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力争2023年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强度下降18%以上
2023-06-19
为推动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河南省发改委近日印发《关于实施能源单位绿色转型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成效显着,能源消耗强度下降18%以上。
据介绍,重点用能单位是指年综合能源消费量在1万吨标准煤以上或者年综合能源消费量在5000吨以上的用能单位。
30家陶瓷企业60条线
列入河南省重点用能单位名录
根据河南省发改委7月公布的重点用能单位和企业名单,河南省“十四五”期间重点用能单位名单确定为835家,其中陶瓷生产企业30家。
据《陶瓷资讯》《2020陶瓷产业万里行——全国瓷砖产能调查》显示,河南省共有陶瓷生产企业59家,陶瓷生产线105条。 此次列入《河南省重点耗能单位名录》的全国30家陶瓷企业共有60条生产线,占全省生产线总数的57%。
据介绍,重点用能单位是全社会能源消耗的主体,也是节能挖潜的主体。 目前,河南省重点用能单位总数超过800家,能源消费总量约占定点企业能源消费的97%,占全社会能源消费的50%以上。 河南工业结构重,特别是高载能行业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大,能源利用效率低。
此前,国家发改委8月发布《2021年上半年各地区能源消费双控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 上半年河南省能源消费强度下降速度未达到进度要求。 环保压力加大,全省环保刻不容缓。
“碳达峰和碳中和”就是这种情况。 在这样的环保政策压力下,河南省力争2023年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强度下降18%以上,实现年节能量600万吨标准煤以上. 要求所有企业尽可能提高能源效率。
节能改造、减碳改造、清洁生产……
未来三年河南陶瓷行业“能耗大考”
节能减碳改造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节能改造。 重点实施工艺技术路线优化、高耗能设备改造、能源系统优化、余热余压回收、智慧管理建设等节能改造,推广应用新型节能材料和新技术解决方案。
2、减碳改造。 重点实施煤炭消费减量、清洁能源替代、生产过程碳减排改造等。
3.清洁生产。 重点实施原料清洁替代、生产过程“三废”无害化处置、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污染减排和协同转化。
《通知》强调,要按照三年整治总体部署进行。 其中,到2021年,组织全区不少于30%的重点用能单位实施节能减碳改造。 到2022年,组织重点用能单位改造比例不低于50%。 2023年,组织完成剩余20%的重点用能单位改造。
《通知》要求,各重点用能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河南省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实施办法》,建立节能工作目标责任制,设立能源管理岗位,建立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强化节能措施。 加强能源消耗全过程管理。
值得注意的是河南能耗管理系统厂家,《通知》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完善了工作机制,完善了配套政策。 对未来三年河南省陶瓷产业的发展提出了节能降耗的新要求。
近年来,陶瓷行业刚刚通过“环保大考”,“能耗大考”接踵而至。 面对瓷砖产能严重过剩的困境,高耗能、粗放的生产经营方式势必做出重大调整。 如何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每一个想要长久立足的陶瓷企业都必须思考的问题。
5月6日,国网江苏省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宿迁分公司员工陈萌来到泗阳县政务服务中心,开展照明系统节能改造工作。 6月底,以泗阳县行政服务中心和党政办公楼为主体的泗洪县政府办公楼能源托管项目将竣工投产。
泗阳县办事管理中心主任王春阳说,国网江苏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宿迁分公司员工先后四次优化实施方案,努力降低能耗。
该项目是宿迁市首个县级机关办公楼能源托管项目。 通过建筑照明、热水系统节能改造,每年可节电42.7万度,相当于每年减少标准煤消耗140.9吨。 能源支出35.21万元。
近两年,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重点布局政府机关、学校、医院、地铁、机场、高铁站、高速公路服务区等重点场所。 电力等耗能设备能效提升空间大江苏变电站能耗管理系统,有助于实施公共建筑节能改造。
哪些公共建筑和哪些设备具有提高能源效率的潜力需要一套评估标准。 国网江苏电力2019年建立公共建筑能效评价体系,研究制定公共机构能耗定额指标,探索建立基于能耗定额的评价指标和数据。 根据评价体系,公司开发了覆盖政府机关、医院、学校等不同类型公共建筑的能源管理平台,形成了全省公共建筑能耗感知“一张网”。
“以医院为例,我们通过调研分析发现,大部分医院都缺乏能耗采集、分项计量等信息平台的功能。 资源浪费现象比较普遍。” 国网江苏电力营销部副主任甘海清介绍。
为此,国网江苏省电力制定了“全院-楼-楼-房”的分户管理模式和空调、热水、蒸汽、照明等系统的分项能效管理策略。 侧装智能控制终端,接入综合能源管理系统,实现终端用能设备集中控制和按需启停,实现能源高效利用。
2020年6月,国网江苏省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与宜兴市第二人民医院签订能源托管协议,对188台分体空调、4120台照明设备、4套空调进行节能改造升级。医院中的冷却热泵机组。 构建可视化综合能源管理平台,连接电能计量管理系统、供水管网、风冷热泵机组、分体空调、客户变电站等。时间段场景下的远程集中控制策略。 这样,医院每年可节约能源成本42.82万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67.39吨。
在项目扩建过程中,国网江苏省电力重点推广屋顶分布式光伏、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等绿色低碳能源设备和系统在机关、学校、医院的应用、公共车站等,促进全省公共建筑节能水平的提高。
扬州供电公司选择屋顶条件好、用电负荷稳定、资信状况良好的企业,拓展分布式光伏能效提升项目。 2020年1月,扬州供电公司在全市筛选潜在客户时发现,潍柴动力扬州柴油机有限公司年用电量约5000万千瓦时,负荷稳定。 为提高潜力,将情况反馈给国网江苏省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
国网江苏省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与潍柴动力协商后,在潍柴动力厂房屋顶建设5500千瓦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 项目自2020年10月底投产以来,发电利用小时数近500小时,发电量超过200万千瓦时。 项目预计年均发电收入385.03万元。
2020年1月至今,国网江苏电力累计签订公共建筑综合能源服务合同155份。 国网江苏电力还以建设省级智慧能源服务平台系统为契机,将54家事业单位262栋楼宇的电、气、冷、热等全口径能源数据接入系统,推送能效诊断报告1.2万份,助力提升公共建筑整体能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