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无锡新实践·2023长三角主流媒体看无锡”-行业动态-能耗管理系统、能耗监测管理、工厂能耗管理系统、医院能耗管理、校园能耗管理-康沃思物联

“中国式现代化无锡新实践·2023长三角主流媒体看无锡”

2023-05-16

郭国忠实习生刘欣孙家龙

5月10日至13日,在无锡市委宣传部举办的“中国式现代化无锡新实践·2023长三角主流媒体看无锡”活动上,来自中央和长三角的媒体记者,通过“走、听、看”,探索无锡如何在绿色、智能、高端发展方面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无锡方案和智慧。

在无锡​​市委、市政府领导看来,优美的生态环境是无锡市最强的发展优势和竞争力。

10年来,无锡以新发展理念,科学布局规划城市发展,坚持突出问题导向,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全力打造最美生态环境,再添新动能和城市发展的优势。

多措并举守好生态“红线”

大溪地湿地公园是省级湿地保护公园,拥有太湖岸线7.8公里无锡工业能耗管理系统,是太湖水源一级保护区。

如何守住生态“红线”,打造长三角绿色发展示范区?

坚持科学引水排水,实施清淤工程,是无锡市确保太湖水质的有效措施之一。 2022年,无锡全年“引河还太”11.9亿立方米,同比增加4.37亿立方米; 完成太湖清淤152万立方米、打捞蓝藻207.52万吨,分别占太湖总工作量的100%和95%以上。

“我们建设了应急防控设施,新增围栏35公里,在小泾港区建设了3个藻水分离站和控藻深井,目前已完成养殖池生态改造1.53万亩。” 无锡市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

“大西岗湿地公园的前身是一个依湖而建的渔村,我家已经在这里生活了三代人,这些年来,我看着这个破败荒芜的小渔村摇身一变成为一颗美丽的‘湖湾明珠’ ” 说起沉巍,这位在太湖边出生长大的新安人,对这湖中的蝶变感到十分自豪。

一年来,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黄嘴白鹭首次亮相,青头潜鸭、秋沙鸭、东方白鹳、卷羽鹈鹕、和短耳猫头鹰经常光顾无锡湿地。 这也证明了太湖水质的不断改善。

优化和改变生态环境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朗新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朗新科技)深知这一点。

龙新科技产业园(CPU Space)是江苏省首批“零碳”科技产业园之一。 低碳发展新赛道、长赛道,推出资产管理系统、物联网平台、能耗监测平台、太阳能储能系统、双碳数字化管理系统等平台,多维度低碳节能减排发展.

目前,朗新科技综合节能率超过65%。 按照换算,朗新CPU空间每年减少的碳排放量相当于种植15万棵树或节约2.1亿张纸。

如今,朗新科技正引领电力业务系统全面数字化,为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大型企业客户提供营销业务系统信息化全业务链服务。 客户覆盖全国22个省份,服务超过2.7亿电力终端家庭用户。 .

特别是近年来,龙新科技在营销和客服领域的软件开发和数字化服务助力“智慧燃气”服务,覆盖全国400多个城市的1亿多人。

“神威”加强污染监测

值得一提的是,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国家最重要的武器“神威太湖之光”也在“严打”。

长三角地区作为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环境污染问题依然严重。

如何利用超级计算机进行科学防控?

近年来,国家超算无锡中心通过更精细化的模型,能够更准确地预测太湖周边环境的污染情况。

该中心副主任叶跃进介绍,传统计算机很难做到最准确的预测,因此要利用好“神威太湖之光”的特殊作用,让超级计算机提供巨大的计算能力资源。

据了解,目前,该中心的长三角太湖空气质量预测系统和平台已经建成,可以预测太湖区域一氧化碳浓度、臭氧浓度、气温等数据的变化。

“最终,我们希望能对太湖蓝藻的爆发做出更详细、更准确的预测,为相关职能部门提供帮助,尽快为蓝藻治理提供解决方案。” 叶跃进说道。

(孙家龙 摄)

对于很多企业,尤其是制造型企业来说,能源消耗成本占总生产成本的比重很大。 如何在保证生产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使用能源,是摆在企业家面前的一大难题。 国网苏州供电公司与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共同打造的“开放能源互联网共享服务平台”自今年5月上线以来,已帮助一大批企业大幅降低能源消耗成本。 今天(9月11日)下午,在苏州工业园区,由国网苏州供电公司举办的“开放能源互联网共享服务平台”开放日吸引了大批企业前来“取经”。

“目前,我公司拥有87个能耗在线监测点,涵盖水、电、热等多种能源,改造后每年可降低能耗成本30万元以上。” 开放日现场企业能耗管理系统平台,苏州昆明瑞奇膜业有限公司工程部副总经理王邦玉向参观者介绍。 作为平台牵头的首个能源服务项目,今年5月,公司与苏州涟源泛能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签署用户侧储能项目合作协议。 结果,同事们都很羡慕。 其实一开始,王邦玉自己也无法想象。

针对政府、企业用户、综合能源服务商、公众等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平台拥有区域能效分析、企业能效监测与分析、综合能源管理六大应用模块. 在平台上,政府可以全景查看区域内各种能源的实时运行数据; 企业用户只需轻触“一键体检”,即可自动获取企业能效体检报告和改进建议,还能提高能效。 项目需求发布至平台商城,等待合适的能源综合服务商响应。

说白了,企业最关心的是这个平台如何降低能耗成本。 国网苏州供电公司共享服务平台项目负责人徐丹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众所周知,用电的峰谷会存在峰谷差。 峰谷越大,对电网的影响就越大。 分布式储能技术不仅可以有效降低电网负荷,还可以让企业普遍获得更实惠的电价:“仅从这个项目来看,我们最近就发现了97家具有绝对峰谷差异的企业,可以促进分布式能源的发展。”存储,如果达成协议,估计价值1.4亿。”

开放式能源互联网共享服务平台自今年5月10日在苏州工业园区上线以来,已连接3000余家耗能企业和52家能源服务商,涵盖建筑、工业、交通、新能源、融资、担保等领域。许多其他领域。 未来,该平台将在全苏州推广。

苏州工业园区经济发展委员会经济转型处处长张明高说,“目前,工业园区电力消耗占终端能源消费的60%,但总体能耗水平较高,与先进地区差距较大,服务平台对于提升园区整体能效水平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预计到2024年,苏州综合能源服务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亿,建成该服务平台也将有效促进苏州的经济发展和市场潜力。”

(来源:江苏广播电视台苏州中心台/钱一鸣 郭宇 编辑/陈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