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用友精智工业互联网平台智能工厂系统赋能节约制造-行业动态-能耗管理系统、能耗监测管理、工厂能耗管理系统、医院能耗管理、校园能耗管理-康沃思物联

基于用友精智工业互联网平台智能工厂系统赋能节约制造

2023-06-18

本文将揭秘基于用友精智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智能工厂体系,帮助工业企业针对自身痛点建设特色智能工厂,以新技术赋能业务创新,以新模式实现智能制造,助力工业企业企业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手段实现生产结构的“蜕变”和生产效率的“跃升”,从而降低能耗、消耗、排放,实现经济制造。

智能工厂系统赋能经济制造

用友智能工厂系统是基于用友BIP最新技术架构打造的制造领域云产品。 是面向数字化商业时代制造企业的智能制造平台,提供产品研发设计、生产计划、车间执行、仓储、物流、质保、能源环保、调度、工装、后装服务、指标分析、溯源、工业智能、物联网及监控等管控一体化解决方案及产品,帮助制造企业提质增效、降低成本、缩短交期、连接社会化商业网络支撑制造企业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向个性化定制、网络协同、智能制造、服务延伸转型。

那么,智能工厂系统如何赋能经济型制造,实现双碳目标呢? 主要有两个层次。

首先,在硬件层面,以“绿色”智能设备为基础,降低能耗。

全方位的智能化工厂改造,以创新的节能智能设备替代厂区内老旧的高耗能设备。 通过生产设备的更新换代,从源头上减少“碳”排放,实现“工厂”的绿色升级和智能化改造;

二是软件层面,基于数字化管理,提升能效。

智能工厂系统通过基于算法的合理规划排产,实现整个生产过程的“零”空转,确保每一“滴”能量都用在“生产”上,减少因设备停机、物料运输等损耗,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智能决策,不断优化生产结构和管理模式,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智能工厂综合能耗。

基于智能工厂系统助力焊材行业节能降耗

在四川大西洋,基于用友精智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智能工厂,构建软硬件一体化、人-物-机-信系统互联互通的智能制造系统,AGV、RGV、推出母子班车、公园跑道。 车辆、气力输送线、机器人、立体仓等一系列智能装备,并通过用友智能工厂系统与轨道车、AGV、RGV、气力输送系统、粉料配送系统的集成互联,全方位物料配送过程精益化、智能化、无人化。 经过一年多的运行,用水量减少了90%,用气量减少了30%,万元增加值的综合能耗减少了30%。

基于智能工厂系统助力石化行业节能降耗

福建石化集团基于用友精智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智慧工厂,实现生产经营一体化,协同效率提升30%; 打通生产计划、车间调度、车间任务及各生产环节,调度效率提升20%。 、降低设备空转率,降低能耗; 通过设备优化和应用实现节能减排:负荷调度系统较人工排产降低能耗,仅电解环节每天可节电7700千瓦时,一年可节约成本160万元。

基于智能工厂系统的冶金行业节能降耗

在江西铜贵冶金有限公司,基于用友精智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智能工厂,构建集中集成的智能制造平台,消除信息孤岛,实现全方位“数据无着陆”在工厂。 充分挖掘数据价值,通过人机数据计算结合,实现关键操作的智能化。 智能工厂显着提高了冶炼车间闪速炉满负荷运转率、转炉送风率、阳极铜合格率0.25%,降低了吨铜能耗。阳极炉。

科技赋能“双碳”,创新驱动发展。 未来,用友软件将持续提升自主技术创新能力韶关工厂能耗管理系统,携手生态伙伴,探索“工业互联网+双碳”新路径,创造新协同,共建新生态,助力实现“双碳” “ 目标。

轨道来回穿梭,能源管理中心数控室灯光闪烁如星,记录着生产环境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数据、每一次调试……走进位于福山区的张阁位于庄镇西侧的烟台市冀东水泥(烟台)有限公司,这样一座现代化、数字化、花园式的水泥厂,颠覆了记者对粉尘飞扬、废气刺鼻的传统水泥生产的印象。

