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推进企业上云标准企业超万家-行业动态-能耗管理系统、能耗监测管理、工厂能耗管理系统、医院能耗管理、校园能耗管理-康沃思物联

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推进企业上云标准企业超万家

2023-07-18

◎本报全媒体记者 魏宁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和《江苏省企业互联网化推进方案》等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化进程。云计算、大数据、工业互联网在企业领域的创新应用,推动企业上云,发展智能制造,推动两化深度融合,实现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

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推动企业上云。 我市有什么样的发展目标、发展方向和相关政策?

2020年全省上云

超10000家达标企业

按照《意见》要求,我市将积极抓住5G时代带来的战略机遇,加快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应用工业领域,推动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分析二级节点建设,创新开发机械制造行业标识分析解决方案; 加强工业互联网和云平台建设,大力推进企业核心业务云化,积极推动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提升制造业综合竞争力。

徐州工厂能耗管理系统开发_能耗管理厂家_徐州能耗监测企业名单

到2019年底,全市达到省云标准的企业将超过9000家; 到2020年底,全市达到省云标准的企业超过1万家,培育100家云计算、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示范试点企业案例,创建50家明星云企业。

同时,推动淮海大数据中心等一批地方云服务机构纳入工业互联网服务机构资源库,作为企业上云的重要载体。 围绕徐工汉云、赛摩协同制造等工业互联网云平台,通过进一步培育、发展和引进,打造“2+2”工业互联网云平台布局。

明确企业云发展方向

云基础设施、关键设备、业务应用、平台系统、数据协同创新……《意见》为进一步推进企业上云提出了明确方向。

云基础设施方面,鼓励企业内外网改造,加快云专线应用徐州工厂能耗管理系统开发,提供快速部署、灵活可变的网络接入云服务。 推动企业分类使用基础设施服务云,提高数据存储和计算的经济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促进企业根据业务需求灵活快速地使用云平台的各类云服务器,实现计算资源的集中管理和动态分配; 推动企业利用虚拟私有云、弹性负载均衡等服务高效、安全地使用云平台网络资源,推动企业使用虚拟桌面和应用服务,帮助用户打造更安全、维护成本更低的云办公系统。

关键设备云接入方面,以徐工汉云、赛摩协同制造平台为重点,推动全市制造企业接入工业互联网云平台,重点推广高耗能设备、通用电力设备、高耗能设备、通用动力设备、高耗能设备、通用动力设备、高耗能设备、通用动力设备、工业互联网云平台等。价值设备、新能源设备 工业设备、智能设备等工业设备接入云端,结合边缘侧数据处理和分析,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和可靠性,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和维护成本。

徐州工厂能耗管理系统开发_能耗管理厂家_徐州能耗监测企业名单

业务应用上云方面,围绕需要加强的安全生产监管和环保治理,实时传输物联网设备数据、企业生产调度计划、进销存数据分析实现企业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监管。 上云,与工业企业资源集约综合利用系统平台、企业法人信用管理信息系统等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和监管联动。 推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行政管理、财务管理、采购管理、生产管理、销售管理、供应链管理、工业电子商务、客户资源管理、备件服务等应用上云,推动企业数字化设计、云端协同研发平台等。

云平台系统方面,鼓励企业利用云平台大数据资源提高精准营销,降低电商平台建设和运维成本,推动企业利用云平台实现物联网终端设备可视化在线管理,推动企业使用云数据库系统,帮助企业实现跨平台、跨业务的对不同业务产生的各类数据的统一部署和管理。 推动企业利用云大数据平台进行数据采集、分析、挖掘、存储和协同应用等服务,促进企业数据资源积累。

在数据协同创新方面,进一步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先进技术,消除信息孤岛,实现系统间、业务链路之间的数据互联互通和共享,促进企业内部和企业之间的业务。 数据在云端的流动和共享,可以实现企业运营管理的优化、企业间的协同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等。

企业上云指标纳入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体系

以推广工作为重点,我市将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业互联网和企业云宣传活动,开展专题业务培训,加快实施运营推广,组织信息服务企事业单位针对制造业企业、小型、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为不同用户提供多种套餐,培养消费习惯。

