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五项措施帮助企业节能降耗提质增效
2023-05-21
本报讯(通讯员 王磊 记者 门新杰)在今年的“服务月”活动中,市质监局结合自身特点,以“节能降耗增效服务”为主题》发挥部门技术优势南充能耗计量管理系统方案,找准节能降耗的切入点和着力点,采取五项措施帮助企业节能降耗、提质增效,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为我市重点耗能企业节能降耗提供政策服务。
一是夯实企业计量基础。 成立节能降耗计量服务工作领导小组。 在做好本市用能企业排查工作的基础上,与企业实行“一对一”联系,指定专人沟通、协调、联系,及时了解用能情况耗能企业。 计量工作和节能降耗情况,帮助企业做好能源计量器具的准备、管理和使用工作,解决计量检测中的疑难问题,做好能源计量器具的检定和校准工作,指导企业提高能源计量仪器的效率和对能源计量和测试过程的控制水平。
二是抓好能源技术改造。 选派本系统计量技术专家与市节能监测机构合作,对企业进行能量平衡测试,根据企业主要耗能设备的测试和效率分析结果,找出企业能源消耗情况,寻找节能降耗的切入点。 指导企业制定技术改造方案,帮助企业落实节能降耗的具体措施。
三是强化计量保障能力。 引导企业合理配备能源计量仪器设备,提高企业计量检测能力,积极推广先进的数据采集、分析和管理系统,做好计量过程的动态控制,用科学准确的计量数据指导生产,促进企业提高科学决策能力和水平,通过计量有效保障企业产品质量控制、能源物力核算、生产安全,计量检测数据在节能降耗中的作用可以得到充分利用。
四是加大咨询服务力度。 为企业计量管理人员提供计量、节能降耗方面的技术咨询和技术培训,提供计量和节能降耗相关的最新技术法规和信息资料,进一步提高企业计量人员和能源计量的素质技术水平,指导和帮助企业建立健全计量管理体系和计量检验体系,开展管理体系认证、计量保证能力评价和计量合格确认,提高企业计量检验和质量管理水平。
五是加强计量执法检查。 根据《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和重点用能行业管理要求,检查用能企业执行国家强制性标准和计量法律法规的情况。
[让我说几句]
积极响应国家发改委关于推广建设能耗在线监测系统的通知。 在助力重点用能单位信息化改造、促进节能增效、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同时,完成了系统建设任务和数据上传需求。 通过政府验收。
能耗在线监测系统集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物联网技术、通信技术于一体。 具有现场能耗数据采集、存储、分析、网络安全、应用展示、数据转发等功能。 为能源消费、节能形势分析预测、预警和提升节能宏观调控能力提供数据支撑。
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可根据企业需求定制企业内部能源管理系统,也可通过终端设备系统直接上传省市监测平台
能源消耗监测系统是对企业、工厂、学校、公共建筑等的能源消耗进行实时监测,并通过能源消耗统计、能源审计、能效公示、能源消耗定额和涨价等系统。配额,促进本单位和个人提高节能运行管理水平,改造节能空间,强化能源管理手段。
系统总览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年)》等有关工作要求,加快建设建设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改善能源消费状况。 加强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形势分析和预测预警,推动完成“双控”目标任务。 《能源消耗单位能源消耗在线监测系统推广建设工作方案》。
以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为支撑,大力推进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加快完善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系统,提高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水平。精细化能源管理,推动互联网与节能减排深度融合。 提高节能宏观调控能力,推动完成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目标。
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采用“国家平台+省级平台+重点用能单位接入终端系统”的架构。 上传至国家平台; 没有省级平台的能耗监测管理系统施工,重点用能单位能耗监测数据直接上传国家级平台; 国家和省级平台实现数据同步和数据交互。
“国家平台+省级平台+重点用能单位接入终端系统”结构,重点用能单位能耗监测数据上传至省级平台,再由省级平台上传至国家级平台; 未建立省级平台 重点用能单位能耗监测数据直接上传至国家级平台; 国家和省级平台实现数据同步和数据交互。
应用场景
水泥、钛合金、钢铁、有色金属、煤炭、石油、电石、化工等行业。
根据《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重点用能单位是指:
(一)年综合能耗1万吨标准煤以上的用能单位;
(二)国务院有关部门或者人民政府节能工作主管部门确定的年综合能耗在5000吨标准煤以上10000吨标准煤以下的用能单位省、自治区、直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