在新建的自动化智能实验室内,工作人员正在进行运行前的最后调试。 记者看到,一个1.5米高的自动机器人从采样柜中取出一个采样杯,将水泥等样品倒入研磨机中,经过研磨、压饼等预处理后,机器人手将样品放入荧光仪中。仪器内,检测仪器自动分析,数据自动上传全面质量管理系统进行对标。

“我以前是蓝领,但自从有了这台设备,我就升级成了白领。” 32岁的化验员孙永强笑着说。 孙永强在冀东水泥工作了12年。 回忆起人工取样的日子,他至今记忆犹新:“以前,工人们提着小水桶,步行7分钟到取样点,取水泥样,研磨压实后进行分析。机器人的应用现在不仅减少了人工浪费,还减少了人为干扰,使数据更加准确。”

采样器如何代替人工?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全厂共有6条自动送样流水线。 管道上装有取样杯烟台工业能耗管理系统,由压缩空气输送。 采样杯像“炮弹”一样直接送到实验室。 整个过程不到1分钟。

冀东水泥积极开展工厂智能化改造,通过全流程再造,打造工业能耗智能“大脑”,在降本增效的同时打造绿色智能工厂。

冀东水泥(烟台)有限公司绿色智能车间

“无论是输送设备的空运行,还是压缩空气的过度使用,只要有异常能耗,能源管理系统就会实现精准计量,及时报警。” 在冀东水泥能源管理中心的电气室里,工程师张军紧张不已。 盯着电脑上的数字,他向记者介绍,“设备的用电量、用水量、能源信息都可以实时反映出来,生产、能耗、质量、污染物排放等相关数据和过程参数自动采集,最终实现对生产和能源管理的精准监控管理,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异常报警和在线对标相结合的方式,规范操作行为,降低产品能源成本。

“当前,循环经济已成为全体冀东水泥人的发展共识,相信绿色低碳的生产经营模式将带领公司跨入‘双碳’赛道的领先行列。” 王庆福部长在接受采访时介绍,今年公司预计将追加投资4000万元用于替代燃料项目升级改造等项目。 投产后预计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万吨。

启动数字赋能,做“减碳发展”的引领者,已成为福山的共识。 福山市发改局通过政策引导,把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作为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切入点,对标对标、诊断诊断,综合施策,加快节能降耗, “两高”产业提质增效,全面提升“两高”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水平。

“福山区传统制造业比重大,设备种类多,是能效升级改造的重点和难点。” 福山区发改局投资科科长于洋介绍,福山区编制了福山区重点用能企业年度能源预算管理名录,同时开展了福山区重点用能企业能源效率核查工作。福山区“两高”产业企业,制定了《福山区“两高”产业企业能效改造提升方案》,明确了“两高”产业转型升级的总体任务目标》产业,确保在规定时限内完成能效提升和产业“两高”改造。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福山区已有18家企业优于能效标杆水平,23家未达到能效标杆水平的企业被纳入首批转型升级,还有1家共有4家企业纳入后续转型升级。

“今年,我们将积极推动辖区内首批23家转型升级企业制定能效转型升级方案,明确每家企业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按照计划,这23家企业将完成2025年4月完成改造。 于洋介绍,与此同时,福山区将深入开展绿色工厂培育,建立绿色工厂梯队培育体系,打造一批节能、低碳、绿色、循环发展的重要载体,全面提升绿色制造质量和水平。 .

福山区新旧动能转换办公室副主任张曦介绍,福山区将以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为纲领,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积极争取国家、省、市节能减碳领域专项资金和政策支持,促进企业节能减碳、减煤、提质增效,全面提升全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整体水平。

想爆料? 请登录“阳光连线”( ),拨打新闻热线0531-,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 )提供新闻线索。 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诚邀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