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专访 | 绿铜科技:软硬件结合打造建筑能耗监测“新武器”
2022-04-03
前言
近年来,传感器行业处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我国传感器市场持续快速增长。到2025年,全球传感器市场有望达到万亿元级别。物联网的未来已经到来,传感器的爆发期也将到来。在这个过程中,细分行业的隐形冠军和核心技术逐渐崭露头角,成为行业发展前行的璀璨明星。
基于此,中国传感器与物联网产业联盟联合感知核心视觉,对第二届“感知试点优秀项目评选”中的入选企业进行了系列专访。深入报道传感器或物联网不同领域涌现的众多优秀“硬技术”,探讨其背后的创新。
本期人物 - 绿铜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EO Mark Chung
Mark Chung 是绿铜科技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彼为高级工程师,拥有逾25年工作经验。在他的职业生涯中,Mark 曾担任多家硅谷知名初创公司的首席工程师,包括(被苹果收购)、(被苹果收购)、RMI 和(被博通收购)。此外,Mark 还联合开发了一些世界领先的芯片,包括 、XLP 和 A7。Mark 目前担任多家初创公司的顾问,并于 2017 年被《硅谷商业杂志》评为“全球 40 位 40 岁以下商业精英”之一。Mark 拥有斯坦福大学电气工程师的学士和硕士学位。
现代城镇化发展的不断加快,推动了当前的建筑业取得了非常明显的进步,建筑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高层建筑。但据统计,建筑作为三大能源消耗者(工业和交通)之一,消耗的能源占社会总能耗的46.5%以上,建筑运营用电量占社会总能耗的比重超过5%。全球电力消耗。金额的 55%。
建筑业巨大的用电量背后,也伴随着用电系统复杂、管理难、能耗高、浪费多等问题日益突出。节能减排形势严峻。在线监测消费已成为当务之急。
在目前的市场上,有很多监控建筑用电量的解决方案。绿铜科技凭借集成传感器和人工智能算法等智能硬件的独特技术优势,为建筑和设备的能耗监测和管理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赢得了国内外众多客户的青睐。
其研发的一套智能传感设备,可以快速、方便地安装在几乎任何建筑物的配电盘中,实时获取细化到电路级的功耗数据;结合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算法,对能耗等建筑运行数据进行分析,为提高建筑关键设备的能耗效率和运行稳定性,提出具体建议和措施。
此外,公司还开发了基于云端的电量分析平台,为客户提供丰富的可视化报表分析;数据也可以通过应用程序接口输出到其他第三方应用程序。
据悉,绿铜科技于2011年在美国硅谷成立,核心团队来自斯坦福、卡内基梅隆等美国顶尖大学。自成立以来,已为超过22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提供能源管理服务。客户包括凯悦酒店、仲量联行、亚马逊、英伟达、T-、ARM等。
“通过在能源领域创造响应式人工智能,保护和延续人类的未来”,绿铜科技将带着这一使命于2021年进入中国市场,并于2021年9月荣获第二届年度感知试点年度优秀产品和技术提名企业称号。
近日,知核视界专访了绿铜科技创始人兼CEO Mark Chung,就绿铜科技的软硬实力、核心产品优势、拓展中国市场布局、愿景等话题进行了探讨。
这是对话:
大咖观点
智能监控是消除电能浪费的关键
问:感谢您接受 Core 的专访。请简单介绍一下绿铜技术的发展情况。
Mark Chung:绿铜科技旨在帮助人们解决全球电力浪费问题。据估计,每年有超过 6000 亿美元被浪费在商业和工业建筑上。这种电能的浪费给地球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电能产生的碳排放总量约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15%。
绿铜科技提供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楼宇管理平台,旨在优化楼宇的电能消耗。我们开发了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可以快速轻松地安装在任何建筑物的电气面板上,以收集电路级粒度数据,使用专有的人工智能算法丰富数据流,并分析以确定需要采取的行动来改进建筑物的内部。电气设备的能源效率和可靠性。
Q:为什么“SIA感知试点优秀项目征集”会吸引这么多企业参与评选,您认为绿铜科技的吸引力在哪里?
