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峰水泥携手阳光新能源与合肥凭新设立合资公司
2023-09-03
中国证券报讯(记者何玉普)1月21日晚间,上峰水泥披露关于签署对外投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公告。 将与阳光新能源、合肥平信共同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布局光伏发电、储能等绿色能源产业,提高水泥行业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成本,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
据了解,拟设立的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 其中,上峰水泥出资3000万元,持股60%。 公司表示,合资公司作为光伏业务后续发展的主体,可以在内部为公司解决各基地自用电问题,对公司主营水泥的发展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企业,缓解煤炭价格上涨的影响。 成本端面临压力。 此外,还可以对外满足当地周边企业的绿色电力需求,还可以依托基地的综合资源,共同投资开发光伏储能等新能源开发项目。
公告显示,上丰水泥将优先在华东核心市场铜陵上丰、怀宁上丰等基地实施首批分布式光伏发电及储能一体化合作项目。
上峰水泥表示合肥水泥企业能耗管理系统,布局光伏发电、储能等绿色能源产业,可以有效提高新能源的充分利用,落实公司碳减排计划,实现公司绿色、节能、可持续发展。产业化,同时进一步降低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
此外,上峰水泥充分利用资金和区位优势,适当投资储能等新能源项目,发展新能源业务,有利于打造新的产业增长水平,推动公司产业多元化发展。互联互通,助力公司“一个主体、两个翅膀”的战略规划稳步推进。 布局光伏新能源领域也是上峰水泥“一主两翼”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业内人士认为,作为煤炭、电力消耗大户,水泥行业采用经济、稳定、清洁的光伏发电已成为水泥行业“脱碳”进程中的重要选择,为水泥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增收节支、节能减排的模式。 。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济南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省会的开局之年。 产业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支撑。 推进工业强市建设,济南市加紧发力! 6月11日,记者从济南市委、市政府新闻发布会获悉,6月8日,济南市印发《加快工业强市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 《若干措施》),从连锁集团、提质增效、提升能级、强保障四个方面强力推出22条政策措施,政策措施全面、针对性明确、含金量十足。
此次发布的《若干政策》有针对性地加大创新力度,突破政策盲点和堵点,规划了一系列在全国和全省率先提出的创新举措,重点包括四个方面: “十七个”首次”,其中4个为全国首次提出,4个为全省首次提出。
聚焦有实力的连锁集团,加大连锁业主、中小企业、集群促进机构等不同主体的政策支持力度。 对集群促进机构提出奖励政策,在全省尚属首次。 首次提出根据主链企业产业链群的带动能力和成效分级奖励政策。 首次赋予主链企业产业空间规划权。 供应链效能激励政策,首次出台市级工业强县财政激励政策。
聚焦升级增效,在全国首次提出覆盖全领域的新创项目补贴政策,首次提出工业企业DCMM评估认证激励政策,首次提出工业企业DCMM评估认证激励政策该省首次提出对企业购买工业设计服务的补贴政策,首次提出智能制造服务平台认证奖励政策,首次提出对规模以上快速成长工业企业的扶持政策,首次提出将绿色工厂纳入免错峰生产企业名单和重点行业保障企业名单,首次提出对众创载体绩效评价的激励政策。
这一部分围绕要素保障,是《若干政策》的重中之重,主要从用地、住房、金融、人才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 全国首次提出将工业标准厂房和新增工业用地(M0)首次分割转让视同新增商品房交易,有效降低企业落地房屋成本; 在全国首次提出龙头骨干企业参与现代工业院校建设的支持政策,积极探索工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全省首次提出对规模以上A级工业企业电费补贴政策; 及时跟进《山东省优秀企业家表彰奖励办法》,在全省首次推出市级优秀企业人才推荐选拔办法,制定详细奖励标准,大力推动营造关心、支持企业发展的浓厚氛围。
着力转变支持产业发展方式,坚持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相结合,综合运用贷款贴息、风险补偿、股权投资等政策工具,进一步改善企业融资环境,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先进制造业和数字经济的投资。 同时,进一步优化技改项目支持方式,在全国首次提出全面实施分类分级、分步同步奖补政策,将有效促进技改项目快速建设、早投产、早见效。
这些政策都是助力产业发展的“真金白银”。 在去年20亿元产业扶持资金的基础上,济南市财政此次新增扶持资金近6亿元,保障15个领域新政策落地。 企业将从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 比如,为支持连锁业主企业龙头发展,根据其产业链群带动能力和成效,给予不同层次的奖励,最高可达1000万元。 建立重大产业技术改造项目库,遴选出技术含量高、带动强、链条补链延伸、产业协同创新、关键核心技术或替代进口产业化、工业强基工程重点项目。 分期资助实际总投资的15%,最高可达2000万元。 每年安排1亿元财政资金,支持工业强县争创发展。
除了资金支持外,济南市还加强了资源要素保护。 聚焦土地、能源消耗、金融等要素制约,加大力度解决。 例如:针对企业强烈呼声的土地、住房问题,赋予连锁业主土地规划权,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拟制定工业标准厂房和新建工业用地( M0)租金指导价,并对新进入者给予租金优惠措施。 对“亩产”评价结果为A类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千瓦时给予2分补贴。 组织推荐和选拔泉城企业优秀人才,对评选出的“优秀企业管理人才”进行奖励,其中“优秀管理人才”奖励100万元。 支持吉林省龙头企业与高校共建现代工业学院,对通过省级和国家级认证的,按企业建设总投资的50%给予一次性奖励补贴,最高可达500万元。
去年以来,济南市确立并实施工业强市发展战略,印发了《关于加快工业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并以此为矩阵和引领,打造“1+N”工业强市。 “工业强市政策体系。 目前,“N”数量已达75个,涵盖工业和信息化的各个方面。 政策推动成效显着,工业经济蓄势待发。
根据《若干政策》提出的发展目标济南工业能耗管理系统,重点发展大数据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和高端装备、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优质钢材等四大主导支柱产业和重点产业链群。济南市将努力创建国家级、省级产业集群和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 到2025年,大数据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高端装备两大产业集群规模将分别达到7000亿。 生物医药、大健康、精钢、新材料集群规模分别达到3000亿。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段婷婷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