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贵州省能源发展报告》发布
2022-03-07
中新网贵阳7月30日电(记者 张伟)“四改一合作”能源新战略召开的《贵州省能源发展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新闻发布会安全为主线30日在贵阳召开。 《报告》由贵州省能源规划研究中心在贵州省能源局指导下编制,是贵州省第一份能源发展年度报告。
贵州省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丁雄军表示,《报告》立足贵州实际,系统、客观、科学、全面地总结了贵州省能源发展成就。贵州省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十三五”以来。贵州能源领域的发展趋势为能源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了解贵州能源形势、把握发展趋势提供了一个全面的视角窗口。
电力规划设计总院副院长张健认为,《报告》结合我国国家政策和贵州特点,客观展望“十四五”期间贵州能源产业发展形态- 年计划”期间。这是贵州省第一个年度能源开发项目。该报告也是我国独一无二的能源发展报告,将为社会各界了解贵州省能源发展现状、把握发展趋势、做好能源工作提供有力参考。
《报告》从能源一体化、能源消费、能源供给、能源技术、能源改革、能源合作、能源企业、能源展望等八个方面,系统梳理、全面总结贵州新世纪以来的能源发展。分析2020年贵州省能源发展总体形势,判断2021年发展形势。
《报告》认为,“十三五”以来,贵州能源产业取得了巨大成就。煤炭行业将扭转运销被动形象,实现煤炭供应稳定和产销供需逐步平衡。电力行业彻底改变了电力运行不平衡的局面贵州做能耗管理,实现了充足稳定的电力供应。新能源发展突飞猛进,实现了风景的迸发和电力结构的不断优化。油气行业克服勘探受阻、管道建设缓慢等诸多困难,实现天然气产、供、储、销协调发展。能源发展环境研究问题,解决难题,实现能源商业环境的不断变化。
《报告》显示,“十三五”期间,贵州省能源支撑保障作用不断增强。贵州省新增电力装机容量2242万千瓦,2020年底总装机容量7478万千瓦,基本形成全省“三横一中心”主网架格局;优质煤炭产能培育和释放步伐加快,煤炭转型升级取得重大进展。生产煤矿采煤机械化率和辅助系统智能化率达到100%。累计建成天然气管道2577公里,煤层气和页岩气勘探开发取得突破,年产能1亿立方米,天然气生产协调发展,供应、储存和销售;新能源发展迅速,到2020年底新能源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638万千瓦,非化石能源装机比重提高到52.9%;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7.6%,比全国高出1.7个百分点。煤炭消费比重降至69.1%。能源清洁水平进一步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约24%,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能源质量明显改善。
《报告》重点分析2020年能源总体形势,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1.6亿吨标准煤,同比增加1.9%。非化石能源比重继续提高,用电量稳步增长,煤炭消费量与上年基本持平,成品油消费量小幅下降,天然气消费量小幅增长。能源生产总体平稳,煤炭产量略有下降,新能源装机和发电量大幅增加,水电和动力煤储量再创新高,有效保障了电力供应。能源技术和技术装备取得重大进展。复杂地质条件下智能综采工作面、煤矿巡检机器人等采煤技术取得重大突破。等智能电网应用取得了突出成绩。石漠化地区页岩气开发生态光伏技术和分段压裂技术取得积极进展。贵州“能源云”综合应用管理平台成果初显。能源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取得新突破,能源产业运行新机制进一步推进,能源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煤矿安全生产达标历史上最好的水平。能源合作迈出新步伐。 “黔电送粤”年输电首次突破500亿千瓦时,云贵互联工程圆满完成“两端”到“三端”直流输电工程。
《报告》预计,2021年煤炭产能释放加快,生产逐步恢复,光伏发电、风电等新能源继续快速发展,非常规天然气产量增加一次能源生产稳中向好,供给能力继续增强。预计2021年贵州能源消费总量1.12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5.5%,能源生产总量增加7.0% 同比。
《报告》建议,“十四五”期间,贵州能源谋划提前脱碳和固碳,积极应对碳达峰和碳中和,构建以新能源为主导的新型电力体系主体,积极探索“两“融”新发展模式,推进综合能源服务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