Mark Chung:作为一家物联网传感器和分析公司,绿铜科技与中国传感器与物联网产业联盟(SIA)有着广泛的合作。我们的共同目标是借助物联网技术为这个市场创造价值。
Q:您认为这家公司为什么能获得第二届年度优秀产品和技术提名?你自身的硬实力和软实力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Mark Chung:Green 是一家专利公司,为现代建筑能源管理提供以设计为导向的解决方案。我们致力于提高电力使用的透明度,并帮助客户了解和识别浪费发生的地方。通过软件实现远程工作,帮助客户应对建筑能效挑战。
一些世界领先的公司,包括 T-、 和仲量联行,目前正在使用绿铜技术平台来收集数据,以减少电力浪费和提高可靠性。绿铜科技的企业文化坚信智能监控是杜绝电力浪费的关键。
我们在美国和台湾建立了多个工程和软件开发和执行团队,以确保成功和高效的部署。此外,我们还建立了一支不断壮大的专业数据科学团队和数据工程团队,以改善支持数据科学活动的基础设施。我们为解决方案团队和客服团队配备工程师,并定期更新工程师的电能认证。
大咖观点
软硬件融合打造建筑能耗监测“新武器”
Q:绿铜科技智能电流互感器和智能数据采集网关的核心技术优势是什么?建筑和设备能耗监测管理解决了哪些痛点和问题?你能说出一些成功的故事吗?
Mark Chung:对于一家全球性企业而言,您管理的建筑物越多,就越难以获得有关这些建筑物内部电力和设备消耗的可靠信息。面对这样的问题,求助于绿铜科技。
我们在 10 个月的时间里为 1,200 个配电盘安装并调试了“能源数据网关”,验证了 25,000 多个电路并收集了实时数据。维护期间,大站点(50-70台)调试用时2-3周,小站点(8台)调试用时2-5天。
客户使用绿铜科技提供的数据来实现三个主要目标:
• 提高跨数据中心的资产和能源数据的协调速度
• 提高容量规划的准确性并推迟资本支出
• 确保关键设施的整体可靠性,提高对设备和电力系统问题的监控能力
Q:根据官方资料,绿铜技术体系由软件和硬件两部分组成。能否介绍一下技术创新点?
Mark Chung:绿铜科技的硬件采用定制化设计能耗监测管理软件,安装方便,价格便宜,可以采集精细的能源数据:
• 电力数据采集器直接安装在配电板上,无需外部电线或附件
• 绿铜科技智能电流互感器安装方便,接线安全整齐,故障排除简单
• 开路设计减少了断路器的机械应力和重量
• 高精度 (+/- 0.5%),可与 ANSI 12.20 认证电表相媲美
• 企业级安装设计,在数小时内(而不是数周或数月)完成设置
• 电路级高分辨率数据,8 kHz 采样
基于我们的软件优势和以上硬件创新,我们打造了一款基于人工智能辅助技术的低成本设备。
问:据官方消息,绿铜科技已为超过22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提供能源管理服务,将于2021年进入中国市场。请介绍一下不同国家对产品和解决方案的要求是否会有差异,地区?如果是这样,请谈谈差异以及如何处理它们?
Mark Chung:当然,不同国家的配电系统和用电频率存在差异。电气架构也可能不同。我们设计和认证的系统适用于不同的国家,可以灵活匹配各种配电系统。我们的系统可以通过软件为不同国家重新配置。考虑到语言和产品分布差异,绿铜科技提供多语言软件支持,并在各个地区建立了专门的客户服务和咨询团队。
大咖观点
帮助中国客户尽快实现能源管理目标
问:您如何看待全球和中国的建筑能耗监测市场?它的发展机会在哪里?有哪些需要克服的挑战?
Mark Chung:中国的能源消费增长率位居世界第一,也是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因此,中国越来越需要采取措施提高能源效率,促进可持续发展。
例如,俄勒冈州和中国最近启动了一项新的合作伙伴关系,以开发碳中和技术,重点关注技术合作和能源效率。此类合作社反映了一种共识,即任何国家都无法独自应对气候危机。
当然,中国市场高度集中,需要克服的挑战很多。对于绿铜科技来说,要想成功,我们需要在中国建立牢固的业务关系,推出高质量的建筑能源监测产品。
Q:绿铜科技未来将如何挖掘中国对建筑能耗监测的需求?如何通过本地化服务获得中国市场的认可?下一步的计划和布局是什么?
Mark Chung:我们目前正在与一些中国领先的公司进行对话。我们计划在中国寻找当地合作伙伴,通过积极合作拓展我们的业务。成功没有捷径,我们计划从小处着手,做好工作,使用高效且可扩展的解决方案收集高分辨率能源数据,以证明我们的价值并实现持续增长。
Q:能否请您谈谈绿铜科技的短期和长期发展目标?
Mark Chung:在短期内,绿铜科技的目标是在中国楼宇电力监控市场站稳脚跟,获得客户,满足客户对电力监控的需求。从长远来看,我们希望建立强大的技术关系,并在中国投资,为当地市场提供高价值的产品解决方案。我们坚信绿铜科技将成为一家具有重要价值的公司,帮助中国客户尽快实现电源管理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