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兴:综合运维管理系统领先厂商,节能管理增长潜力巨大-行业动态-能耗管理系统、能耗监测管理、工厂能耗管理系统、医院能耗管理、校园能耗管理-康沃思物联

高新兴:综合运维管理系统领先厂商,节能管理增长潜力巨大

2022-03-27

1.简单的所有权结构

公司主营业务为通信基站/机房运维综合管理服务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解决方案及其硬件和软件产品。公司现有股东包括刘双光、网威投资、李晓波、星海中桥、徐颖、三棱科技。公司实际控制人为董事长兼总经理刘双光,目前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持有公司约74.50%的股权,之后仍持有约55.87%的股权。发行股份,处于绝对控制地位。

公司目前仅有全资子公司东莞智能,主营业务为基站巡检系统、信道巡检系统、手机数字业务自助服务系统、项目进度管理系统、资源报表管理系统、传输综合交易管理系统。发展。

能耗设施设备运行管理及节电,节水,节油等管理措施_公共建筑能耗限额管理_能耗管理系统厂家

2.运维一体化管理系统市场竞争激烈,节能系统和合同能源管理市场增长潜力巨大

公司是通信基站/机房运维综合管理服务系统产品供应商。主要产品包括通信基站/机房运维信息系统和通信基站/机房节能系统。

能耗管理系统厂家_公共建筑能耗限额管理_能耗设施设备运行管理及节电,节水,节油等管理措施

通信基站/机房运维一体化管理系统可以保证运维过程的流程化、自动化和信息化,帮助运营商提高网络服务质量,提高综合竞争力,成为通信网络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05年以来,国内基站/机房运维综合管理业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目前从事相关业务的企业有100多家,其中大部分规模较小。有4家,分别是艾默生、中兴、高新兴和北京亿联信达。2008年以来,随着电信运营商重组的完成和3G牌照的发放,通信网络建设和重组的需求带动通信基站/机房运维综合管理系统市场快速增长,但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行业整体毛利率下降。从2006年的55%下降到2008年的43%。随着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发展和“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通信运营商对建设和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基站/机房节能系统维护,这个领域也开始成为通信基站/机房的运维。综合管理的重要发展方向。以中国移动' 以能源消耗为例,用电量占了绝大部分。在用电量方面,移动网络中通信设备和空调设备的用电量分别占中国移动总用电量的35%和25%。基站和机房节能成为通信运营商“节能减排”的重点,节能系统市场增长潜力巨大。此外,公司尝试以运营商为客户开展合同能源管理业务。我们假设 2010 年至 2012 年,公司将分别承接 10,000、20,000 和 30,000 个基站的合同能源管理业务。用电量占了绝大部分。在用电量方面能耗管理系统厂家,移动网络中通信设备和空调设备的用电量分别占中国移动总用电量的35%和25%。基站和机房节能成为通信运营商“节能减排”的重点,节能系统市场增长潜力巨大。此外,公司尝试以运营商为客户开展合同能源管理业务。我们假设 2010 年至 2012 年,公司将分别承接 10,000、20,000 和 30,000 个基站的合同能源管理业务。用电量占了绝大部分。在用电量方面,移动网络中通信设备和空调设备的用电量分别占中国移动总用电量的35%和25%。基站和机房节能成为通信运营商“节能减排”的重点,节能系统市场增长潜力巨大。此外,公司尝试以运营商为客户开展合同能源管理业务。我们假设 2010 年至 2012 年,公司将分别承接 10,000、20,000 和 30,000 个基站的合同能源管理业务。移动网络中通信设备和空调设备的用电量分别占中国移动总用电量的35%和25%。基站和机房节能成为通信运营商“节能减排”的重点,节能系统市场增长潜力巨大。此外,公司尝试以运营商为客户开展合同能源管理业务。我们假设 2010 年至 2012 年,公司将分别承接 10,000、20,000 和 30,000 个基站的合同能源管理业务。移动网络中通信设备和空调设备的用电量分别占中国移动总用电量的35%和25%。基站和机房节能成为通信运营商“节能减排”的重点,节能系统市场增长潜力巨大。此外,公司尝试以运营商为客户开展合同能源管理业务。我们假设 2010 年至 2012 年,公司将分别承接 10,000、20,000 和 30,000 个基站的合同能源管理业务。基站和机房节能成为通信运营商“节能减排”的重点,节能系统市场增长潜力巨大。此外,公司尝试以运营商为客户开展合同能源管理业务。我们假设 2010 年至 2012 年,公司将分别承接 10,000、20,000 和 30,000 个基站的合同能源管理业务。基站和机房节能成为通信运营商“节能减排”的重点,节能系统市场增长潜力巨大。此外,公司尝试以运营商为客户开展合同能源管理业务。我们假设 2010 年至 2012 年,公司将分别承接 10,000、20,000 和 30,000 个基站的合同能源管理业务。

预计未来运维一体化管理系统的需求驱动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通信技术的升级换代。目前,电信网络已逐步发展为大容量、扁平化、集中化的网络,相应的监控和管理服务也与之相关。也正朝着集中、综合的方向发展。未来,电信业务和网络的IP化转型将为运维综合管理系统市场的中长期发展提供动力源泉。二是电信运营商竞争加剧。进入全业务竞争阶段,

公共建筑能耗限额管理_能耗管理系统厂家_能耗设施设备运行管理及节电,节水,节油等管理措施

3.公司在运维一体化管理系统市场占据领先地位

公司是一家从事通信运维信息化的独立第三方专业厂商。其主要业务是为通信基站/机房运维信息系统和通信基站/机房节能系统提供相关产品及配套服务。目前,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自运维信息系统。2007年、2008年和2009年,运维信息系统销售收入(含配套服务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的91.1。%、88.1% 和 87.9%。

公司率先研发集动态环境监控、智能门禁系统、图像侦察监控、节能系统于一体的新一代通信基站/机房运维一体化管理系统。我们认为公司的主要竞争力在于:一是拥有国内领先的技术实力,公司掌握了通信基站/机房运维一体化管理系统研发制造的关键技术能力,最新产品已实现2M技术和IP。二是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公司多年来与中国移动保持着良好的业务关系,近年来成功将业务范围扩展到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业务模式。客户群使公司具有一定的先发优势。目前,公司产品和服务已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细分市场位居全国第三;第三,具有较大的成本优势。

4.公司募投项目分析

公司本次拟发行1710万股公众股,募集资金投资基站/机房运维信息系统产品技术改造项目、基站/机房节能系统产品技术改造项目以及研发中心技术改造项目。我们认为,基站/机房运维信息系统产品技术改造项目和研发中心技术改造项目是现有产品的升级换代,是公司主营业务的基础;基站/机房节能系统产品技术改造项目将成为公司未来的增长点。主要驱动力。

5.估值分析

我们预计,2010年至2012年,公司EPS分别为1.08元、1.41元、1.67元。考虑到合同能源管理业务可以为公司提供估值支持,并参考创业板公司估值水平,我们以动态价格为公司股票设定6个月目标价37.80元- 2010年市盈率为35倍。

风险提示:对单一客户(中国移动)需求依赖性强,议价能力弱;运维信息系统产品价格持续下降;公司在产品技术、市场渠道等方面与领先企业仍有一定差距;合同能源管理业务规模预测存在较大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