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公共机构综合能耗感知节能管理平台在新城大厦能耗同比下降10%
2023-08-15
中国能源新闻网讯 6月15日,江苏省南京市物业管理中心供配电科科长方文杰为公众打开综合能耗认知与节能管理平台终端界面江苏省机构。 数据显示,1月至5月,南京市党政机关三大集中办公区之一的新城大厦能耗同比下降10%,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江苏省公共机构综合能耗意识与节能管理平台是江苏省政务管理局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为提高公共机构能源效率政企合作的成果。 该平台将于2021年11月上线,是全国首个省级事业单位数字化监管平台。 平台通过能耗大数据实时传输和主站云计算在线分析,为用户提供能源资源全景监测、碳排放计量、能耗分析等服务。 目前,该平台已接入全省所有事业单位能源消耗数据能耗节能自动管理系统,这也意味着江苏已全面实现事业单位能源消耗数字化监管。
江苏省政务管理局事业单位节能管理处处长施恩辉介绍,该平台接入了电、水、气、冷、热、煤、油等各类能源消费终端数据。 .,用户可以通过账号自动获取。 能耗数据并生成能效分析报告。
“平台具有智能筛选和修正功能,在线数据采集率和数据准确率超过95%。” 平台开发单位、江苏方天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潘志新介绍,当用户用电量超过限定值“红线”时,平台会自动提前推送警告信号提醒用户优化能源消耗。 (黄磊、董莹、邹蕾)
南昌市2009年各类排放源占排放总量比重调查
南昌完成碳盘查工业排放占比71.1%
借鉴英国城市的碳管理“工具包”
本台记者奥斯卡·王尔德北京报道
作为国家13个低碳试点之一,南昌在全国率先建立了温室气体排放统计和管理体系。
“去年9月,南昌市启动了为期一年的碳盘查项目,目前已基本完成。我们摸清了2009年南昌市碳排放的背景和特点,并在碳盘查两个月后向国家提交了报告。盘查结果。”南昌市发改委助理研究员刘华告诉本报记者。
据记者了解,南昌去年入选“英国战略解决基金低碳城市”试点项目,碳盘查是这一中英合作项目的一部分。 项目中方为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英方为英国碳信托及阿特金斯咨询(深圳)有限公司。
刘华介绍,该项目的最终报告尚未定稿,碳盘查的最终数据尚未发布。 不过,林伯强告诉记者,“南昌的碳排放水平略高于全国(包括城乡)每年5吨的人均碳排放量。” 也就是说,在中国城市中,南昌目前的排放水平相对较低。
事实上,国家发改委提出的试点地区五项重大任务中,就包含了碳排放数据的“读懂”。
“南昌市完成了碳盘查,意味着明确了自身的碳资产,有利于制定更有效的碳管理措施。” 刘华告诉本报记者。
据悉,国家发改委目前正在开展省级碳排放清单编制工作。
碳管理“工具包”
“我们的碳测绘项目的完成得益于英国碳信托基金的帮助和指导,特别是他们提供的工具包LACM(Local,地方当局碳管理计划)。在这个工具包的基础上,我们结合中国的国情对其进行了部分改造。 ” 中方执行单位负责人、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告诉记者。
由于中英两国国情不同,南昌碳盘查工作组对英国LACM进行了一些改革。
记者了解到,LACM是英国碳信托基金与英国143个地方政府共同制定的低碳城市管理体系,旨在控制和减少公共基础设施的碳排放。
LACM的碳盘查主要集中在非工业领域,如城市交通、建筑、居住生活等。 其中,工业排放量的计算十分粗略。 然而,中国大多数城市的碳排放往往主要是工业。 为此,南昌市碳盘查工作组对碳盘查的重点进行了修订。
根据公开资料,记者发现,南昌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的构想,其经济结构仍倾向于向重化工业方向发展,因此其工业排放仍然是城市碳排放的最大部分。 大头。
“所以南昌的碳盘查主要以工业盘查为主,交通、建筑、农业、服务业、居民生活等碳盘查为辅。” 林伯强说道。
事实上,LACM内容丰富,碳盘查只是其中一个环节。 其他环节包括政府减排政策制定过程、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企业与居民之间的沟通协调、减排计划实施的监督管理、减排过程监控等。 对遭受损失的弱势群体进行补偿等结构比较完善。
