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热议钢铁行业节能减排之路
2022-10-04
人民网北京9月2日电(记者 杜艳飞)近日,在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主办的2022年(第十三届)中国钢铁节能减排论坛上,与会代表认为,我国钢铁工业多年来一直处于超低排放状态。转型取得显著成效,但节能降耗也面临发展瓶颈期。要从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统筹规划、低碳转型规划、智能化建设等多方面推进钢铁产业绿色转型发展。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执行主席何文波表示,节能减排是钢铁行业转型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抓牢。近年来,我国钢铁行业在节能减排特别是超低排放改造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据统计,2021年全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将达到549公斤标准煤,比2012年减少约53公斤标准煤,下降近 9%。
“我国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总体进展顺利,主要表现在:推动行业整体水平不断提升;推动污染治理技术进步,扩大环保规模。保护产业;促进交通结构调整和相关产业快速发展;促进钢铁产能集中区空气质量得到改善。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表示,钢铁企业在有组织、无组织、清洁交通、监测监测等方面,着力、投入资金升级改造,并涌现出一大批花园式工厂。改变了全社会对钢铁企业的认识。
在何文波看来,当前钢铁行业节能减排仍需应对市场条件严峻、污染物排放要求更高、节能降耗进入发展瓶颈期、低能耗等困难。 ——碳转型面临多重任务和目标。
“市场压力将促进环境技术与工程行业共性技术的协同研发,促进成熟技术的推广应用,从而化危为机。” 何文波表示,钢铁企业要通过评估,实现技术方案和项目进度的整体优化;政府要进一步优化政策导向,加强优胜劣汰,促进优胜劣汰。“两个促进”是市场震荡可能带来的积极效应,“两个优化”(优化实施方案、优化政策导向)是实现和强化这种效应的必要措施。
针对我国钢铁行业如何实现污染减排与减碳协调发展,高质量完成低碳转型任务,何文波建议,要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坚定不移推进超低碳排放转型,高度重视节能减碳,谋划引领低碳转型。,积极谋划产业协同,充分利用智能化管控。
“国家层面高度重视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这将倒逼钢铁企业兼并重组、升级装备贵阳钢铁厂企业综合能耗管理系统,提升钢铁行业整体绿色低碳发展水平。钢铁产业,有利于拉动社会有效投资,稳定经济增长。双碳工作的重要抓手,也是处理好发展与减排关系的重要举措。” 刘炳江强调,对于钢铁企业来说,当前市场优胜劣汰的步伐正在加快,企业之间的竞争力差距越来越明显。越陷于行业低谷,
据生态环境部气候变化司一级巡视员孙振介绍,对于我国钢铁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不仅是制造业,国内外应考虑市场需求。在推进钢铁行业应对气候变化和碳减排的过程中,要以治理为重,谋划监管,做好纳入全国碳交易市场的准备,完善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和碳资产管理。 ,并参与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
国家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司碳中和政策处处长熊哲表示,钢铁行业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生态优先、绿色低碳走高质量发展道路,抢抓新一轮发展。以科技革命和产业转型为契机,稳步推进绿色低碳转型。要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推进节能减碳;构建绿色能源流和产业链,促进产业链协同脱碳。建议钢铁企业强化主体地位,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深入开展节能减碳技术研究。发展路线,加强低碳、零碳、负碳等前沿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未来我国钢铁行业将面临碳排放强度相对约束、碳排放总量绝对约束以及‘碳经济’的挑战。现在要做的第一步是系统推进污染减排协同工作。和碳减排。” 冶金产业规划党委副书记、研究院院长范铁军表示,钢铁企业要抓住我国钢铁产业布局优化调整、产能置换升级、环境保护等机遇搬迁,加大淘汰落后和设备升级力度,加大氢冶金技术攻关。减少污染和碳。要发挥政策引领作用,统筹污染减排和碳减排,强化产业链协同减排。要以智能化为抓手,提高环保设施运行的智能化管理水平,搭建智能化综合平台,实现精准减污减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