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移动(福建厦门)数据中心一期工程实现正式投产-行业动态-能耗管理系统、能耗监测管理、工厂能耗管理系统、医院能耗管理、校园能耗管理-康沃思物联

福建移动(福建厦门)数据中心一期工程实现正式投产

2023-08-31

当前,随着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基建快速落地和蓬勃发展,信息化转型已成为各行各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数据中心正在成为各行各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数字经济发展不可或缺。 缺失的关键基础。 目前,两碳工作已成为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八项重点任务之一。 我国单位GDP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下降13.5%和18%,已写入“十四五”时期经济目标。 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 作为高能耗的数据中心行业代表,如何更好地响应国家减少碳排放、实现碳中和的号召,成为当前数据中心运维的重要课题。

据了解,福建移动在厦门建设了闽东南最大的数据机房——中国移动(福建厦门)数据中心,一期工程已正式投入运营。 数据中心总占地面积100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规划建设16000个机柜,总出口带宽7T。 是按照中国移动“3+3+X”规划建设的省级大型数据中心,也是福建省最大的数据中心。 省内首家获得CQC国家A级认证的商用数据中心。

从建设伊始,福建移动就将能耗控制和节能增效作为中国移动(福建厦门)数据中心运维的重要前提。 节能减排。 在供配电系统方面,数据中心通过直接购买和应用可再生能源电力,从能源上管理和控制碳排放; 在制冷系统方面,结合了制冷资源池、BA群控、冷库节能等新技术。 全面的节能技术改造计划使冷水机组能够产生与业务设备所需的制冷量一样多的制冷量。 这样保证了业务设备的正常运行,同时减少了冷量的浪费。 还可以减少制冷设备的运行损耗,延长制冷设备的使用寿命。 使用寿命; 在设备选型上,广泛采用能效等级较低的动力、制冷设备,以及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先进适用技术产品目录》推荐的绿色节能预制微模块、模块化不间断电源等采用技术产品从根源上降低使用过程中的能耗; 在水资源管控方面,按照“海绵城市”理念,在园区绿化带下建设水资源循环利用系统。 根据各季节的降雨量和蓄水量,调整浇水、补水等活动的用水策略,减少用水量。 同时,基于5G高可靠、低时延的特点,福建移动还在中国移动(厦门)数据中心引入了基于AI的智能巡检机器人,具有无人运维、智能巡检等特点。分析,简化维护。 机器人可以代替人工对机房微模块进行24/7巡检,可以减少人力、快速定位故障、优化流程,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建筑能耗节能管控平台_福建省建筑节能设计标准_福建建筑能耗系统管理

此外,福建移动还积极引入智能控制节能技术,建立能耗统计分析系统,搭建能耗分析平台。 每月对能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气候环境、自身负荷变化、运营成本等因素分析关键问题。 系统的运行模式和运行参数将得到优化和调整。 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提高分析效率,实现数据中心PUE值全方位、多维度、高效降低。 据测算,2021年,中国移动(福建厦门)数据中心预计节省电量约366万千瓦时,节水约2000吨。

未来福建建筑能耗系统管理,福建移动还将引入光伏等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将中国移动(福建厦门)数据中心打造成绿色环保、高效智能的数据中心,为实现“绿色、环保、高效、智能”的数据中心做出贡献。国家两碳目标和地球生态环境的保护。 贡献。

生态“最强大脑”——“生态云”正式上线,成为生态环境“靓丽外表”背后的“硬核”力量。 为落实《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实施方案》部署要求,绘制了江西生态文明建设信息化蓝图。 近日,由江西省生态文明办公室、江西省信息中心、江西省生态文明研究院共建的“生态云”大数据平台1.0版正式上线。

全省生态文明信息资源已整合互联共享

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之一,江西率先建设省级“生态云”大数据平台,实现数据“一体化”、“部门联动、顶级化”的特点。 “上下协同”,助力实现全省生态文明信息资源全面汇聚、互联共享。

“生态云”有什么特点? 针对以往一些生态文明数据标准不一致、数据分散等问题,“生态云”大数据平台汇聚了自然资源、生态、环境、能源、产业、文化等相关数据约12亿条。等,容量为10T,将分布在各种孤立、分散、片面的小数据整合成全息、全息、全时的生态文明大数据,实现流通、开放、共享。生态文明数据共享。

综上所述江西能耗管理系统,数据引入、系统搭建、平台激活,实现全省生态文明信息资源全面汇聚、集成、互联、共享。

一键查看生态信息,享受大数据带来的便利

昨天,记者用手机通过“感富通”、“感政通”链接搜索生态文明,点击进入专区,体验“生态云”大数据带来的便利。

记者在南昌市红谷滩区,从“生态云”大数据平台可以看到,湘湖空气质量指数为AQI46(优秀),滕王阁景区昨日总人数为3193人,水质良好。赣江八一大桥站附近水质类别为二级(指轻度污染,适宜饮用的水质)...

同时,记者可以在手机上实时看到江西省的森林覆盖率、湿地公园、河流湖泊等内容。 点击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页面,各城市优良比例实时排名一目了然,以及周边10公里范围内。 可以在地图上实时监测空气质量和环境质量,整个界面直观清晰。

六大体系三个维度彰显江西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据省信息中心相关人员介绍,“生态云”开发了生态文明可视化展示应用,有电脑端和移动端两种。 电脑端的“一图”、“一屏”从六大体系、三个维度展示了江西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

六大系统包括基础信息、自然资源、环境质量、生态保护、绿色产业、绿色生活。

三个维度包括宏观、中观和微观。 宏观层面,可以纵览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概况; 在中观层面,您可以查看和比较城市、县或流域单元的信息; 微观层面,可以查看具体的河湖、监测断面、企业、公园。 、污染源等详细信息,实现生态资源、环境质量、工作状况的全面描绘,并根据工作需要开展大数据叠加应用。

深化高新技术应用,不断为平台增添新功能

据介绍,“生态云”大数据平台还搭建了多个生态文明示范应用,包括污染防治、能源利用与能耗双控、长江保护、绿色产业、美丽乡村等,通过数据发现优势和问题,从过去的经验判断过渡到数据驱动、数据判断。

下一步,“生态云”大数据平台将不断完善数据更新机制和业务应用,持续深化人工智能、物联网、卫星遥感等技术应用,实现数据的全面融合, “生态云”大数据平台2.0跨越式发展,为深化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模式”做出更大贡献更高的标准。

省信息中心相关人员告诉记者,未来“生态云”大数据平台也将上线,覆盖居民吃、住、行等各个领域,如累积优惠积分兑换权等。低碳生活点,让更多人分享生态文明建设。 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