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市扎实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工作高质量发展
2023-09-04
近年来,海宁市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切实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和《浙江省节约能源法》。 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办法,对标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积极开展绿色行动,大力实施节能工程,充分发挥事业单位在社会节能减排,扎实推进公共机构节能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法定权责”,明确节能监督管理职责
对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十条和《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第四条,结合三项规划,明确中心负责节能工作指导本市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指导本市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落实公共机构节能工作。 目标任务:制定并实施全市公共机构节能规划,指导市级有关部门落实同级系统内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职责,明确公共机构节能领域行政执法主体资格。 根据《公共机构节能条例》第三十五条,明确公共机构“制定并实施年度节能目标和实施计划”、“能源消耗计量、监测和统计”、“能源消耗定额执行情况”监督检查。 8个主要内容。 同时,制定并实施海宁市公共机构节能工作标准。 工作标准分为日常工作、宣传培训、监督检查、工程改造、监控(显示)中心运行管理等10个部分。 明确公共机构节能工作职责分工。 确保节能工作规则清晰准确,操作规范便捷。
二、坚持“精准引导”,落实公共机构节能规划
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开展以来,中心先后印发实施了公共机构节能“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规划,并发布了公共机构节能规划。每年年度公共机构节能工作重点。 按照节能规划,积极组织实施考核办法更新、节能工作调查抽查、多轮节能督查、节能培训、执法检查、广泛开展节能工作。 ——节能宣传、节能改造、示范创建。 在此背景下,全市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稳步推进。 2022年,全市公共机构人均能源消耗同比下降0.15%,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同比增长0.08%,人均用水量同比下降7.58%。 电力占78.95%,其次是天然气和汽油,分别占9.23%和8.51%。 用电量6716.62万千瓦时,同比增长3.16%(用电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公共机构用电需求增加,如学校新建、扩建、民生实事项目教室空调能耗等); 254.58万立方米,同比下降2.73%。
三、坚持“节能改造”机关智能化能耗管理系统,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水平
始终把节能改造作为“碳中和”的重要手段。 一是实施节电工程。 按照“一年试点、两年扩大试点、三年全面推广”的总基调,扩大全市公共机构智能节能系统改造,62家公共机构到目前为止已经完成。 其中,市人民医院智能能源管理系统覆盖了医院60%的能耗。 系统投入使用后,每年可实现18%的节能率,每年可直接节省能源费用约100万。 二是开展数字节水。 海宁中学以行政中心水资源动态监测系统项目为基础,试点合同管理模式建设水资源动态监测系统项目。 市人民医院、市教育园区、市紫薇中学高标准完成水平衡监测系统安装运行。 三是推进绿色能源建设。 市行政中心、峡市街道、马桥街道、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税务局等有条件的机构和单位“能装就装”,完成屋顶分布式光伏承包建设能源管理项目并投入运行。 总装机容量。 其中,行政中心累计发电123.35万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229.80吨。 在市光伏专班的帮助下,市高中等3所学校作为海宁市首批低(零)碳学校试点单位,已完成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并网发电,累计装机容量。 四是实施高效照明改造。 全市乡镇以上政府部门全部完成LED照明改造,80%以上采用LED灯或陶瓷金卤灯,全市公共机构累计完成LED改造55162盏,实现节电率超过30%。
四、坚持“示范引领”,推动院校绿色低碳发展
加强公共机构节能领域示范单位创建和引导,大力开展市属公共机构节水单位和节能机构创建工作,全市完成率达到100%分别为94%。 其中,市人民法院、马桥中心小学成功创建省级公共机构节能示范单位,市人民医院成功创建国家级、省级公共机构节能示范单位。 市新闻中心成为海宁市首家获得绿色机房认证的事业单位。 市行政中心成功创建国家级首批公共机构节水带头人,节水案例荣获2021年浙江省“十大节水行动案例”。
今年5月,FEELM正式宣布启动碳中和计划,并设定了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近日,记者获悉,为了减少碳排放,提高能源效率,FEELM自动化工厂引入了能源监控和管理系统。 这也是FEELM自动化工厂继更换高耗能设备后,在能耗管理和碳减排方面采取的又一重要举措。
据了解,该系统通过实时采集工厂各环节用电数据并追溯历史数据,可以实现对各类能耗数据的实时监控、计算和处理。 基于此,工厂可以快速发现耗能设备的运行规律,并根据使用情况对设备进行高效调控,最大限度地提高设备效率,并显着降低生产过程中的碳消耗。
此外,系统还支持对电能系统的监控,以此为基准计算二氧化碳排放量,并实时显示在数据平台上,监控碳排放超标或其他异常情况。
作为中国电子雾化行业第一个推出碳中和计划的科技品牌,FEELM所实施的碳中和路径需要穿越多个行业的空白领域,才能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电子雾化领域的路径,整合研发、制造、供应作为可行性途径之一。
以FEELM的一家全自动化工厂为例,接入上述管理系统后,2022年该工厂与间接生产相关的电力将比2021年每月减少。今年前五个月,该工厂的间接生产用电量同比共减少72万千瓦时,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88.4吨。
与工厂生产直接相关的单位电量平均产值也从2020年的177元上升到2022年的245元,逐年稳步上升,单位电量的用电效率大幅提高。
此外,根据监测数据对生产流程进行追溯优化后,2022年上述工厂陆续开展车间照明控制、组合风柜电加热运行优化、空调水泵加装变频器等措施和排风机,优化水泵运行方式。 共节省电量约124.95万千瓦时,相当于减少碳排放326.9吨。
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是国家重要发展战略,也是电雾化产业真正迈向高端智能化的关键。 过去,由于过去企业生产中多类设备的数据采集方式不一致,生产参数频繁变化,数据采集滞后,设备规格和控制系统不一致,造成能源浪费,使得资源利用率低效率是行业长期存在的问题。
2019年,FEELM推出业界首条雾化弹全流程自动化生产线能耗排放管理系统,2020年推出业界首条雾化棒全流程自动化生产线,为全球客户提供服务。 引入能源监控管理系统后,工厂内各个用电模块的信息可以通过网络实时同步,上传到云端后可以形成可视化的图形和组件。 管理者可以根据提示进行合理、科学的优化,避免资源浪费。 同时,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量大幅减少,使客户产品的部分碳足迹在上市前就“消失”。
“为每一度电创造更大的价值,是我们工厂的长期攻坚战。收集数据只是第一步,未来我们将在数据库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能源分类和使用策略,让全自动工厂更加高效、节能。” FEELM自动化负责人表示。
据悉,FEELM目前还引进了专业的碳中和能源调查团队,内部相关资源梳理和碳消耗改善工作正在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