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建投象山国际项目新年营销实现1.22亿元销售开门红-行业动态-能耗管理系统、能耗监测管理、工厂能耗管理系统、医院能耗管理、校园能耗管理-康沃思物联

湖南建投象山国际项目新年营销实现1.22亿元销售开门红

2024-06-24

湖南建投·象山国际项目

红网时刻讯2月15日讯(通讯员 张淼)近日,从湖南建投象山国际项目传来消息。 截至2月13日,该项目新年营销实现1.22亿元,以优异的成绩助力湖南建投地产集团销售开门红。

年初以来,项目持续提升和优化二期交付区品质。 从流程控制到严谨的房屋建造,从优雅的立面到精致的园林景观呈现,每一个细节都从业主的角度精心考虑。 考虑、提高工程质量和业主满意度。

勇敢站在行业发展前沿,在绿化建设上持续发力,良好的成绩凸显了项目的品牌和实力。 象山国际项目以质量着称,始终贯彻高标准、严要求,以“争鲁班、创广厦”的高标准打造产品。 该项目积极试点的超低能耗项目是长沙市首个超低能耗建筑试点项目。 采用精装、五恒系统等绿色科技建筑。 宜居住房,同时在中国建筑节能协会申报并通过技术试点。 目前,该项目已成功申报中国房地产协会第十届(2021-2022)“广沙奖”候选项目、长沙市建筑节能提升示范项目、长沙市“十大美丽楼盘”等多项荣誉。

有了良好的开端,更重要的是稳步前进。 香山国际项目公司表示,全体员工将一心一意、锐意进取、努力拼搏,不断提升湖南建投地产项目品牌长沙能耗管理系统定制,为推动湖南建投集团跨越式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并实现宏伟目标。

100家智能工厂 10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10家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商 10家垂直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

超额完成上海智能制造专项目标

工厂生产效率较传统制造业平均提升20%,计划到2025年建成200个示范智能工厂

本报讯(记者李野)上半年疫情严重时,安波福上海工厂管理层在家办公,但得益于工厂已经布局的自动化生产调度、数字化生产管理和智能仓储,工厂1800名员工的封闭生产持续稳定。 江南造船集团近日交付的LNG双燃料汽车船可搭载7800辆国产汽车出口欧美。 受益于新基建和新智能制造,这台“巨无霸”实现了万余家供应商的供应链协同,以及品控检验标准的一致性和可追溯性。

这些都是上海不断推进智能制造的缩影。 记者从市经信委获悉,今年是上海智能制造“10030”专项工程收官之年。 2020年至2022年,上海计划建设100家智能工厂、10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培育10家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商,建设10个垂直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

目前,“10030”目标已经超额完成。 其中,上汽乘用车临港数字智能工厂、华谊新材料智能工厂已成功打造为国家标杆智能工厂“金字塔顶端”。 此外,在工信部今年发布的2021年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和优秀场景名单中,上海延锋、新星、光明乳业等5家企业被评为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上海20个场景被评为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

更令人兴奋的是,上海有望产出上海电气百亿级智能制造系统集成商。 此外,今年二季度起,机器人密度已纳入上海统计。 “目前,上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机器人平均拥有量为每万人260台,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市经信委智能制造推进处副处长吴春平表示。

智能制造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是经济数字化转型的主攻方向。 去年,上海成为中国第一个工业增加值突破万亿元的城市。 这是在该市制造业难以扩地扩厂的前提下实现的。 五年来,上海不少传统工厂通过就地改造幸存下来,曾经“离开”的制造业也依靠“智能制造”实现回归。

比如奉贤老牌传感器企业兰宝科技,就曾一度受困于多品种、小批量的订单。 生产线每天切换数百个品种,生产管理压力极大。 兰宝下定决心,建设6条全自动柔性生产线,市经信委也派出专家帮助兰宝实现效率和质量控制的飞跃。 插上“智能制造”的翅膀后,一大批以前只认国外传感器的国内巨头开始采购兰宝产品。 如今,兰宝科技已成为国家级专业新型“小巨人”企业。

又如,海立集团是国内制冷压缩机行业的龙头,但由于前几年空间有限,海立的部分产能已向外转移。 不过,海立并没有放弃上海奉贤能耗管理系统工厂,其上海工厂逐步建成4条智能化生产线,生产更多高端新能源汽车空调压缩机。

对此,市经信委智能制造推进处处长韩大东感触尤深。 上海制造业企业曾多次搬迁。 “但2019年以来,智能制造迎来了回归浪潮。由于智能工厂摆脱了对土地、人力资源的依赖,对知识技能人才、金融、产业链生态的粘性很强,上海在这些方面都有优势。”

据目前对上海智能工厂的评估,其生产效率较传统制造业平均提升20%,最高提升64%。

规划未来,上海制定了新一轮智能工厂建设推进计划。 计划到2025年,上海建成200个示范智能工厂,打造20个标杆智能工厂,推广1000个优秀场景。 《规划》聚焦增量提质,瞄准集成电路等三大主导产业和电子信息、汽车、高端装备等六大重点产业,制定“一厂一案”、“一企一专”,确保目标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