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发展改革委等10条措施强化节能实施方案-行业动态-能耗管理系统、能耗监测管理、工厂能耗管理系统、医院能耗管理、校园能耗管理-康沃思物联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等10条措施强化节能实施方案

2023-08-28

近日,市发改委等11部门联合印发《北京市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实施方案》,提出10项措施。

根据《方案》,本市将加强石化、水泥、数据中心等高耗能行业能源管理,重点排查和清理虚拟货币“挖矿”活动。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落实“节能十项措施”方面,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先行,整体其次。社会; 科技、服务先行,法律法规其次; 重点领域先行,各行各业同步跟进。 其中公共建筑能耗限额管理系统,副中心行政办公区带头做出表率,各项措施带头满足行为规范要求,原则上停止外部照明

党政机关带头节能出差,优先选择公共交通或集中乘车

根据《方案》,多项节能措施将首先在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实施。

“党政机关、国有企业、学校等事业单位要带头采取更严格、更精细的节能管理措施。”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节能十大措施”提出了8项切实可行的措施。 一是制定《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节能低碳行为准则》。

在照明节能方面,还要求优化办公区域大堂、走廊、卫生间、电梯间等不同区域的照明方案,充分利用自然光,加强传感器控制,消除“日光”。 ”,并在会议结束、下班时关灯,杜绝“长明灯”。

在室内温度控制方面,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公共建筑室内温度控制标准。 地下车库原则上不设暖气。 如果有单独控制条件,下班离开办公室时必须提前关闭空调。 办公设备方面,办公电脑打开后“10分钟内不要操作”。 “关闭显示器”等省电设置,下班前关闭电脑主机、显示器、打印机、路由器等设备的电源,在会议室关闭显示屏和会议控制设备会议结束后的时间; 在开水器的运行方面,根据情况和时间精细设定运行,在满足供水需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启动和待机时间; 在电梯操作方面,短距离上下楼梯时建议不要乘坐电梯; 出行方面,出差优先使用公共交通或集中出行; 分阶段推进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能耗数据实时监测并接入北京市节能监测服务平台,牵头推广实时监测分中心行政办公区域内各单位用电量及接入平台情况。

倡导全国节能行动“双11”,持续推广节能家电

节能不仅仅限于办公室。 本市将大力倡导全民节能行动,包括倡导市民合理调节室内采暖温度、避免长时间开窗、使用高效节能家用电器、减少私家车使用等。

据介绍,我市将利用“双11”等契机,继续开展节能家电、LED照明灯具促进消费,并及时补充节能门窗、以及一流的节能壁挂炉。 同时,加强节能效果突出的好经验、好做法的宣传推广,加大对浪费能源行为的曝光。 同时,加快实施道路照明节能改造,推广使用LED等高能效光源设备,推广路灯智能分时、分区控制。

一些更有效、更科学的节能方法也将进入企业。 “加强服务和技术供给,推动科学有效节能,是《方​​案》的另一特色。”相关负责人介绍,本市将对能源管理部门负责人开展“节能官”培训。重点用能单位不少于1000人次;对企业、公共建筑、社区开展“三进”服务,组织专家和专业节能服务机构,开展节能诊断和节能工作——节能咨询服务,年底前不少于100场,普及节能政策和技术,完善能源管理。

公共建筑能耗限额管理系统_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技术规程_能耗限额标准包括

高耗能行业监管查处 清理虚拟货币“挖矿”活动

“北京连续14年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指标,能源利用效率始终保持全国省区最好水平。但全市节能工作仍在不断完善。”世界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城市的能源利用效率。 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此,《方案》提出,坚持分步实施,加强统筹协调,确保全地区全年万元GDP能耗持续下降,平均下降5%左右。两年内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7250万吨标准煤左右。

针对石化、水泥、数据中心等高耗能行业,北京将加强能源管理。 石化、水泥行业严格控制和降低年度能源消费规模; 重点数据中心加强用电量监测,对低能效和非法数据中心进行整治,遏制和杜绝虚拟货币“挖矿”活动; 用能企业也将严格执行国家电价改革政策。

此外,对于大型公共建筑,本市还将完善能耗管理制度,完善公共建筑能耗定额管理系统平台建设,及时推动实施全员能耗定额管理,并定期公布对严重超标用电量或者能源消耗定额的,应当向社会公布。 公共建筑及其业主、运营管理单位名录。

“北京市强调依法依规开展节能工作,保障公民生活用能,不得以加强节能为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用能。” 相关负责人表示,各项节能措施要适应疫情防控要求; 景观照明强度及开放时间压缩; 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前提下,需要通过加强智能调度进一步提高公共交通系统的能效水平。

国家能源局东北监管局受命在长春市开展清洁取暖专项监管调研,吉林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被列为调研单位。 3月24日吉林制造企业能耗管理系统,东北监察局及省市相关领导一行10余人前往吉林建筑科技学院进行实地调研。

吉林建筑科学技术学院在校园电能清洁供暖、近零能耗建筑等领域处于吉林省前列,成果在行业内具有较大影响力。 吉林省和长春市都将吉林建筑科技学院视为清洁能源应用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的优秀范例,并向国家能源局推荐吉林建筑科技学院作为代表性研究对象。

吉林能耗制造管理系统企业名称_吉林制造企业能耗管理系统_吉林能耗制造管理系统企业名单

调研组首先考察了吉林建筑工程学院电能清洁供暖控制中心。 学校在全国率先对整个校园应用电能清洁供暖,总规模近40万平方米。 早在2013年,学校就提出了新校区利用电能清洁供暖的先进理念。 史无前例,依托学校专业人才优势,校企合作采用“合同能源管理”,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校企合作模式,联合设计、施工,建成投产2015年10月,经过8年的稳定运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取得了显著成效,该项目荣获2020年度吉林省科技进步奖。 调研组充分肯定了吉林建筑学院电清洁供暖调节灵活、易于实现“行为节能”。

吉林能耗制造管理系统企业名称_吉林能耗制造管理系统企业名单_吉林制造企业能耗管理系统

随后,调研组考察了吉林建筑科技学院近零能耗示范楼。 示范建筑结合严寒地区的气候特点和资源禀赋,开发了六大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体系,形成了“规划设计-核心技术-关键设备-集成应用-系统解决方案”的成套技术。应用技术和管理体系,应用研究成果累计推广规模达到116.5万平方米,获得经济效益8000万元以上,拉动行业产值近4亿元,形成了学校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创新在行业乃至全国引起巨大反响。 目前,学校正利用“科研楼”的光伏电站和光热场与格力集团合作,开发适合严寒地区的光伏直驱供暖技术、“双源跨季节热”储热罐+储热井的“储热”、光伏直驱多联空调/冰箱等技术,为可再生能源利用领域的发展,促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了贡献。发展,实现“双碳”战略目标。

调研组对吉林建筑职业学院两大项目取得的成果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增长了知识、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 他还表示将向国家能源局推荐学校的成果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