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一体保施工安全——湖北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安全施工侧记汪云龙
2023-07-14
来源:《国家电网》杂志 时间:2021-07-12 11:25
三位一体保障施工安全
——湖北输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安全施工侧记
王云龙
5月10日,在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800kV武汉换流站500kV配套线路工程G64杆塔线路牵引场,湖北输变电工程有限公司建设项目部严格落实“四控”安全制度,现场施工方案、工票、工作领导缺一不可。各施工现场班长及指挥员、技术人员、安全员等关键人员穿“红背心”以及红色和蓝色安全头盔。
湖北输变电有限公司运用多种科技手段,通过“党建+”夯实安全基础,确保施工安全。
重视安全管理落实,培训学习,求新求变
“正是钟先生在施工现场严格落实了重要的风险控制措施,才避免了一场因断电而威胁高速公路和供电设施脱线穿越的安全事故。” 项目经理张伟涛在布线施工现场牵着施工组长钟旺生的手。 手说。 4月17日,钟旺胜师傅在牵引场布放电线。 仔细地检查即将展开的导绳时,他发现绳头的连接部分有一根钢丝断了。 钟旺生立即暂停放样工作拍照取证,并及时更换好导绳,消除安全隐患。
5月10日21时,项目部接到次日大风、暴雨等强对流天气预警。 项目经理张维涛、总技术工程师金辉、安全员曾继凯、施工班组长程平立即驱车对全线8个重点“三跨”跨越架及合网进行安全检查,确保锚地安全跨架撑杆牢固,架体无损坏。 倾斜,密封网稳定、安全。 5月11日14时,黄陂区瞬时风力达10级,全线安全设施及布设导线安全可靠,未发生安全事故。
“3月23日,G25立塔作业时,安全检查人员发现作业队无施工作业票,项目部决定对作业队进行严肃处理。” 安全的一天学习。 此次,项目部采取了“刀子向内”的学习方式,收集了平时常见的习惯性违规案例,然后邀请违规者上台分析自己在工作中犯下的错误,并利用违规行为对周围的人进行警示和教育,使大家提高安全意识。
科技手段展现“如虎添翼”安全操控能力
3月5日,在位于武汉市新洲区仓步街道的±800kV武汉特高压换流站施工现场,项目部安全员蔡翔启动远程摄像头控制球,随后联系上单位安监中心确认现场作业画面传输正常。
“画面信号良好,吊装施工现场正在监控中。” 在位于武汉的湖北输变电公司安全监管中心,负责远程监管的周伟盯着大屏幕上换流站阀厅施工的实时画面。 目前,公司成立了安全监管中心,建立了作业安全风险管控系统,对现场布控球进行远程控制,分级对施工生产风险点进行安全管控。 ,以便及时发现施工违法行为。
“负责人制定工作计划后,将计划与手机客户端关联起来,控制球打开后,施工现场的实时画面就可以出现在监管中心的屏幕上。” 周伟介绍,开工前,各地风险点控制了施工现场。 控制球连接到系统。 目前,湖北省输变电公司负责多个项目的建设。 安监中心采用远程视频监管等手段,重点管控高危作业,纠正违规行为,规范现场安全管理。
“无人机已抵达指定地点,喷火装置已准备就绪。” 2月22日下午,湖北输变电公司线路巡检人员在500kV兴县三回线路134杆塔小侧发现一根电线缠绕。 风筝。 如果不及时处理,在风的影响下,很容易发生相间短路跳闸,影响线路的安全运行。
带电工作组接到任务后,三名队员携带喷火无人机等设备前往现场开展缺陷排除工作。 队员操作手持遥控器,将10公斤重的六旋翼无人机缓慢举升到指定的喷火作业位置,缓慢旋转机身,将喷火喷嘴对准风筝。 另一名队员则密切关注着无人机的状态,待无人机稳定后,按下了火焰喷射器的开关按钮。 瞬间,一根两米长的火柱从无人机的通风口准确地喷出。 3秒后,缠绕在电线上的绳子被吹断,风筝落到地上,消除了危险。
