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十四五”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规划》发布
2022-05-17
济南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印发《济南市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推广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新型建筑节能,现有建筑物的翻新和可再生能源。应用、绿色建材、绿色建筑推广六大指标体系,明确了“十四五”期间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指标。详情如下:
济南市“十四五”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规划
2021 年 12 月
为推动全市城乡建设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变,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 、《2030年前碳峰行动计划》、《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及2035年远景规划纲要》、《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十四五”发展规划》省(2021-2025年)》、《济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规划纲要》《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绿色建筑》等文件,结合国家、省、市绿色建筑推广、建筑节能、可再生能源建筑g 应用、绿色建筑材料、绿色建筑、智能建筑和建筑产业化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编制。该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期间济南市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的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是济南市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导依据。 “十四五”时期。
本次规划范围包括历下、市中、淮阴、天桥、历城、长庆、章丘、济阳、莱芜、港城10区,平阴、商河2县、济南市2县。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部山区、莱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本规划的基准年为2020年,规划实施期涵盖整个“十四五”期间,即2021-2025年。
一、规划背景
(一)发展成就
“十三五”期间,济南市始终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济南扎根开花,为人民群众以向往美好生活为奋斗目标,以发展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为重点,坚持顶层设计、技术引领、政策支持。以创新驱动,大力推进国家和山东省的部署要求,致力于绿色城市建设。
严格执行新建建筑节能标准。认真落实新建建筑节能检查,实现县级以上城市规划区新建建筑设计和施工阶段节能标准执行率达到100%。通过抽查、专项检查等方式,加强监督管理,严肃查处施工各方违法违规行为,切实保障建筑节能、绿色建筑、建筑节能等建设要求的落实。预制建筑。 “十三五”期间,共建设节能建筑11.934.49万平方米。
既有住宅楼的节能改造。着力降低和改善民生,加大现有建筑节能改造力度。结合第一批“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实施方案济南建筑能耗管理系统,“十三五”期间,全市共完成既有住宅节能改造2330万平方米。 - 年计划”期间。 130.现有农舍61万平方米,惠及约30万居民,群众生活条件显着改善。
现有公共建筑已实现能源效率提升。积极研究规范合同能源管理,有效提高既有公共建筑能源效率。 2015年,我市成功确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重点城市项目,完成示范工程27个,改造总面积234.5万平方米,实现了整体节能率23.4%; 2017年成功确立为国家办公厅、银监会办公厅设立的全国公共建筑节能提升重点城市,完成改造项目31项,改造总面积24< @1.20000平方米,综合节能率19.0%,均超过国家下达的公共建筑节能改造任务。
发展超低能耗建筑是突破口 协调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扩大超低能耗建筑发展规模,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各县将超低能耗建筑纳入规划设计条件。继续加强宣传培训,提高认识,培育超低能耗建筑消费市场。 “十三五”期间,共建成22.42万平方米超低能耗建筑、泉城公园防灾救灾中心、城建学院实训中心、山地工程等建大教学实验综合楼、汉育海峰社区、省委新校区二期等多次获奖。
可再生能源建筑的应用不断推进。始终严格规范市场行为,保障可再生能源建筑同时,鼓励新技术研发,引导可再生能源合理应用,打造近零能耗建筑和零碳建筑,促进健康发展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 “十三五”期间,新增太阳能热水系统总建筑面积约3965.19万平方米。
绿色建筑建设将全面推进。聚焦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制度建设、政策支持、封闭监督。为推动研发成果转化和成果落地,积极搭建绿色建筑宣传推广平台,牵头成立全国首个房建领域跨省(区)域城市联盟——黄河流域绿色装配式建筑城市联盟,成功举办了首届山东省第五届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新技术产品博览会。 “十三五”期间,绿色建筑占城镇新建民用建筑的100%,新建绿色建筑671座6.万平方米,其中92座0.@超过55万平方米的两星以上绿色建筑。米。
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正在迅速推进。建设“装配式建筑标准化构件物联网系统”,建立装配式建筑构件标准化网上超市,创建“济南市装配式建筑构件目录库”,建成全国首座装配式被动房钢结构应运而生。 、中国百年住宅标准工法展示基地、全国首座采用清水混凝土外墙板的超高层建筑、全国最大的装配式整体停车楼、全国首座全装配式地下人防车库工程、 “全国最佳”项目数量。 2017年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确定为首批国家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拥有国家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10个,省级产业基地29个,培育9大产业链供应链。 “十三五”期间,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项目615个,建筑面积4.255.9万平方米。
专栏1“十三五”济南市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进展
(二)存在问题
“十三五”期间,济南市在推进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在城乡建设、节能减碳、政府分权、监管和服务、营商环境优化等体制改革背景下,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我市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面临新情况、机遇和挑战。
一 绿色建筑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我市虽然全面推行绿色建筑,但高星级绿色建筑比例较低,已建成绿色建筑中的绿色设备设施运行不良、退役甚至废弃,缺乏科学运行。管理上,节能效果不明显,绿色体验感不强。绿色建筑龙头企业和消费市场的培育有待加强。
二是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推广模式有待进一步优化。部分建筑节能改造资金投入仍以政府资金为主,财政支出压力较大,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尚未形成市场运行机制,社会资本参与不足.
