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一批推广应用场景 钢铁行业开展智能制造行动计划-行业动态-能耗管理系统、能耗监测管理、工厂能耗管理系统、医院能耗管理、校园能耗管理-康沃思物联

选择一批推广应用场景 钢铁行业开展智能制造行动计划

2022-03-02

2月7日,工信部等三部门印发《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力争完成80%以上钢铁超低排放改造到2025年实现产能,确保2030年前碳达到峰值;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实施兼并重组,建设一批世界一流的特大型钢铁企业集团。

同时,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实施钢铁行业智能制造行动计划,推动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商用密码、数字孪生等技术在钢铁行业应用和钢铁行业。

● 本报记者董田

确保到 2030 年达到碳峰值

《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钢铁工业基本形成布局结构合理、资源供应稳定、技术装备先进、优质品牌突出、智能化水平高、全球竞争力强的高质量发展、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图案。

主要目标方面,到2025年,行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5%,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80%左右,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达到55%以上将建设30多个智能工厂。电炉钢产量占粗钢总产量的比重提高到15%以上。超低排放改造80%以上钢铁产能,吨钢综合能耗降低2%以上,水资源消耗强度降低10%以上确保到2030年实现碳排放峰值。 高端钢材供应能力大幅提升,品种和质量升级,

同时,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实施钢铁行业智能制造行动计划,推动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商用密码、数字孪生等技术在钢铁行业应用,突破一批重点铁矿石开采和钢铁生产领域智能制造共性技术,选择一批推广应用场景,培育一批高水平专业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

2020年12月,《关于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发布,提出力争到2025年实现碳排放达峰。行业排放改造达到80%以上,重点区域企业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污染物排放总量降低20%以上,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降低5%以上,用水强度降低10%。%以上,水的回用率达到98%以上。行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1.5%,每年突破3-5个关键短板钢材。

上海钢铁联合会信息总监徐向春表示,与征求意见稿相比,钢铁行业碳排放达峰时间发生了较大变化,有利于有序推进钢铁行业碳减排。钢铁工业。此外,征求意见稿提出“污染物排放总量降低20%以上,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降低5%以上”;而本文件的表述是“研究实施碳排放、污染物排放、能源消耗等,根据总量、产能利用率等差异化调控政策”,为今后的调控提供便利。

兰格钢铁研究中心主任王国庆指出,《指导意见》从基本原则、主要目标和主要任务逐步深化,引导钢铁产业布局结构合理、资源稳定供应,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卓越的品质和品牌,高水平的智能化。,形成具有较强全球竞争力、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高质量发展格局。

鼓励并购

《指导意见》提出,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实施兼并重组,建设一批世界一流的超大型钢铁企业集团。依托行业优势企业,在不锈钢、特殊钢、无缝钢管、铸管等领域培育1-2家专业试点企业。鼓励钢铁企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改变部分地区钢铁行业“小而散”的局面,增强企业发展内生动力。

王国清认为,要推动钢铁行业并购重组健康健康发展,增强企业发展内生动力,用合力推动重组后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鼓励钢铁企业跨区域、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改变部分地区钢铁行业“小而散”的局面。在钢铁行业、销售、供应链体系等方面形成协同效应,有利于钢铁行业节能减排、降本增效。

传财证券研报显示,钢厂整合并购将加速,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建议关注并购对行业结构的长期影响。

“实施兼并重组有利于调整钢铁行业产业布局,提升龙头企业竞争力,避免行业过度竞争,同时可以引导长流程产能转换短流程产能,降低能耗。” 徐向春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

完善废钢回收处理体系

《指导意见》要求大幅度提高资源安全水平。资源多元化保障能力显着增强。国内铁矿的产能、规模和集约化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废钢回收处理体系基本完善,利用水平明显提高。钢铁工业利用废钢资源量已达3亿多吨。电炉炼钢有序发展。鼓励有条件的高炉转炉长流程企业改造发展电炉短流程就地炼钢。积极开发新型电炉设备,加快完善电炉炼钢相关标准体系。推动废钢回收、拆解、加工、分类、配送一体化发展,进一步完善废钢加工配送体系建设。

富宝信息废钢行业分析师夏胜彦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目前废钢利用率为2.26亿吨。32.74%。废钢作为炼钢原料,能耗低,节能减排效果明显。同时,废钢资源主要依赖国内市场,2021年仅进口55.23万吨废钢。

徐向春表示,废钢主要来源于库存钢材,包括报废的汽车、桥梁、大型钢铁设备等。我国钢材储量约100亿吨,废钢供应进入快速增长期,每年废钢量以1000万吨至2000万吨增加。

对于铁矿石行业贵阳钢铁厂企业综合能耗管理系统,《指导意见》提出,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建立稳定可靠的多元化原材料供应体系。强化国内矿产资源基础保障能力,推动国内重点矿山资源开发,支持智慧矿山和绿色矿山建设,加强铁矿石行业规范化管理,建立铁矿石产能储备和矿地储备系统。推进难选矿综合分离利用,促进钒钛磁铁矿综合开发利用。鼓励企业开展港口混矿业务,增加港口库存,发挥港口库存对资源安全的缓冲作用。按照市场化原则,加强铁矿石资源开发国际合作。完善铁矿石期货市场建设,加强期货市场监管,健全铁矿石合理定价机制。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