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温州供电公司“三大招式”助力企业练好“内功”逆势“生长”-行业动态-能耗管理系统、能耗监测管理、工厂能耗管理系统、医院能耗管理、校园能耗管理-康沃思物联

国网温州供电公司“三大招式”助力企业练好“内功”逆势“生长”

2023-06-02

国网泰顺县供电公司员工到泰顺县万牌茶园检查灌溉设备用电安全。 (梅川爽)

温州网讯(通讯员 刘安然 尤艳妮 黄宏)面对当前严峻复杂的经济环境,不少企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和困难。 如何帮企业找到破局之道,国网温州供电公司开展“惠企同心”帮企救助服务活动,展示“三大举措”助力企业练好“内功”“壮大” ”逆势而上。

双管齐下,精准服务,助力企业解忧“减负”

“真是及时,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每个月可以节省4万多元的电费!” 6月23日,浙江中维智能家具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忠梅对前来参观的国网乐清供电公司员工表示感谢。 根据企业用电负荷,结合未来用电趋势预测,工作人员出台了《关于优化用电的建议》,建议公司用电类别不变,改为大工业为主。实际需求计费或申请暂停变压器容量,节省基本电费开支,让企业获得“真金白银”收益。

国网温州供电公司针对企业客户运行用电的痛点难点,采用“挂机”服务方式,打破企业沟通联系“阻隔”。 通过建立市、县、所三级供电单位负责人联系企业机制,由公司党政主要领导带头,深入重点企业问需求,提供服务、送技术,积极走访发展困难和反映电力相关问题。 对不少企业摸底、听需求,全面掌握企业用电负荷、生产方式等情况。截至6月23日,各级供电单位负责人已联系走访企业1032家。

国网温州供电公司员工到温州长江汽车电子有限公司,对企业公共能源系统进行能效诊断。 (徐慧玲)

受市场影响,出现类似浙江中维智能家具公司用电问题的企业不在少数。 国网温州供电公司采取“定制化”服务举措,按照“一企一策”“一事一议”的原则,为企业“量身定做”降低用电成本的对策,已累计出台优化用电建议书1056册,其中向企业提供的基本电费计费方式优化建议、变压器运行状态调整建议等,预计帮助企业降低用电成本约875万元元每年。 同时,还充分利用用电数据,重点对电价高于同类用户平均电价20%以上的企业进行在线监测。

星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警用装备行业的知名企业。 通过电力大数据分析,鹿城供电分公司客户经理在发现公司用电异常后第一时间联系公司相关负责人,为公司提供能效提升解决方案。 为公司计算了一个特殊的经济账户。 在改变基本电费计费方式的同时,将用电大的生产任务安排在用电低谷期。 预计每年至少可节省电费10万元。

国网瑞安供电公司员工在温州华特热熔胶有限公司检查屋顶光伏发电设备(陈晨洲)

为精准服务企业健康发展,国网温州供电公司还面向全市重点企业和产业园区开展了“能效经理进企业”活动。 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为企业提供全面的能效提升方案。 截至目前,已有2634户家庭完成了能效提升计划。 上门走票,向2321户送达综合能效诊断报告。

一招解难,“真金白金”赋能企业

“今年受疫情影响,企业资金回笼缓慢,如此优质的供电服务,让我司吃了一颗‘定心丸’。” 浙江长城换向器有限公司负责人徐建设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此前,国网瑞安市供电公司大客户经理蔡芒接到公司申请扩容业务的工单,第一时间了解公司生产经营情况。 这是一家专业从事电机换向器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公司。 因新建生产基地需要,公司新申请了用电能力。

考虑到企业目前最大负荷不足500千瓦,李才提出了更优化的用电方案:建议用户选择最大需量计费方式,每户至少可节省约16万元基本电费。月。 同时,也建议在新厂投入使用后浙江售电能耗管理系统,现有厂也应根据实际用电需求,及时调整计费方式或减少、暂停部分产能。

为降低企业用电成本,国网温州供电公司善用“看、听、问”,通过“把脉”为企业精准开药。

国网乐清市供电公司员工赴沪工集团开展安全检查,助力企业节能增效。 (蔡玲玲)

