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能耗成为世界难题 施耐德电气开发全生命周期管理
2022-03-29
当远程手术仍在尝试时,建筑物的远程诊断已成为现实。
在今年进口博览会施耐德电气的展台上,记者看到其西安工厂的每台设备的运行情况都可以在屏幕上看到。
一个叫“千里眼”的顾问可以在手机上实现对设备和系统的远程监控。它背后的支持是强大的 SaaS(软件即服务)解决方案。
施耐德电气副总裁兼数字能效业务中国区负责人张宗明
施耐德电气副总裁、中国数字能效业务负责人张宗明告诉界面新闻,施耐德电气正在加大研发投入,开发更多类似于“千里眼”顾问的数字应用产品。自去年以来,他们降落的速度越来越快。这一趋势的背后是对建筑股市场的重视。
25亿人口将迁入城市,楼宇维修成难题
这个星球正面临着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城市迁移,预计到 2050 年将有 25 亿人迁移到城市。这种迁移给建筑开发商、业主和城市规划者带来了焦虑。他们需要思考更多: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的整合;空间效率,以提高乘客和用户的舒适度;地方政府更严格的认证和监管要求。
与此同时,数据、信息和连接设备的数量呈指数增长。2014 年,全球建筑中约有 17 亿台联网设备,预计到 2020 年,这一数字将增加两倍,达到 55 亿台。
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建筑物的管理仍处于未优化甚至混乱的状态。内部运行着许多子系统,它们相互隔离,无法连接,形成跨系统的信息孤岛,导致生成的数据的可用性和有效性。严重不足。据报道,全球约82%的建筑节能潜力尚未开发。通常,由于楼宇内部需要管理的不同系统太多,以及故障排除等更复杂的运维工作,企业需要支付更高的资金和运营费用,甚至可以占到楼宇的整个生命周期。成本的近 75%。
据业内人士测算,运维后期的支出一般会达到前期投入的2-3倍。因此,加强系统稳定性、降低故障率甚至消除风险已成为用户的真实需求,这将间接帮助用户和设施管理者充分发挥建筑的潜力。
为建筑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
解决上述问题,正是施耐德电气这家以数字化、电气化为特色的老牌工业巨头的优势所在。
张宗明表示,施耐德电气现在非常重视帮助客户提高整个项目生命周期的效率,主要包括Capex(资本支出)和Opex(运营支出)两个阶段,包括设计、施工、运营和维护,甚至长期服务。
在这个方向和基础上,施耐德电气将拥有越来越多以数字化应用为核心的SaaS解决方案,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内扩展和完善资产服务。
作为数字能效领域的专家,施耐德电气打造了基于架构和平台的一站式绿色建筑解决方案,实现楼宇内部各系统监控、测量和优化的闭环管理,提高整体建筑和技术设施的性能建筑能耗管理,并释放节能潜力 优化全生命周期效率的协同效应。
作为智能配电架构应用层、分析层和服务层的杰出代表,“千里眼顾问”可以实现对系统数据的深度分析,提出优化建议,全面保障电力资产的健康。可广泛应用于对供电连续性要求较高的设备中。需要集中管理、运维管理难度较大的分散用电场所,如医院、商业楼宇、机场、工厂、数据中心等。
此外,针对Opex市场,施耐德电气陆续发布了一系列融合机器学习、智能算法、云等前沿技术的专家顾问应用。
实现高效可持续共赢
“施耐德电气相信 IT 加 OT 的力量。” 这是施耐德电气全球战略中的一句话。
张宗明认为,OT的本质仍然是可靠性、效率和可持续性,而IT帮助我们用好数据、技术算法和软件,赋能OT,达到更好的优化效果。
此前,张宗明拜访了一位负责实验室的客户。该客户同时负责工业楼和研发楼,由同一组人负责。工业建筑需要稳定的水电运行和冷热源运行来保证机器的稳定运行,而研发建筑首先需要考虑员工的舒适度。因此,一体化建设是客户需要的解决方案。
“很多时候,无论是管理节能的好处,还是设备节能的好处,相比较无非是‘害’,所以必须把这些系统连接起来才能获得收益。施耐德电气强弱一体化解决方案电力解决方案解决的正是这个问题,基于收集到的数据,突破水电、暖通空调等系统的壁垒,深入分析,形成参数基准,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方案,更有效地优化舒适度、节能降耗目标等" 张宗明说道。
携手“朋友圈”为建设“挖潜减负”
作为全球工业巨头,施耐德电气的设备优势显而易见,那么如何推动客户采用硬件设备的数字化?这需要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来看待,因此需要链接整个产业链的上下游参与者共同推进。
例如,张宗明说,在整个电力系统中,客户一般做两种方案。第一个目的是应对“低频高损”,即避免发生20年才可能发生一次、可能造成产线停滞等严重伤害的事故;二是提高电能质量或设置电力系统。保护定制更多的是日常维护计划。
一方面,施耐德电气会根据行业和对流程的了解,为客户提供一些咨询服务,让他们知道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实现更精细化的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因为建筑领域从前期设计到后期运维都有很多参与者。电气提供的数字化工具可以贯穿整个生命周期,这将极大地促进和提高各方面的效率和效益。因此,只有各方都能理解数字化带来的价值,才能更有效地推动数字化。
张宗明强调:“我们现在花很多时间去强化和解决的,其实是数字生态。为此,我们推出了一个计划,赋能朋友圈,帮助合作伙伴共同进步,更上一层楼。”能源效率。”
未来,施耐德电气将继续深化与产业链企业的合作,期待通过数字化解决方案帮助客户持续创造价值,共同推动产业升级,拓展中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