其中,林伯强研究团队根据中国国情,对LACM中的“碳减排政策”指标进行了修订。
“在英国,碳排放政策主要通过开征气候变化税等手段来实施,而中国城市碳减排只能以政府规划为主,市场化手段(如能源合同管理、白证书等)来实施。”交易等)补充。” 林伯强说道。
碳盘查三步法
“南昌碳盘查以行业检查为主,采取了三步走的策略。” 林伯强说道。
第一步是全面调查,主要针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据南昌市统计局提供的数据,南昌市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40家,占工业增加值的80.3%。 具体算法是根据每个企业的能源消耗情况,乘以不同能源的碳排放系数进行总体估算。
第二步是进行抽样调查。 即对重点企业进行典型抽样调查,到企业检查具体报表(购电、购煤、购油等原始发票、凭证),核实实际能源消耗情况企业存在错误。
“我们调查的企业有新世纪水泥、华源家纺、亚洲啤酒等,事实证明,统计局的数据还是比较准确的,两者的差距基本上很小。” 林伯强说道。
最后,比较修订版。 具体方法是根据南昌市节能办第三方机构持有的相关企业能源审计报告和清洁生产审计报告,估算不同行业生产和服务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碳排放量,得到行业平均修正系数,在此基础上对前两步得到的数据进行修正。
除了工业碳盘查外,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也借鉴了工业碳盘查的方法。 首先是计算其能源消耗量,然后乘以不同能源的碳排放系数。
然而,南昌碳盘查并不完善。
林伯强认为,首先企业提供数据的主动性不高,其次调查范围有限。
“企业碳排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重点企业,由于客观原因,对规模以下企业的研究力度还不够强,数据也有很多缺失,只能根据统计数据进行简单的估算”比如产值、耗电量,这个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很大误差的。” 林伯强坦言。
工业排放占比71.1%
目前,南昌碳盘查的最终报告尚未最终定稿,但已经形成了一些结论。
林伯强告诉记者,通过调查发现,南昌工业排放占比最高,占71.1%,其次是交通运输和居民生活,分别占12%和10%。
有趣的是,在各种排放源的排放比例中,建筑物所占比重出奇的低,仅占0.1%。 ,所以建筑排放的比例很低。” 林伯强解释道。
南昌的碳排放水平是多少?
“与我们掌握的其他城市居民碳排放数据相比,南昌的人均碳排放水平低于直辖市和沿海城市,略高于全国(包括城乡、 2007年每年5吨,2007年总人口 30113.9万人的美国人均碳排放量为19.31吨,总人口14137.8万人的俄罗斯人均碳排放量为11.22吨。 ”林伯强介绍。总体而言,南昌是一座低排放城市。
因此,项目组得出结论:碳排放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根据南昌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未来经济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这意味着碳排放仍然会很大,所以经济发展和碳减排必须保持平衡。” 刘华告诉记者。
刘华表示,南昌市将根据调查结果采取一些针对性措施南昌工业能耗管理系统,但总体而言,基于目前的发展水平和碳排放量,南昌市完成2020年国家减排任务并不困难。
同时,项目工作组还对南昌市下一步低碳建设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
“减排重点仍然是工业部门,加强节能改造,努力发展低能耗、高附加值产业。南昌的航空制造业有一定基础,我们建议政府部门加快航空制造发展步伐。” 林伯强说道。
“南昌率先完成碳盘查,这只是低碳城市建设的开始,其低碳城市建设能否脱颖而出,成为标杆,取决于南昌在2019年的节能减排举措。”工业、交通和建筑领域。有效性。” 气候组织中国区主席吴昌华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