市政府将鼓励企业积极使用华为云计算、智慧徐州云中心等云平台,鼓励和支持各类云平台服务商推动企业上云,积极组织申报省星级评定对云企业进行评级,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进行试点,充分发挥试点企业的标杆引领作用。 对省星级云企业评价中认定的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云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15万元、10万元、5万元; 对于购买公有云服务的企业,将按照省级补贴标准获得1:1的配套补贴,上述补贴资金由现行财政体系承担。

我市还将企业上云指数纳入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的全市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对工作开展、政策分解、奖补资金兑现、项目绩效等进行监督改进。 开展检查评估,定期报告相关工作进展和存在问题。 同时,加强项目资金监管。 地方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定期开展专项检查、抽查,对项目实施情况、资金使用情况等进行全面审查,确保奖励资金真正使用; 除奖励资金外,还纳入企业信用管理信息系统,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

张庆元委员:

你在珠海市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推动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支持湾区科创新兴城市建设的建议》(编号)已收到。 衷心感谢您对我市软件事业的支持和对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经过研究,答案如下:

多年来,珠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发展。 近10年,软件产业规模增长4.6倍,从160.9亿元增长到514.07亿元,近5年平均增速12.60%。 我市有上市软件企业20家,其中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科创板企业15家,香港及境外上市企业5家,约占全市软件企业的50%。本市上市公司。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市软件产业综合实力显着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公共技术服务体系逐步成熟,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企业发展环境日益优良。

对于你在提案中提出的“出台软件产业专项扶持政策、大力发展新创产业、培育工业软件、加强珠海软件品牌建设”等四项建议,我局认为非常务实,将予以落实。对我市软件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有很大帮助。 对服务业有较强的借鉴作用。

1.关于“出台软件产业专项扶持政策”的建议

我市软件和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具有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年来,市政府先后出台了《促进珠海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促进5G网络建设和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促进珠海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促进珠海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关于促进珠海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等产业政策支持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信息安全等新兴产业,集成电路设计、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工业互联网等产业快速发展。据统计,2019年至2021年,各级财政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资金总额为77066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支持8294万元,省级财政支持14947万元,市财政支持53825万元。

我市高度重视核心软件研究工作。 2022年2月22日珠海工厂能耗管理系统设计,市第十届政府第二次常务会议上,市领导传达学习《广东省核心软件攻关项目实施方案》精神,研究全市相关情况和下一步工作。 会议明确,要注重以市场为导向,利用香洲区、高新区现有基础,加快核心软件研究创新中心建设; 强化需求导向,结合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推动核心软件试点应用。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我市相关企业开拓应用场景,参与核心软件关键技术研究。 市科技创新局、市软件行业协会开展核心软件攻关项目研究。 下一步将在研究的基础上编制实施珠海市软件核心研究项目。

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软件产业政策的落实,有力推动了我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2021年珠海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873.14亿元,同比增长9.56%,其中软件业务收入514.07亿元,同比增长10.51%,明显高于全市GDP 6.9%的增速。全市信息产业增速约占全市信息产业的54.49%,产业规模居全省第三位。

2.关于“大力发展信贷业”的建议

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是国家高度重视、市场空间广阔的产业。 近年来,我市采取多项工作措施,积极推动新创产业发展。 一是出台信用创造专项政策,从完善产业链、重点项目建设、产业发展集聚、加大投融资、优化产业生态五个方向提供金融支持。 2019年至2021年,我市新创企业共获得各级财政新创资金约2.3亿元,其中:国家级财政扶持资金4999万元,省级财政扶持资金3446万元,城镇两级财政支持基金4852万元,华为鲲鹏产业生态基金1亿元。 二是以高新区为主体园区建设省级新创特色产业园,加强新创产业载体建设; 三是与华为、中国电子等龙头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共建芯创产业创新中心,共建芯创产业生态; 四是搭建新创产业公共服务平台,成立市级新创产业联盟,提升行业公共服务能力。

