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电网公司开始实施“十一五”节能规划(图)-行业动态-能耗管理系统、能耗监测管理、工厂能耗管理系统、医院能耗管理、校园能耗管理-康沃思物联

贵州电网公司开始实施“十一五”节能规划(图)

2022-11-30

贵州电网公司制定“十一五”节能规划

当前,节能降耗已成为我国经济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贵州电网公司根据自身实际,近日制定并启动实施“十一五”节能规划。一项创建节能型社会的活动在公司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将降低输电线路损耗作为节能的重要途径

“十一五”以来,贵州省电厂建设主要集中在西部富煤地区,省中东部负荷密集地区电力供应不足。大容量、远距离输电导致电网损耗大量增加。

根据贵州电网公司制定的节能规划,“十一五”末全网线损要在2005年的基础上降低0.5%。计算依据贵州电网2010年发电量1200亿千瓦时,扣除电厂用电后,还可减少线损约55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原煤约300万吨。

能耗设施设备运行管理及节电,节水,节油等管理措施_贵州做能耗管理_能耗管理监测系统

贵州电网公司将采取的措施之一是“十一五”期间电网建设投资192亿元,其中农村电网投资67亿元,将电网建设与能源相结合-节省改造。在加强主网电网建设,减少交叉供电和迂回供电的同时,决定更换10kV主线截面185平方毫米的152根绝缘导线,调整10kV供电半径主干线由78条线路取代,现有1980年S7高耗能变压器换成S11节能变压器。去年,电网建设完成投资25亿元。

在贵州电网线损中,由于无功补偿严重不足,配电网线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贵州电网公司按照“统筹规划、部门布局合理、分级补偿、就地平衡”的原则,决定“十一五”期间合理安排500kV、220kV、110kV级无功补偿。计划”时期。低压无功补偿,实现无功局部平衡,降低线损。去年,全省9个地(州、市)、88个县(市、区)完成了城市配电网无功补偿配置试点工作。现在,新一轮无功补偿装置的建设和安装工作正在进行中。和。

此外,贵州电网公司加强区、分、线、站线损管理,建立线损指标考核管理制度,加强计量管理、用电巡检、利率考核贵州做能耗管理,插电线损漏洞来自管理制度。

千方百计帮助高耗能企业降低能耗

在贵州省社会用电结构中,工业用电约占80%;在工业用电中,高耗能用电约占80%。由于用户对无功补偿装置在生产经营中的作用认识不充分,贵州高耗能企业很少安装无功补偿装置。

能耗设施设备运行管理及节电,节水,节油等管理措施_贵州做能耗管理_能耗管理监测系统

贵州电网公司决定利用自身优势,帮助全省高耗能企业节能降耗。此前,贵州电网公司选择龙里县供电局开展为用户加装无功装置的试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龙里县有4家高耗能企业,年用电量约占全县用电量的85%。安装无功补偿装置前,功率因数为0.7-0.8,与0.9的要求相去甚远。经过多方劝说,龙里县供电局动员这4家企业安装无功补偿装置,降低高耗能企业产品能耗6.6%,增产10%,为高耗能企业供电110千伏。变电站损失也下降了 35.7%。企业投入的无功投资将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全部收回。高耗能企业非常感谢供电部门,称供电部门是他们的“好管家”。目前,贵州电网正在加快推广这一经验做法。高耗能企业非常感谢供电部门,称供电部门是他们的“好管家”。目前,贵州电网正在加快推广这一经验做法。高耗能企业非常感谢供电部门,称供电部门是他们的“好管家”。目前,贵州电网正在加快推广这一经验做法。

去年,贵州高耗能企业年用电量约300亿千瓦时。如果其中80%安装无功补偿装置,每年可节电15.8亿度以上,相当于减少原煤消耗70万吨以上。

改进传统调度方式实施节能调度

贵州电网投装机组中,水电约占27%,火电机组约占73%。火电机组分为单机5万千瓦、12.5万千瓦、20万千瓦、30万千瓦、60万千瓦。发电机组。去年以来,贵州省电力调度局在坚持“公平、公正、公开”调度原则的基础上,增加了电网节能调度原则。在确保电网安全稳定的基础上,通过调度合理安排水电、火电运行方式,即“水电优先,低煤电优先”,

为确保节能调度原则得到科学实施,贵州省电力调度局还联合开发了简单实用、技术先进、功能可靠的水火电联合经济运行决策支持系统软件。该系统对水、火电机组进行顺序排序,也可由电网调度员人工进行排序。这样,在全网调度发电相同的情况下,单位发电耗煤最少。

手机扫一扫打开当前页面

11月1日,记者从市工信局获悉,为进一步提高兰州市电网供电可靠性,助力实施“强省会”“强工业”行动,市工信局会同兰州供电公司积极落实需求侧响应政策。落实新型电力负荷管理体系建设要求,继续开展负荷管理相关工作。近日,兰州和桥五矿资源有限公司与埃肯硅材料(兰州)有限公司率先建设了国内首个新型智慧能源机组示范应用项目,并顺利投产,标志着兰州市走向常态化、精细化。现代化、智能化的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建设初见成效。

据了解,新型智慧能源机组示范应用项目有效结合利用物联网技术、需求响应技术、测控采集技术等手段,以新型智慧能源机组及其配套设备为枢纽,企业电炉等用电设备可调节负荷。接入新型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统一调控,使两家企业分别实现2MW和8.3MW的灵活负荷调节能力,为企业配电系统提供无功管理、能效管理、安全用电。一站式”综合能源服务。项目建成投产后,

下一步,市工信局和兰州供电公司将继续加强政企协作,进一步提升兰州电网供电服务水平兰州钢铁厂能耗管理系统,积极应对暂时的电力供需矛盾,加快在全市乃至全省化工、钢铁等领域布局新型智慧能源机组,在金属冶炼等高耗能企业推广应用,深化完善相关政策和管理办法,全面加强统一管理按照“政府主导、电网组织、政企协同、和用户实施”,统一服务能力,实现需求侧资源与新电力系统智能交互调节,为保安全、保供电、保稳定提供有力支撑,推动兰州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