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彦物联发布2021最值得关注的知名企业碳中和贡献潜力TOP30
2023-06-13
你好! 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下,博彦科技推出了“碳计算算法”,该算法源自住建部标准计算方法北京写字楼能耗管理系统解决方案,按照中国碳排放计算模型数字化呈现。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结合建筑现状应用情况,实现碳排放量的实时结算和预测,对建筑进行碳排放管理和碳资产监测,进一步助力建筑节能减排。 近日,权威机构联合发布2021年知名企业碳中和贡献潜力报告TOP30,超越碳中和贡献潜力TOP30前30! 这些是真的吗?谢谢
博彦科技:
亲爱的投资者您好! 博彦科技的“建筑全生命周期零碳与超耗设计数字化管理”相关解决方案入围榜单。 感谢您的关注!
碳中和贡献潜力TOP30!
博彦物联网 2021-09-01 17:47
近日,权威机构联合发布2021年值得关注的知名企业碳中和贡献潜力TOP 30报告
博彦科技位列前30碳中和贡献潜力TOP!
国家机关事务总局、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的《“十四五”事业单位资源节约工作方案》明确提出,在实施绿色低碳转型行动中,推进超加快推进近零能耗建筑,逐步增加新建建筑。 超耗建筑和近零能耗建筑的比例。 《方案》还指出,将实施低碳引领行动、绿色转型等行动。 其中,绿色改造行动将积极开展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大力推动公共机构既有建筑通过节能改造达到绿色建筑标准,星标数量达标。被评为绿色建筑将继续增加; 零能耗建筑,逐步提高新建超耗能建筑和近零能耗建筑的比例。
目前,博彦科技基于住建部、清华大学、节能协会发布的权威计算模型,开发了碳排放核算产品体系,包括碳因子管理、碳因子管理等核心功能矩阵,碳排放管理、碳资产监测和碳抵消监测。 本产品基于建筑信息设定碳排放配额指标(电力、热力、燃气),进行实时碳排放计算、碳抵消计算,并结合物联网技术进行高效数据分析、概算日分析、建筑碳排放。 评估,为实现建设碳中和的目标提供指导。
据权威机构预测,2028年全球碳中和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将达到171.2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100多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2.1%。 可见,打造建筑全生命周期零碳超耗设计的数字化管理,形成长效运行机制,将成为未来建筑市场乃至整个行业的巨大增长点。 通过温室气体排放测算,企业了解气候变化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影响,并据此设定碳减排目标,提升产品碳竞争力,实现绿色转型。
博彦科技碳排放核算产品即将发布,敬请期待! ——非常期待。 . .
概括 -
【技术推荐】博彦科技|物联网方案优化调整&降本增效
原节能工程技术协会 上海市节能工程技术协会 2021-09-09 10:05
包含在话题#技术推荐23个内容中
连接上下游,共建生态
公司介绍及优势
博彦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是领先的软件技术服务商,也是中国最大的软件出口公司之一。 具有全球交付能力,为全球各类客户提供IT咨询、应用开发和维护。 500强客户提供优质的专业软件服务和解决方案。
主要产品
博彦科技抓住“双碳”机遇,推出全新品牌——博彦物联网。 通过“解决方案+产品代工+标准服务”的模式,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与物联网的融合,面向楼宇物联网行业,专注于楼宇能源管理、楼宇暖通、机电系统设施设备运行维护管理。 以调优、调整、降本增效为核心利益服务于客户。
适用场景
博彦科技物联网产品适用于各种建筑,包括但不限于商场、公园、写字楼、酒店、学校、医院、工厂、剧院、机场车站、数据中心、实验室、区域供热等。
核心技术产品
1个
IOT物联网能力提供多平台设备多协议、长连接接入,覆盖综合楼宇场景近70个弱电及智能子系统。
2个
设施设备集中监管,打通智能楼宇5S系统,各系统联通数据,设备设施实时运行参数信息,故障报警信息,统一平台实时监控。
3个
可视化立体呈现,可融合BIM、3D可视化、多维度立体化,实时监控设施设备运行、运行效率、生产效率、经济效益等。
4个
AI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实现人脸识别、人员异常行为识别、人员异常聚集识别、基于神经网络的算法、粒子群优化算法等多种AI智能应用和算法的平台集成。
5个
能效智能管理为智能楼宇机电设备的运行状态分析、故障诊断、能耗优化控制、能耗分析、智能运维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6个
多场景智能应用,实现建筑空间在管理、使用、运维等多维度的智能化自处理、自决策和高可视性高度智能化应用。
(七)提高城市基础设施运行效率。 加强供热、供气、供水等市政基础设施智能化建设和管理,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和清洁热源、供热管网建设改造。 到2025年,新增地下综合管廊120公里,到2030年,城市供热管网热损比2020年下降5个百分点。推进节水型城市建设,加大老旧改造力度城市供水管网,到2025年,所有设区城市成为国家节水城市,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渗漏率控制在7.9%以内。 推进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厂网一体化”,建成污水资源化利用设施和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处置设施,到2025年新建改造城镇污水管网5000公里、雨水管网5000公里。建成区黑臭水体和全县(市、区)雨污合流管网实现“双清”。 泥浆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以上。 推广污水处理节能、节电新技术,加强城镇污水资源化利用。 到2025年,市(县)再生水利用率达到55%。 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各项建设项目同步实施海绵城市标准,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降低峰值和量雨水径流。 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将实现透水。 面积比达到45%。 完善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机制。 到2025年,设区城市基本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体系,全省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35%以上。 城乡生活 垃圾焚烧处理率达到95%淄博建筑能耗管理系统,50%以上的县(市、区)基本成为城乡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县。 到2030年,全省城市生活垃圾利用率达到65%。 推进城市绿色照明,推广遥测、遥控、遥信等路灯智能控制系统,合理控制景观照明,节能灯应用率保持100%。 到2030年,30%以上城市建成数字化照明系统,LED等高效灯具普及率达到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