仪器设备的相关要求。 同时,围绕《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规范》、《能源计量监督管理办法》、《计量法》等,从法律、政策、规范等方面全面指导企业贯彻落实计量器具的配置、检定、数据管理和使用等方面的自查。
“改变粗放的水、电、气消费方式,向科学管理、科学计量求效益。” 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和计量管理人员真正认识到了能源计量管理在节能降耗中的作用。 在市局、临港分局的指导下,中捷石化提高计量管理水平,加大计量和节能投入。 2012年成立计量中心和节能减排中心。 计量中心将能源计量管理系统从原来的3个增加到现在的9个,节能减排管理系统也从原来的2个增加到7个。每年12月底,制定下一年的计量工作目标,下发到各生产单位进行分解。 对于分解后的计量管理目标,计量中心每月跟踪考核指标完成情况,组织月度、季度、年度盘点工作,做好盘点记录表,编制盘点损益表,提供信息用于公司的能源计量和生产统计。 提供数据和分析支持。
制度的完善和精细化,使管理更加精细化,也为节能减排奠定了基础。 2011年以来,中海油中捷石化先后投入超过500万元用于能源计量系统的改造升级。 电能计量器具综合装备率由90%提高到99%以上沧州工厂能耗管理系统,检定合格率保持100%。 . MES( )作为企业引入的重要能源计量管理系统,实现物料和能源消耗数据的及时上传和监控,可视化设备能耗曲线和团队能耗跟踪,以及为节能评价与考核提供数据支持。 以气体分离装置为例,通过曲线能耗标定,装置最低负荷(11t/h)平均能耗为128.93,最高(21t/h)平均能耗为82.47,相差56%。 能耗单位限制不同负荷情况下的能耗定额,真正做到精细化运行和节能降耗。 据测算,仅此一项措施就使设备的平均能耗降低了1.5%。 据了解,2013年中海油中捷石化万元产值综合能耗比2008年下降19.7%,为公司节约能源消耗近千万元。
2013年,中捷石化被指定为沧州市唯一一家能源计量数据在线采集和实时监控试点企业。 沧州市质监局深入企业调研,分析企业生产工艺和产品结构,明确能耗数据采集重点。 目前,这项工作的征集项目和获取方式已经确定,预计10月底前完成。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局》2014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