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能耗同比增长17.6%工业发展-行业动态-能耗管理系统、能耗监测管理、工厂能耗管理系统、医院能耗管理、校园能耗管理-康沃思物联

工业能耗同比增长17.6%工业发展

2023-02-28

今年以来,全市工业经济经受住了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考验。 复工复产快速推进,生产效率稳步提升,生产迅速进入正常运行轨道。 全市工业经济总体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 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6%,增速保持全区领先,呈现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难能可贵。今年一季度为特殊时期。 然而,随着工业规模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耗不断增加。 高增长伴随着高能耗,工业节能降耗面临巨大压力。 据统计,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38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同期增加10.4万吨,增长37.6%,增幅高于增速20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增幅、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增长17%,工业发展与控制能源消耗的矛盾十分突出。

一是重工业能源消耗占主导地位。 轻工业增加值可比增长30.9%,综合能源消费4.3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8.8%,占全国工业能源消费总量的11.2%。定规模,带动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增长2.4个百分点。 重工业增加值可比增长16.8%,综合能源消费33.7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40.4%,占全部工业能源消费总量的88.8%,拉动规模工业能耗增长35.2个百分点。

二是高耗能行业异军突起。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和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56.2%,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2.7个百分点; 而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占比达到79%,拉动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增加30个百分点,能耗率大于增加值贡献率。 其中,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8.6%,综合能源消费23.24万吨标准煤西安工业能耗管理系统价格,同比增长54.5% ,拉动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增长29.7个百分点;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可比增长7.5%,综合能源消费6.79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3%,拉动工业能源消费规模扩大提高0.3个百分点。

西安工业能耗管理系统价格_织布工业能耗标准_工业能耗计

三是工业节能降耗任重道远。 与区域内其他四市相比,固原市产业发展基础薄弱,底子较差。 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 资源型重工业比重较大,高耗能企业较多。 该地区综合能源消费虽然占比较小,但爆发式增长快,能源消费产出率较低。 一季度,固原市能源消费38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37.6%,占全区的比重为2.3%,单位增加值能耗增长17%; 银川市能源消费量937.1万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8%,占全区的56.5%,单位增加值能耗增长5.6%。 石嘴山市能源消耗量351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0.3%,占全区的比重为21.2%,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5.7个百分点。 吴忠市能源消费量133.4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4.3%,占全区的比重为8.1%,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0.7%; 中卫市能源消费量196.2万吨标准煤,同比下降10.9%,占全区的11.9%。 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6.3%。 可以看出,固原市的能源消费占比最小,但能源消费增速最高。 工业能耗大,产量低。 它与其他四个城市不在同一水平和发展阶段。 工业发展 落后是能源消费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

按照固原市高质量发展要求,要大力发展工业,控制能源消费下降。 这是一把“双刃剑”,也是一盘“灵活的棋局”。 为制约发展,提出以下建议,供参考:

一是处理好工业发展与节能降耗的关系。 在工业节能空间不断压缩的情况下,产业结构调整是行之有效的途径。 建议加强传统高耗能企业的技能改造,不断提高投入产出比,降低能耗; 同时,大力发展低耗能产业,积极引进技术含量高、能耗低的优势项目,丰富产业内部结构,有效降低工业能耗总量,促进能源消耗量下降。单位工业增加值。

二是加强工业企业能耗管理和引导。 加强对全市高耗能工业企业的跟踪监测,对用能过快的企业合理制定和控制能耗,帮助企业提高能源利用率; 大力推行节能管理、监督和服务“三位一体”的节能管理体制,加强电力需求管理,实施合同能源管理,发挥政府和市场对节能减排的引导作用降低消耗,引导工业企业向低能耗、高产出方向发展。

三是鼓励工业企业节能改造和新技术应用。 实现节能降耗,关键在于科技进步。 积极鼓励重点耗能企业加大节能降耗科技资金投入,开展节能技术改造,引进先进节能技术和设备。 同时,建议政府及其管理部门在项目资金投入方面扩大节能专项资金规模,为企业引进优势节能项目、开发节能产品、填补空白等提供项目补助资金。填补企业节能降耗资金缺口,鼓励企业增加投入产出效益,助推固原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半岛全媒体记者 李小哲

2月1日,经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批准的《超低能耗公共建筑技术标准》正式实施。 这是山东省首个超低能耗公共建筑技术地方标准。 将为降低公共建筑能耗,促进全省超低能耗建筑推广和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据了解,《标准》于2022年11月24日获准发布,由中德生态园被动房建造技术有限公司主编,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主编,中德联合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参与编制。

能耗管理系统的意义_一级能耗和二级能耗的区别_能耗管理平台

近年来,我国超低能耗建筑正处于技术和产业化推广阶段。 由于对建筑门窗、保温、气密等材料的严格规定,以及近零能耗建筑的复杂性,超低能耗建筑仍需完善相关规范,以规范和引导行业发展。 作为较早引进德国先进被动房技术和理念的园区,中德生态园一直致力于推动被动房、超低能耗建筑和近零能耗建筑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积累了核心技术应用和项目案例的实践经验,通过核心技术优势的释放,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科研与市场的无缝对接,科技成果的成功产业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带动园区超低能耗建筑产业化。

本《标准》根据山东省气候特点、政策和资源等实际情况,借鉴国内外被动房和近零能耗建筑的经验,编制而成。 其内容包括超低能耗公共建筑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设计技术指标、施工技术措施和质量控制、检验验收、运行管理、评价等章节,提出了明确合理的性能要求和可行的技术。 措施。

“《标准》内容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在节能贡献率、规范的能耗计算流程、统一的计算分析方法等方面突出了山东省地方产业特色。” 中德生态园被动房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韩飞表示能耗管理系统的意义,《标准》对于位于山东省的节能建筑发展也将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将在山东省未来零能耗或零碳建筑标准的编制中发挥引领作用。 画出意义。

能耗管理系统的意义_一级能耗和二级能耗的区别_能耗管理平台

遵循“引进-创新-校准”的路径,中德生态园首先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再根据我国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制定本土化标准,成功实现转型从技术领先到标准领先。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中德生态园被动房建设技术有限公司以德国被动房技术为基础,制定相关产品、设备、系统的国产化标准,引导超低能耗的发展升级。消费建筑行业,填补了国内相关产品领域标准的空白。

标准的实施也离不开技术创新。 目前,中德生态园被动房建造技术有限公司在被动房领域已获批实用新型专利40余项,形成了可推广应用的被动房技术节点体系。 同时,加大技术集成和输出力度,积极探索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探索超低能耗建筑节能减排新途径。

截至目前,中德生态园被动房建筑技术有限公司参与了11项国际、国家、省市标准的编制,逐渐掌握了行业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