以往,此类隐患需要人工处理,耗时较长,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 喷火无人机的出现和使用解决了这个问题。 2018年以来,湖北输变电公司加大科技巡查和缺陷消除力度,部署54架小型无人机对线路通道进行精细化巡检,提高线路巡检效率。 此外,该公司还部署了两架大型六旋翼无人机。 该型无人机可配备红外测温、喷焰装置和抛绳外接设备,可按需处理不同隐患和缺陷,大大减轻人员在线处理缺陷的劳动强度,提高操作性安全。
“党建+安全”提升本质安全水平
今年春节期间,500kV鄂光三四回线路发生严重故障。 湖北输变电公司数百名员工齐聚鄂州发电厂,参与电网抢修。 公司迅速反应,成立了抢修现场领导小组、项目部、党员突击队。 针对工程建设临近春节、工期紧的特点,公司以党建为引领,大力开展“三亮三比”活动,党员带头确保高质量完成抢修工作。
线路运维方面,湖北输变电公司通过“党建+”夯实基础、强化安全基础的一系列活动,并以丰富的“党建+”活动为抓手载体突出党建工作价值创造,持续推进运维。 本质安全维修水平全面提高。
与此同时施工工地用电能耗管理系统,湖北输变电公司将党的建设与疫情防控安全融为一体。 党员带头落实防疫工作方案,非必要不返乡,在工作场所休假,关注疫情新动向,不前往高风险地区,不外出。参加聚会活动; 为队伍做出“科学戴口罩、勤洗手、勤消毒”的提示,积极组织环境消毒工作。
在日常运维工作中,湖北输变电公司在运维线路区段设立了“党员安全责任区”和“党员示范岗”。 党员带头学习技术、管理、培训,积极让其他员工监督带动,党员责任区员工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充分发挥了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党组织和党员安全生产工作。 同时,公司结合技改检修、春检等开展非违规实践活动,确保不发生违规指挥、违规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的情况,不发生轻伤以上人身事故。安全生产责任事故。
这座城市的一砖一瓦、一石一地,都留存着历史的印记和发展的足迹。 城建档案是锁定城市记忆的重要载体。 在巨野县档案馆,以沃里卓华LED显示系统为核心的显示系统正以独特的视角和多样的显示方式记录着这座城市的变迁,留住了这座城市的记忆。
巨野县档案馆项目采用Voury卓华微间距LED显示系统。 系统凭借其无缝拼接、超高对比度、超高刷新率、丰富的显示色彩等调试效果,具有美观与实用的双重功能。 满足了客户的需求,赢得了客户的一致赞赏。
大数据时代,数字档案馆建设是档案管理模式的转型升级,是档案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通过Voury卓华LED显示屏,可以与一个或多个下属机构举行日常视频会议、进行远程培训,也可以实现不同地区、不同地区的各级档案局(图书馆)之间的技术交流和协同工作,帮助档案管理业务运行高效。
Voury卓华微间距大屏系统清晰地还原了本地会场的图像和远端会场的图像,结合大屏拼接和图像处理融合技术,让会议双方的参会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同一会议室,实现高度临场感远程会议体验满足政企日常会议,实现及时沟通、高效运作。
同时档案馆能耗管理系统的应用,Voury卓华自主研发的微间距拼接单元具有丰富的信号源接入能力,适合控制室长时间显示的高分辨率计算机信号应用场景。 在室内应用中,能够真正实现高清播放,带来震撼的视觉体验,亮度适中,观看不疲劳,满足长时间近距离观看,显示画面切换方便快捷,播放灵活。 不仅满足控制室、报告厅的环境要求,还大大提高了系统运行效率和用户工作效率。
新变化、新改进。 档案馆投入使用后,将成为巨野县集档案收藏、展览教育、咨询利用、学术交流、文化休闲等为一体的城市窗口和人文文化服务场所,构建开放式、服务式的档案馆。以新时代现代智慧档案馆为目标,不断加强档案馆规范化、信息化、规范化建设,努力拼搏,开拓创新,努力创造巨野档案馆新辉煌,贡献力量建设生态、活力、精致、幸福的新巨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