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庚坡:联动督促工业企业依法依规科学用能
2023-07-08
人民网北京2月9日电(王少少)近年来,我国能源结构低碳绿色转型步伐加快。 近日,《工业节能监管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实施。 在用能重点工业领域,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工业节能监察机构的力量,共同督促工业企业依法、按规定、科学用能。 工业部门的能源效率水平。
上海市节能中心副主任任庚坡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表示,工业是碳排放的主要领域之一,对国家整体碳达峰有着重要影响。 《办法》从节能减碳基础能力出发,重点从信息化监管机制、节能工作联络管理、规范监管程序等方面推进工作。
提高工业节能监管法规有效性
《办法》规定,工业节能监察是指工业节能监察部门对工业和能源领域能源生产、使用、服务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性国家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信息技术。 ,查处非法用能行为,提出合法合理用能建议。
在形式上,《办法》明确规定了实施书面检查和现场检查的程序措施。 在具体人员队伍上,工业节能监察应当由两名以上取得行政执法资格的工业节能监察员实施。 直接利益或者其他关系影响监管资质的,从事工业节能监管辅助工作的机构和人员,有条件的可以聘请第三方机构或者相关专家开展工业节能监管辅助工作。 这些措施有利于加强监管自律,提高监管过程的公信力。
此次出台,完善了国家层面工业节能监管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了工业节能监管机构的地位,也是进一步加强工作协调、理顺监管职能、完善工业节能监管机构的基础。工业节能监管法律法规的有效性”。 任耕坡说道。
任更坡表示,近年来,虽然工业节能监管的相关机制和程序日趋成熟,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如工业节能监管执法队伍建设相对薄弱、工业节能监管信息化水平不够高。
加强和提高节能监察队伍能力
在执法队伍的制度和行为规范方面,任更坡认为,一些地方在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经费等方面都比较薄弱,没有形成三级节能监管体系,节能监管专业、执法。 它涉及领域广泛,技术要求较高,因此需要专业团队来实施和开展。
《办法》将“能源管理岗位设置和能源管理负责人聘任培训制度”作为重点用能企业工业节能督查的重点内容,紧跟首个完成的“完成能源管理工作”。年度工业节能目标”,强调双方高度重视工业节能监管领域人员的责任意识。
任更坡表示,工业节能监管要求执法人员具备相应的节能管理知识和专业技术能力,熟悉相关节能法律、法规和标准。 今后,要进一步加强节能减碳执法人员基础能力建设,更加注重对相关标准法规、实施细则、监管做法等的学习,定期组织执法开展执法人员学习交流和培训活动,提高执法人员专业技术素质。
对于落实用能企业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实施产品能耗限额标准、淘汰落后机电设备等问题,任耕坡表示,要不断掌握和总结经验做法,强化工作效率。 对于《办法》提出的节能监管新方向,要加快制定“施工图”,早启动、早部署、早安排。
推动工业节能监管与信息化融合
当前,工业数字化转型方兴未艾,工业节能监管工作形式也在向信息化、专业化方向探索和变革。
“工业节能监管信息化水平还不够高。” 任耕坡表示,要加强数据源信息化,加快数字平台系统建设。 在规范原有节能监测流程的基础上,通过线上平台互动,引导企业通过平台在线提交全部所需报告数据和认证材料,为精准监测打下坚实的数据基础。
“《办法》鼓励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工业节能监管,有利于推动工业节能监管与信息技术的融合。” 任更坡表示,信息技术将推动企业能源消耗在线监测、用能设备能效在线核查、节能监测结果。 重点企业主要用能设备在线报送、电子档案等工业节能监测模式创新是有益的。
同时上海能耗监控管理系统,任更坡认为,加强监管结果信息化,在保护被监管单位合法权益和商业秘密的前提下,对相关节能监管数据进行深入梳理和可视化监测分析还可以提高节能监管的效率和准确性。
以正在积极布局的上海为例,任耕坡介绍了目前上海数据中心能耗台账系统、上海数据中心能耗监测管理平台的建设情况,以及实现大规模量化监测的决心。能源消费和节能精细化管理。
在任更坡看来,虽然通过信息技术提升工业节能监管效率有很大空间和潜力,但目前工业节能监管形式还比较单一,仍以书面监管和现场监管为主。形式。 因此,创新工业节能监测方法和方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完善的工业节能监控系列解读:
工业节能监管执法如何迈上新台阶?专家:重点抓规范体系建设
6月19日上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华主持召开能源在线监测系统建设专题协调会。 国家发改委办公厅、投资司、高技术司、环保司、信息中心、节能中心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会上,节能中心汇报了近期推进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工作情况及下一步工作建议。 各单位就创新思路、提高效率、确保按期完成建设目标发表了意见,并就系统技术规范、推广建设方案、企业方建设等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
解振华指出,建设能源消耗在线监测系统对于及时准确掌握重点用能单位能源消耗情况、跟踪节能政策实施效果、增强针对性和主动性具有重要意义的宏观调控。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计划》明确要求,在线监测系统2014年底前试点,2014年底前基本建成。 2015年,加快步伐。
解振华强调,在线监测系统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相关方密切配合、协调推进。 一是各部门要落实各自职责,加快试点项目审批流程,研究好系统推广建设方案立项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简化衔接程序; 二是抓紧系统技术标准和规范的编制,确保系统质量; 三是抓紧研究保障企业端建设的相关措施,将利用信息技术监测能源消耗的要求纳入法律,制定行之有效的行政法规能耗监测管理系统政策,督促各地、千家企业完成施工任务; 四是加强系统建设的技术支撑,利用政务外网为系统提供基础网络条件; 五是高度重视系统安全,落实安全等级保护要求,强化安全防护措施; 六是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及时有效解决制度建设中出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