三是新型信贷主导的监管体制亟待建立。新形势下,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的推广思路、监督机制、激励机制、公众引导共创机制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三)发展情况
“十四五”时期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时期。 ,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开局阶段是济南市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基本完成“五个济南”,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伟大的力量,美丽和富通”。关键的五年。随着城乡建设领域节能减碳压力的进一步加大,我市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的发展任重道远。同时,也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将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进一步推动我市城乡建设。实现绿色、低碳、智能、循环、可持续发展。
一是双碳目标推动建筑领域向更深层次的绿色低碳发展。 “十四五”期间,济南市将围绕实现“双碳”目标,加快推进城乡建设发展,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济南市将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和山东省的决策部署,研究全市城乡建设碳达峰实施方案,通过建筑节能改造和运营优化建筑。能源利用结构,提高建筑节能,产业转型升级,实现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双碳”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二是人民对美好健康生活的提出新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公众对美好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尤其是新冠疫情爆发后,公众更加关注居住环境的健康、舒适和安全。济南市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通过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加强健康宜居、绿色低碳、功能齐全的高标准建筑供给,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三是科技创新为城乡建设绿色发展注入新动能。信息网络、大数据、人工智能、新材料和清洁能源、先进制造等新技术不断涌现,为发展更高水平、更高品质的绿色建筑提供了有利条件。积极推动城市建设提质增效,推动城市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高质量发展,提升城市建设绿色、低碳、宜居、智能化水平。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二、三、四十九届五中全会、五中全会、六中全会,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统筹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立足新发展阶段,全面、精准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理解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鲁济南工作的重要指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战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抓住省委重要机遇省委、省政府实施“强省会”战略,坚持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目标,着力转变城乡建设发展方式,注重群众获得感。 、幸福、安全,保障城乡建设领域的优质供给,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功能完善、健康宜居的高标准建筑建设;充分激发市场主体积极性,着力推动科技创新,通过绿色建筑助力济南科技创新,通过装配式建筑高效智能化发展助力智造济南,通过黄河流域特色绿色住宅助力文化济南,通过绿色建筑打造室内外宜居环境助力生态济南,通过绿色建筑助力济南健康,形成绿色低碳、智能科技、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城乡建设领域高质量发展,助力黄河流域中心城市建设。
(二)基本原则
<@1. 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注重建设用户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推进绿色低碳高标准建筑建设,努力提高我市人民的生活质量。
2.节能减排,提质增效。聚焦碳大丰是碳中和的国家重大战略,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提高建筑能源利用效率,优化建筑能源消费结构,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城乡建设。
3.因地制宜,统筹兼顾。根据实际,制定发展目标和任务要求,坚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战略,强化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绿色建设引领作用能源,扩大产业发展优势,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发展格局。
4.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和服务功能,通过政策、法规、标准等手段综合调控,综合运用财政、金融、信贷等措施引导方向,充分激发市场调节机制和共创机制,形成多元化良性拉动效应,推动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
(三)发展目标
到“十四五”末,充分发挥济南在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领域的示范引领作用,实现绿色建筑综合发展,提高建筑能源利用效率建筑能耗结构进一步优化,建筑能耗和碳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绿色建筑产业链发展初具规模,推动绿色生活方式深入人心,基本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城乡建设发展模式。
<@1.绿色建筑推广。提高建筑施工底线控制水平,继续扩大星级绿色建筑比例。公共建筑和其他政府投资或政府主要投资(含国有资金)的大型公共建筑,按照两星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建设,其他投资性公共建筑建设符合一星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高层建筑的绿色建筑等级不得低于三星级标准;商品房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以上的住宅小区,应当按照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标准建设。到规划期末,城市建设用地内新建民用建筑的绿色建筑占比达到100%,星级以上绿色建筑占比达到40%以上。有条件的新城区,应当按照绿色生态城区(镇)的要求进行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探索建立温室用户监督机制。
2.装配式建筑。到规划期末,新建装配式建筑的比例达到新建建筑的50%以上。预制楼梯、楼板、非砌筑内隔墙、空调板、阳台等预制构件在新建住宅项目中全面实施。政府投资或政府投资(含国有资金)的公共租赁住房、公寓(宿舍)、新建校舍等项目全面采用钢结构装配式施工方式;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医院、大跨度、大型空间单位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筑,优先采用钢结构装配式施工;积极推进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和农舍建设。探索推动智能建筑与建筑工业化协调发展。
3.新建筑节能。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新建民用建筑将全面执行国家和山东省现行节能设计标准,设计和施工阶段执行率均达到100%。到规划期末,将建成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等绿色低碳建筑100万平方米以上,建成一批低碳建筑和零能耗建筑。 -建设碳建筑试点示范项目。
4.改造现有建筑。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开展建筑节能专项改造,推进公共建筑能效提升和能耗监管体系建设,实施能耗专业化管理,鼓励发展建筑节能服务行业。到规划期末,实施既有住宅节能改造和绿色改造500万平方米以上,公共建筑节能改造200万平方米。建设一批既有建筑绿色改造示范工程。
5.可再生能源应用。新建民用建筑项目应当至少使用一种可再生能源,鼓励符合条件的既有建筑使用可再生能源。新建100米以下高度集中供热水的城镇住宅、农村社区和公共建筑,应当按照规定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推动现有建筑安装太阳能光伏系统,鼓励和规范热泵技术的推广应用。到规划期末,新的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将超过4000万平方米;新建事业单位、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达到50%;党政机关、学校、医院等现有公共建筑屋顶光伏覆盖率目标15%。
6.绿色建材与绿色建筑推广。在政府投资项目、重点工程、市政公用工程、绿色建筑、绿色生态城区(镇)、装配式建筑等项目中率先采用绿色建材。政府投资或政府投资(含国有资金)的政府办公楼、公益性建筑、保障性住房均采用绿色施工方式建设。到规划期末,全市街道(镇)以上规划区绿色建材占比不低于40%,城市新建建筑和市政设施建设项目中绿色建筑占比不低于40%。应达到60%。
专栏2“十四五”期间济南市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指标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