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2023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在宁德启动
2023-08-29
人民网宁德7月10日电(记者林晓莉)7月10日至16日是今年的国家节能宣传周。 10日上午,福建省“2023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在宁德启动,宣传周将延长至19日。
绿色是福建发展最亮丽的名片; 节能减排是促进绿色发展最有效的举措。 “十四五”以来,福建省节能减碳成效显着,能源消费强度大幅下降。 以占全国2.9%的能源消费支撑了占全国4.4%的经济总量。 单位GDP能源强度优于全国近34%%。 重点领域能效水平大幅提升,水泥等行业重点企业产能达到能效标杆水平。 比例已超过30%。 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清洁能源装机比重达到60.3%。
据悉,节能宣传周期间,福建省九市一区及省直有关部门将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大力宣传福建省节能减碳的先进做法,动员广大群众企业、社会和公众积极参与节能减排,培育形成绿色可持续发展和低碳发展的良好氛围,有助于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
福建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福建将扎实推进重点领域节能减排转型升级,着力优化能源产业结构,发展壮大发展绿色节能低碳产业,倡导简单、低碳、健康的生活方式。 省市县三级紧密配合,工业、建筑、交通、商业分工协作福建建筑能耗系统管理,社会、个人、政府合力,汇聚节能减碳力量,促进节能减排到一个新的水平。
2015年,我省持续推进各项节能降耗措施落实,大力发展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经济转型升级。 产业结构变化对节能降耗贡献显着。 预计全年单位GDP能耗下降3.5%左右,“十二五”累计下降20.7%左右,超额完成单位GDP能耗下降目标占 GDP 的 18%。
1、节能效果明显
2015年,全社会能源消费平稳增长,能源利用效率显着提高,超额完成年度节能目标。
一、能源消费总量低速平稳增长。 初步预计,2015年能源消费总量将保持低速稳定增长态势。 一季度、上半年、一三季度和全年全社会能源消费将分别增长2.9%、4.4%、3.9%和4.2%。 上述行业能源消费同比分别增长0.0%、2.3%、1.6%和2.1%,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2.4%、3.0%、1.8%和1.4%同比分别增长,增速均低于“十一五”以来的水平。 等级。
2、能源利用效率显着提高。 在能源消费总量低速增长的同时,全社会能源利用效率显着提高。 初步测算,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全省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分别下降4.9%、3.6%、3.8%和3.5%。全年单位GDP能耗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全年1%的降幅。 目标任务值; 单位GDP电耗下降较为明显。 一季度、上半年、一三季度和全年全省单位GDP电耗分别下降5.4%、4.9%、5.7%和6.1%,降幅明显高 于“十二五”同期水平。
三、各城市节能减排形势总体良好。 2015年,各城市节能减排形势良好。 温州、丽水、舟山、金华、台州单位GDP能耗下降4%以上,杭州、嘉兴、绍兴、衢州、湖州单位GDP能耗下降3%至4% %。 宁波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5%。 11个城市全部超额完成“十二五”节能目标,其中杭州、温州、湖州、绍兴、金华、舟山、台州、丽水单位GDP能耗分别下降23.2%、22.1%、 21.3%、22.0%、23.4%、18.5%、17.9%、21.0%,比节能目标值降幅分别大3.7、7.1、1.8、2.5、4.9、3.5、5.0、6.0个百分点; 19.4%和20.2%,降幅分别比节能目标任务值大0.3、0.9和0.2个百分点。
2、主要特点
(一)工业节能贡献下降。
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2.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分别下降4.8%、2.6%和2.5%一季度、上半年、一至三季度分别同比增长。 低于单位GDP能耗下降幅度,工业对全社会节能贡献率约为33%,远低于去年同期80%左右的水平,也明显低于去年同期的水平。 “十二五”平均水平。 行业内,八个高耗能行业单位增加值能耗降幅收窄,对工业节能的贡献有所下降。 2015年,八个高耗能行业单位能耗仅下降0.6%,远低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水平,比前三季度回落0.6个百分点。 其中,黑色金属和非金属矿产品单耗降幅较高,分别下降5.3%和4.9%,化纤行业单耗仅下降0.4%; 涨幅不降反升,分别上涨3.2%、2.6%、1.2%、0.7%和0.1%。
工业节能贡献下降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受新建高耗能项目影响,海粤新材、三金石化、荣盛石化、甬亚等一批项目制浆造纸已投产并扩建。 增加能源消耗近60万吨标准煤,且这些项目以煤炭为主要能源,对全社会用电量影响不大; 二是大企业的影响。 镇海炼化乙烯项目去年大面积停车检修,去年同期能耗基数较低,导致2019年单位增加值能耗增长0.7%石油加工业; 三是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 由于工业生产低迷,部分企业产能利用率较低,难以达到满产。 、低负荷运行导致部分行业能源利用效率下降,单位增加值能耗不降反升。
(二)结构节能贡献加大。
