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能源管理体系逐步建立,节能减碳日趋系统化
2022-03-07
在2015节能宣传周现场,特斯拉、东风启辰等多款新能源电动车吸引了消费者的目光。 (记者彭一伟 摄)
能源管理体系逐步建立,节能减碳进入系统化时代
节能是指关灯、提高空调温度吗?如今,这些节能措施已不能满足节能要求。
为实现预期的能源消耗和利用目标,我省的节能工作正在逐步系统化、系统化。通过节能监测、能源审计、节能技术改造、节能评估等措施,节能效果不断提升。
新冶钢铁一年节约2000万元
钢铁企业一直是能源消耗大户,同时也是最能挖掘节能潜力的地方。
年产铁300万吨、钢350万吨、钢320万吨,能耗居高不下。今天,情况正在逐渐发生变化。焦炉烟气余热利用、烧结排风机变频改造、电炉烟气余热利用、单机设备高效节能改造……近年来,公司已投入数亿元进行各项节能改造。
节能措施能带来多少效益?是否还有节能空间?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有统一的节能措施管理平台。 “我们建立了能源管控中心,总投资7960万元,不亚于任何节能改造。”新业港负责人说。中心具有监测、控制、优化、预测等功能,以能源环保部、生产调度、电力调度为核心。通过新冶港各厂区的能源数据采集、处理、分析、处理,实现了能源绩效和能源规划。 、能源平衡、能源预测等全方位监控管理功能,建立了综合能源管理体系。
能源管控中心成效显着。自2013年5月投产以来,年节能6.54万吨标准煤,降低能源成本2000万元。
根据国家规划,节能减碳要重点关注全国1.6万家重点用能单位的节能工作。 2011年,国家发改委等12部门制定计划,要求各省督促“万家企业”建立健全能源管理体系。我省761家企事业单位被列入“万家企业”名单。经过三年的努力,这些企业共节约标准煤864万吨。省发改委表示,下一步将加强工作指导能耗管理体系,推动这些企业到“十二五”末基本建成规范的企业能源管理体系。
新建建筑节能近80万吨标准煤
食堂“煤改气”、空气源热泵机组、太阳能卫生间……自2012年以来,湖北经济学院斥巨资建设节约型校园。
关闭燃煤锅炉,年减少煤炭消耗5000吨,减少燃料支出300万元,减少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废气排放;投资700万元建设日处理污水4000吨的处理站。一系列节能改造工程,使单位建筑面积和人均能耗逐年下降。
我省像湖北经济学院这样的经济型校园越来越多,建设水平逐步提高,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截至去年底,全省共完成既有公共建筑节能改造123.06万平方米。
“建筑能效的提高是由于监管的加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省和武汉市公共建筑节能监管平台已经建立,全省已确定对200座建筑进行能耗监测。 ,为82座建筑安装了建筑能耗分计量装置。
新建建筑能效监管也进一步加强。武汉市及其他市、州、直辖市中心城区全面执行“节能65%”地方标准,建筑设计阶段节能标准执行率100%,竣工验收阶段节能标准执行率为98. 3%。去年,全省新增建筑节能能力15万吨标准煤7个,绿色建筑和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目标。今年我省计划增加建筑节能能力71万吨标准煤,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224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