2021年,我市新创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97.55亿元,同比增长28.32%; 利润总额33.86亿元,同比增长31.99%; 研究与开发经费34.19亿元,同比增长21.63%。 其中,规模以上企业44家,亿元以上企业31家,上市企业8家,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 该市新创产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和前景,在办公软件、打印机、电力行业应用软件、芯片设计等细分领域具有良好的产业优势。 在中科院《互联网周刊》与eNet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21中国新创企业500强榜单中,金山办公、纳思达进入前100名,分别排名第18位、第33位,远光软件、猎豹移动、全志排名分别排名第192位、第277位和第315位。

3、关于“加大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培育工业软件”的建议

近年来,我市加快推进工业互联网在重点领域和行业的创新应用,增强重点供给能力,采取多项措施培育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核心的工业生态,培育本土工业软件公司。 一是加强工业互联网资源供给。 近三年来,格力电器“基于大数据平台的中央空调全生命周期管理工业互联网APP”、智业科技“勤正云工业互联网APP”、维度电器“能源利用服务APP”累计3·1公司被工信部评选为工业互联网APP优秀解决方案提供商; 培育了连云科技、派诺科技等16家广东省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供应资源池企业和7家广东省“云上平台”服务优惠券供应商。 服务券供应商的云产品涉及研发设计、生产控制、运营管理等环节。 二是加快工业互联网应用服务体系建设。 近年来,我市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商、服务商与制造企业精准对接,加快针对具体工业应用场景的解决方案落地,提供专业咨询、线上线下辅导培训等服务。 共组织对接活动4场,参与人数400余人,为我市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三是继续打造信息化应用标杆。 我市大力推进工业互联网建设,推动创建电子信息、机械装备、轻工电器、能源、汽车、印刷设备耗材、医药等行业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鼓励企业关注实施智能化改造,将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于生产,推动互联网化制造技术、模式、业态创新。 累计培育工业互联网示范标杆项目45个(其中5G+工业互联网示范项目19个),各省市累计支持资金7014万元。 格力电器联合华为、广东联通开展“5G+工业互联网”5G专网改造项目,建设并成功测试国内首个智能制造领域基于MEC边缘云+5G SA切片的专网。 建议格力电器5G示范工厂项目参与国家发改委2022年数字经济5G应用示范项目申报。 目前,该项目已由省发改委审核并报送国家发改委。 四是支持“云上平台”提升企业提质增效。 支持工业企业购买公有云,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实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实现降本、提质、增效、降耗。 2019年至2020年,我市共支持139家企业实现“上云上平台”业务172项,总金额2386万元。 企业“上云上平台”主要涉及供应链协调、进销存和仓储管理、能耗、环保、安全监测和优化、设备和服务远程运维、设备智能调节、生产质量控制、生产设备状态监控、项目管理协同、研发管理协同、智能订单调度等领域,其中荣泰金属被工信部评选为“2019年度企业上云典型案例企业”。

4、关于“加强珠海软件品牌建设”和“打造珠海软件营销宣传平台”的建议

珠海是2021年至2023年第十六届、第十七届、第十八届集成电路产业促进会的主办城市。“中国芯”大会是国内集成电路领域最权威、最具影响力的行业会议之一。 大会已连续三年在我市举办,将吸引国内顶尖专家和企业家参加,极大提升我市产业力量的影响力。

此外,本市连续十余年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知名行业会议,展示本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取得的成就,提高珠海企业的国际国内声誉,主要是包括组织企业参加中国国际软件博览会、世界半导体大会、中国集成电路设计大会、中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大会等业内最具影响力的活动,帮助企业走出珠海,在同时宣传推荐珠海优良的营商环境,吸引外资企业落户珠海。 目前,我市在集成电路设计、国产办公软件等领域在全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围绕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产业第一”战略目标,扎实落实“关于坚持“行业先行”加快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积极落实国家、省、市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对软件产业的金融支持力度,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力争到2025年全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产值达到2000亿元,推动全市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谨此回函,再次感谢您对珠海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

珠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2 年 7 月 7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