巧合的是。 在泰顺,通过“茶业指数”的创新发展,电力工作人员发现,泰顺山阳平茶厂的发电量日渐增长,但“茶业指数”偏低,于是采取主动提供上门服务。 在得知用户确实增加了80千瓦的容量需求后,建议直接申请160千瓦低压接入,实现“零成本”供电。 “我刚打算近期去办事,你就找上门了,现在政策这么好,我还没花钱呢。” 茶厂负责人杨兆诺高兴的说道。

目前,国网温州供电公司已将低压接入容量标准提高至160千瓦,并全额承担电表箱及以上供电设施成本,实现低压小微“零投资”企业运行用电。 同时,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有关精神,推动电力接入项目共享机制有效实施,大力推进临时用电设施租赁服务和小微企业“五全”服务。微型企业园区帮助企业解决配电设施建设投资负担重、后期设备运维问题。

“通过政策落实,今年全市500多家小微企业受益,累计节约接电工程费用2560万元。” 公司的孙虎河说。

此外,国网温州供电公司还深化国网“电子e金融服务”推广应用,服务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获取低成本资金,减少资金占用。 ,“电子e贷”垫款授信1318.63万元,“电子e票”贴现119.81万元,“信用证”付款10600万元。

国网温州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向用户发出优化用电建议。 (徐慧玲)

辽宁沉阳。 冬至腊月,有九寒日。 街上车水马龙,熙熙攘攘; 工厂如火如荼地忙碌着。

滴水成冰,热气腾腾,这就是沉阳。 新年伊始,面对外界对东北经济的悲观和质疑,这座肩负振兴使命的“振兴之城”奋发图强沈阳能耗管理系统,不放弃,没有放弃锚定的目标,迈出了迈向春天的新步伐。

“老字号”久成“香”

20多米高的厂房内,龙门吊吊着巨大的零件来回穿梭; 巨大的五轴数控机床箱体发出切割金属的声音; 操作员时不时地查看显示器上的各项参数……

新年伊始,沉鼓集团就忙得不可开交。 “按照订单,生产任务排得满满当当。” 集团转子车间主任梁晨说。

2021年1-11月,神谷集团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同比分别增长16.5%和3.4倍,2022年的订单也安排在下半年。 走过70年的沉鼓,是沉阳装备制造业的代表。 一直坚持研发投入占总收入6%以上,在全国产业版图中无可替代。

正如沉谷一样,对于“振兴之城”沉阳来说,“老”不是落后的标签,而是振兴的坚实基础。

支持越来越多——

据初步统计,沉阳2021年GDP同比增长7%左右。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约9%。

打开这份成绩单,你就能感受到“老字号”的支持。 2021年1-11月,占全市定点工业60%以上的装备制造业增长13.1%。 其中,专用设备制造业和通用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18.3%和15.5%。

改革的力量正在显现——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3%,新签合同额同比增长54%——这是2021年沉阳机床(沉阳地区)交出的“成绩单”。

“现在我们是一人给两个人用的。” 沉阳机床中捷友谊厂总经理赵旭京表示,2019年底通用技术集团重组沉阳机床后,推进三项体制改革,人均产值由37.8万元提高到87.9万元。

从失血到止血,一度濒临破产边缘的沉阳机床备受外界关注。 他的“涅盘重生”归根结底是基于“断腕变法”。 管理层也不例外。 都站出来争岗。 最初的13名队员中,有4人落选; 原107名中层干部中,有59人落选。

进一步的改革将使福利增加一英寸。 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北方重工和东北制药也焕发了新的活力。 其中,北方重工2021年营业收入和新订单同比分别增长442.8%和427.1%。

尚信里在进步——

无人搬运车自行运输,感知零部件的机械臂自发抓取、拧紧、焊接、组装……在5G技术的支持下,位于沉阳市铁西区的本特勒汽车系统(沉阳)有限公司,有限公司、赛轮轮胎等企业纷纷将工厂打造成机器人的世界。

2021年,沉阳将新建5G基站1万个,识别分析二级节点7个,位列全国数字化转型百强城市第15位,东北第一。 2022年,沉阳将新建5G基站1.2万个,实施100个智慧升级项目,打造100个数字化应用场景……

“新名”渴望“潜力”

