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发科与全球顶级生态合作伙伴协力推动汽车产业技术革新-行业动态-能耗管理系统、能耗监测管理、工厂能耗管理系统、医院能耗管理、校园能耗管理-康沃思物联

联发科与全球顶级生态合作伙伴协力推动汽车产业技术革新

2023-06-19

汽车行业正在经历转型期,智能化将是未来汽车的主要发展方向。 作为汽车的好伙伴,深耕汽车行业10余年的老牌玩家联发科发布了全新的汽车一体化解决方案——天玑汽车平台,为汽车行业提供更丰富的产品组合,为汽车行业赋能。行业的发展。

作为芯片行业的巨头,联发科在行业内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行业内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技术。 这些都可以帮助联发科在汽车领域做得更好。 公司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将旗舰级车机芯片提升至更高水平。

联发科高级副总经理、计算联通元界事业群总经理尤仁杰表示:“联发科坚持投资前沿技术,深耕汽车市场多年,延伸了公司的业务布局。联发科技将多领域的技术优势赋予Auto汽车平台,并提供丰富的产品组合,旨在为全球汽车用户打造创新应用,开启“Smart Life on”的智能出行新时代。联发科将携手全球顶级生态合作伙伴共同推动汽车行业的技术创新,带来更智能、更沉浸、更舒适的驾乘体验。”

作为汽车行业领先的开放系统平台,联发科天玑汽车平台涵盖汽车座舱平台、汽车互联平台、汽车驾驶平台、汽车关键零部件四大解决方案,覆盖汽车智能化转型全场景需求。

汽车座舱平台

其中,汽车座舱平台赋能人机交互中枢。 该平台基于先进制造工艺打造,具备超高算力和极低功耗,集成业界领先的高性能AI处理器,配备深度学习加速器(MDLA)和视觉处理单元( MVPU)。

在多屏融合交互能力方面,联发科将广泛应用于智能电视、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的智慧显示技术延伸至车载领域,最高可支持8屏显示和8K 120Hz 10bit ultra -高清显示。 强大的ISP图像处理器可支持16路摄像头接入,生成HDR画质视频,为用户带来丰富的智能生态和高度沉浸式的座舱视听体验。

汽车连接平台

车联网能力是提升智能汽车体验的重要配置。 信息交互对高带宽、高速、高能效、多种无线网络标准共存、多功能应用等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联发科在5G、Wi-Fi、蓝牙、导航、卫星等通信技术方面拥有相当丰富的经验,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车联网平台解决方案具有高集成度和互通性,以及高性能和低功耗:

Auto连接平台支持5G Sub-6GHz,可通过多载波聚合技术提供高可靠的网络连接、更大的蜂窝网络带宽和高速。 支持Wi-Fi 7无线网络连接,搭载独有的硬件加速引擎( ),进一步提升无线网络连接体验。 支持多种无线网络标准的高度互通共存,包括Wi-Fi和蓝牙并行抗干扰、Wi-Fi和5G蜂窝网络专属协议等,让车内外的网络连接更加高效速度快,稳定可靠。 对于车联网场景来说,意义重大。 它还支持多频GNS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定位更精准。 联发科技的车载通讯系统()可以为汽车用户提供高度集成的丰富功能。

此外,联发科持续布局汽车行业前沿技术,包括5G NTN双向卫星通信技术,并基于3GPP 5G R17标准开发NR-NTN、IoT-NTN和5G。

自动驾驶平台

在人工智能领域,联发科独有的AI处理器APU,以高计算能力和高能效,在各种终端上实现广泛的人工智能应用。 联发科技使用领先的人工智能技术打造全面且可扩展的自动驾驶平台。 在软硬件方面与生态合作伙伴高度开放,充分利用APU的先进特性,为智能驾驶提供成熟的解决方案。

汽车关键部件

作为全球顶级半导体公司车辆能耗管理系统,联发科拥有优质产业链资源,整合集团多元化的关键技术与核心产品,包括电源管理芯片、屏幕驱动芯片、GNS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摄像头ISP等,可服务长期从事汽车行业。 提供关键部件的解决方案。 随着联发科的持续投入,5G NTN双向卫星通信等先进技术将为汽车行业和用户带来更丰富、更高品质的体验。

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 车企面临智能化转型,跨界合作或成最佳方案。 深耕汽车行业多年的联发科,凭借丰富的经验和前沿的技术与产品,能够与车企构建完整的生态系统,为用户提供更智能的驾驶体验。

()

近日,中欧能源与环境合作计划(EEP)——重点耗能行业能效水平对标管理项目启动会在北京举行。 国家发改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欧盟委员会驻华代表团(ECD)、能源环保办公室、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国家清洁生产中心、清华大学等院校代表和专家参加了启动会。

本项目的总体目标是在我国高耗能行业推广“对标管理”工具,提高企业能源效率,促进能源可持续利用。 该项目将为实现“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的目标做出重大贡献。 项目期限为一年,从2009年9月至2010年8月底。项目资金由欧盟委员会无偿赞助。

项目的具体活动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电能管理_用电能耗管理系统_电能损耗分析及电能管理探讨

1.在5个重点耗能行业(钢铁、化工、建材、有色金属、纺织)实施5个试点用电能耗管理系统,编制企业对标实施培训和宣传材料。

2.在重点耗能行业和至少10-20家节能服务机构推广对标方法。

3.支持节能服务企业在9个重点耗能行业开展9项企业对标技术示范活动,并开展案例研究。

用电能耗管理系统_电能管理_电能损耗分析及电能管理探讨

4.在试点示范的基础上,将中国最佳实践数据与国际最佳实践数据进行对比,形成9个重点耗能行业对标工具箱。

5.宣传对标方法和工具的技术优势和经济效益,发布相关资料。

6. 为中国政府如何通过对标管理方法提高高耗能行业能源效率提供政策建议。

该项目由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牵头,奥地利环境培训与国际咨询中心、北京节能环保中心、北京正丰宜科环境技术研究中心、北京世纪中能信息科技组成的团队共同实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