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20个绿色建筑项目!助力“双碳”,我市持续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2022-10-12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深入开展碳达峰和碳中和工作的关键之年。作为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抓手,绿色建筑近年来从快速发展转向转型升级,成为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记者今天从嘉兴市建筑业管理服务中心获悉,今年上半年,市建设管理中心分两批组织开展了二星级绿色建筑标志评价工作。共评出20个二星级绿色建筑标志,其中公共建筑13个。, 7 栋住宅楼。自2017年实施《嘉兴市绿色建筑专项规划(2017-2025年)》以来,我市绿色建筑的数量和总面积也持续上升。目前,已有77个项目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志。
我市建立了建筑能耗监测平台
位于嘉兴科技城的清华大学附中嘉兴学校项目今年获得了绿色建筑二星级设计标志。
据悉,该项目的空调冷热源系统采用土壤源可再生能源技术——垂直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利用热泵机组在土壤中提取或储存热量,为空调系统生产冷热水。. “与传统中央空调相比,可节能40%。” 项目负责人介绍建筑能耗监测管理平台,地源热泵系统不仅可以取热,还可以作为学生食堂、教师宿舍生活热水的热源。它是一种空气源热泵机组。
使用空气源热泵和地源热泵作为可再生能源节能技术的应用,为师生提供了一个舒适、健康、节能、环保的绿色校园生活和学习环境,也是一种有效的为学生从小树立绿色生活理念的载体。
绿色建筑评价标签是对建筑节能减排的检验和反映。通过评价标签的评价,可以不断提高企业和建筑主体对绿色建筑的认识,增强其设计和建设绿色建筑的积极性。
公共建筑能耗监测与管理是建筑领域碳排放达峰的重点。为此,我市建立了建筑能耗监测平台,组织了10万多平方米的大型公共建筑和居民小区公共区域的能耗。消费监控系统接入工作,已接入项目15个,上线11个,上线率80%。
未来,我市将逐步建立能源消费标准,开展能源审计,为落实2030年国家、省、市碳达峰目标提供数据支持。
绿色建筑带来绿色生活方式
新版国家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与时俱进,创新提出“构建安全耐用、健康舒适、生活便利、资源节约、环境宜居的绿色建筑新指标体系”。这符合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使以往以节约资源为重点的指标体系转向以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目标。
面对我市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绿色建筑将不仅着眼于扩大“量”,更着眼于提升“质”。
南湖路里未来社区是省、市首批未来社区创建(试点)项目。规划设计66个功能空间,展示邻里、教育、健康、创业、建筑、交通、低碳、服务、治理九大场景。
对于建筑和低碳场景,兴富里项目住宅按照绿色建筑新国标三星级标准设计,采用超低能耗技术,包括首次使用250mm厚外墙自-嘉兴隔热墙和金属隔热型材窗 框架Low-E三玻两室节能隔音外窗使室外与住宅卧室和客厅之间的空气隔音性能达到高标准。理论上,采用超低能耗技术,与普通住宅相比,可以减少15%以上的供暖空调负荷。
每栋高层住宅均配备绿化阳台,可在高密度空间营造生态舒适的立体建筑绿化系统;住宅配套齐全,采用高效除雾新风热回收技术,高效家用VRF中央空调,降低建筑供暖制冷需求;配置 楼宇设备环境控制系统可实现高效智能控制。
多措并举推进建筑节能减排
今年以来,我市多措并举,全面加快绿色建筑相关工作。
所有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国家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按照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建设,并将相关要求纳入建设管理过程。通过能效评价等一系列程序,在土地供应、规划、设计等阶段严格控制绿色建筑要求。
2020年,将推出嘉兴市建筑节能信息管理平台,提升数字化服务管理水平,让申请企业“轻松上阵”,轻松上手,轻松管理。
未来,我市将通过规范执法和政策扶持形成“组合拳”,开创绿色建筑新局面。通过提高绿色建筑设计标准,实施绿色生态城市建设,高标准支持和引导我市工程建设高质量发展。同时,鼓励各地出台绿色建筑扶持政策,鼓励金融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通过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债券等绿色金融服务,助力绿色建筑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围绕引领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和建筑节能减排,更好地推进绿色建筑工作,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和城乡建设绿色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打造美丽宜居、绿色低碳的嘉兴。”市建设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市绿色建筑协会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