老是振兴之本; 新是振兴的希望。 锚定在优质的地方,离不开新势力的加持。 走在沉阳,你能深刻感受到不断涌现的新动能不断增强。

产业基地崛起打造造车“新势力”——

走进华晨宝马厂区,机械臂上下舞动,上演机器人生产场景; 厂房外,一片片光伏发电板源源不断地输送着清洁能源; 在成品车停放区,新能源汽车的比例不断增加……

年末年初,沉阳接连传来重磅消息。 宝马集团在这里建设的大型总装物流车间和涂装车间相继竣工。

“总投资30亿欧元的华晨宝马铁西新工厂和大东工厂改造升级项目将于今年建成投产。” 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魏兰德表示,在考察了全球工厂后,沉阳生产基地开创性地融合了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新技术,为宝马的成长。

崭新的汽车产业正在为沉阳高质量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新动力。 2021年,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增加值增长88%。

“瞪羚”企业跃出发展“新速度”——

在沈阳美星科技有限公司展厅,一款应用了增强现实等技术的车载导航产品,将记者带入了科幻世界:地面上随时改变方向的箭头,用于车辆导航,两边的建筑也有简短的字幕介绍。

“如有必要,还可以突出显示建筑物中有哪些餐厅。” 公司董事长孙克文表示,随着不断创新,公司销售额和利润呈几何级数增长,拟在科创板上市。

高速成长是瞪羚企业的一大特点。 当他们成群结队地聚集在一起时,就会产生大规模的集聚效应。 2021年沉阳共有瞪羚独角兽企业151家,同比增长71.59%。

求新从未如此迫切——

“坚持创新在振兴发展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实施以科技自立​​自强为引领的高质量先进制造行动” “加快创建数字沉阳,建设经济强市“智慧”——年末年初,沉阳市党代会、经济工作会议等密集召开,都把创新摆在了突出位置。

“进入新时代的沉阳,表现出前所未有的‘新’渴望,这孕育着新的未来。” 辽宁省社科院副院长梁启东说。

“靓丽身材”初具规模

盛京大剧院火了,艺术展览、音乐厅、城市书房迅速崛起,冬天的沉阳充满了光彩。

“消费在升级,文化需求在增加,艺人协会忙。” 沉阳市文联主席王静表示,今天的沉阳已不再是刻板印象中的钢铁老工业基地,而是一座充满“国际范”、富于“数字品味”,蓬勃“低碳风范”。

沈阳能耗管理系统_虚拟化云计算平台的能耗管理_能耗管理监测系统

“国际风”更浓——

20多天前,沉阳举办主题晚会,来自20多个国家的100多位旅居沉阳的外国友人登台表演。

在沉阳,随着中德(沉阳)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中日产业园、启迪韩国科技产业园的逐步成熟,本特勒、采埃孚等外资企业的入驻、三菱商事、三井物产。从生产到生活,沉阳的国际化风格越来越浓郁,这背后是不断扩张开放的结果。

2021年1-11月,沉阳市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41.2%,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9.8%。

“数字味”更浓——

元旦刚过,细心的沉阳市民就会发现,不少地铁站都增加了人脸识别设备,并开启了刷脸进站功能。 与此同时,足不出户的“一网通办公”也在快速推进。

很多沉阳人都能感受到优化营商环境的艰辛,在管理效率上与时间赛跑,便民利企。 从“只进一个门”到“只到一个窗口”,从“最多跑一次”到“只提交一次材料,一次做一件事”,沉阳的改革不断深化。

“我们只想让服务大厅触手可及。” 沉阳市营商环境建设局副局长文勇表示,沉阳连续两年在国家发布的营商环境报告中被评为全国标杆城市。

“低碳风”正向——

“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2022年,以高质量为目标的专项行动正在推进,招商引资工作全面提速。 但今天的招商引资不再是“挖菜入筐”,而是围绕“绿色低碳”和“专精特新”的产业新布局。

“绿色成为沉阳振兴发展的新底色。” 沉阳市发改委副主任罗磊表示,2021年1-10月,沉阳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6.2%。 上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8%。

2021年全年,本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15天,首次突破300天。

深冬过后,便是新的春天。 沉阳,这座振兴之城还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但春山在望,未来可期。

总策划:傅华

策划人:赵诚、曹植

制片人:张旭东

统筹:赵超、徐洋

作词:曹植、徐扬、王伟

视频: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