一是三大产业结构变革对节能减排的贡献加大。 我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大力发展服务业。 能耗低、产量高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明显加快,三大产业结构变化有利于节能减排。 201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1.3%,增速高于工业6.5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49.8%,比上年提高1.9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达到65.7%。 。 产业结构三大变革带动单位GDP能耗下降约1.3个百分点,对全社会节能贡献率约36.8%,明显高于“十二五”期间平均水平计划”期间。 二是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变化有利于节能减排。 2015年第三产业中,高产出、低能耗的信息经济和现代服务业等绿色产业的带动和支撑作用进一步显现。 全年信息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3310亿元,增长15.1%,占GDP比重7.7%左右,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 三是产业结构变化有利于节能减排。 2015年,单耗水平最高的非金属矿产品和黑色金属冶炼产量继续下降。 增加值比上年分别下降0.2%和1.3%,能源消耗分别下降5.2%和6.5%。 增加值能耗下降约1.0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能源利用效率高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物联网、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生物、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5.1%、17.1%、分别为10.9%、8.1%和6.6%。 %和6.1%,增速远高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水平舟山工业能耗管理系统价格,行业内部结构的变化对节能减排做出了显着贡献。
三、“十三五”节能形势展望
中央“十三五”规划提出,将“绿色发展”列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 “十三五”规划提出了单位GDP能耗下降15%的约束性目标。 我省也确定了相应的节能目标和任务。 值,节能环保将成为“十三五”期间国家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 “十三五”期间,我省节能降耗工作不仅面临供给侧改革进程加快、G20峰会召开、经济加快发展等有利因素。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还存在节能空间减少、节能边际成本增加、能源消耗居高不下等问题。 节能降耗的重要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不容忽视。
主要有利因素有:一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来机遇。 2015年以来,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为重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启动。 钢铁、水泥等产能过剩、高耗能行业将成为“去产能”的重点。 我省杭州钢铁半山生产基地等重点区域已于2015年底关停。今年1-2月,黑色金属冶炼行业能耗下降同比增长5.3%,为节能减排做出了重大贡献。 预计“十三五”期间淘汰落后产能和整顿“低小散”企业将持续带动全省能源利用效率提升。 其次,G20峰会的召开有利于节能减排。 为迎接G20峰会,我省将对一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实施短期关停限产措施,同时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 迎接G20峰会的一系列举措,将有力推动“十三五”特别是2016年节能降耗工作。三是加快发展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 我省“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着力打造现代服务业新引擎,确定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提高3%以上的规划目标百分点。 据此计算,单位GDP能耗可降低3个百分点左右。 。 同时,“十三五”规划还提出集中做大做强信息、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主要不利因素是:一是节能空间缩小。 我省单位GDP能耗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居全国第四位,节能降耗空间较小。 由于“十二五”期间全国节能形势总体良好,全国和大部分省(市、区)都超额完成了节能目标。 我省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20.7%,是节能目标值的2.7倍。 个百分点,2015年单位GDP能耗水平仅为0.48吨标准煤/万元,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节能降耗空间缩小。 二是提高节能边际成本。 “十一五”以来,浙江节能降耗工作已开展近10年,技术节能和管理节能潜力得到较大程度的挖掘。 在关键阶段,继续挖掘节能潜力越来越困难,节能边际成本不断增加。 三是部分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回升动力增强。 随着供给侧改革的推进,预计“十三五”期间钢铁、水泥等高耗能行业生产将继续放缓或下降。 不过,宁波是全国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舟山是一个民营绿色石化产业基地,“十三五”石化产业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预计新增能源消费将超过1000万吨,给节能降耗带来更大压力。
(能源部池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