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行业动态-能耗管理系统、能耗监测管理、工厂能耗管理系统、医院能耗管理、校园能耗管理-康沃思物联

新华社: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

2023-08-19

新华社北京7月18日电 题:创新引领、转型提质、海外拓展——年中经济调查与制造业篇

新华社记者

国家统计局1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增速比一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总体增长保持平稳。

近日,新华社记者前往福建、广东、湖南、重庆等地调研,现场看到一批制造业企业通过创新引领、转型提质、海外拓展。 感受经济发展的底气和底气、韧性和潜力。

压力之下,行业攀上“高位”,逆势而上

在福建漳州三宝集团有限公司,记者看到了一种特殊的钢筋——耐腐蚀钢筋。 这是公司的主导产品之一,成功开辟了工业领域的蓝海。

“福建是一个海洋大省,海边的建筑很多,防腐钢筋的使用寿命是普通钢筋的两倍以上,而生产成本却只比普通钢筋高三分之一”普通钢筋。” 三宝集团党委书记林军说。

面对需求疲软、价格下跌、成本上升等挑战,今年以来我国钢铁行业承受着巨大压力。 许多钢铁企业正在应对变化,在提质、降本、增效上下功夫。 这也成为当前我国制造业面临压力的一个缩影。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乏力。 为了抑制高通胀,主要经济体纷纷收紧货币政策,加剧了全球需求的收缩。 6月份,全球制造业PMI为47.8%,连续四个月环比下降。 内需需要进一步恢复。 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9%,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但仍处于收缩区间。

在此背景下,我国制造业实现稳定增长实属不易。 上半年,41个主要工业行业中,26个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增长,增速达63.4%。 汽车制造业、铁路、造船、航空航天等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增长势头良好。

今年以来,多项稳经济政策持续显现成效,各地密集推出支持制造业发展的举措。 在政策支持和行业各界努力下,工业经济保持恢复发展势头。 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比一季度加快。 5月、6月同比增速分别为3.5%、4.4%,呈现逐月回升趋势。

“工业生产总体保持平稳增长,结构不断优化,新动能逐步成长,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辉表示,上半年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各个规模影响都比较显着。 上述工业增长贡献率达53.9%,有力支撑了工业生产恢复。

钢板进入,整车退出。 每4分钟就有一辆重卡下线,其中三分之一是电动重卡。 在长沙三一重卡超级工厂,22万平方米的厂房内只有110名工人,信息化效率比传统工厂高10倍。

“虽然上半年市场面临一定压力,但预计下半年增速将进一步加快。” 三一重汽电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毅表示,下半年随着重大项目建设不断推进,对完成全年销量增长充满信心。 目标的1.5倍。

能耗管理平台_工业企业能耗管理系统价格_能耗管理监测系统

记者调研发现,在需求疲软的背景下,制造业不断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新动能引领新需求显而易见。

走进安踏集团企业博物馆,你可以发现“吨位级”负重鞋、仅重99克的“氢”跑鞋、防割“冰上鲨鱼皮”等富含“黑科技”的产品“在冬季奥运会上。 真让人头晕。

在全球设立5大研发中心,并招募大批运动科学博士加盟……“专注行业,就是最大的底气。” 安踏集团副总裁李凌表示,近年来,先后收购了Fila、Amer等国际品牌,实现了从产品到产品的转型。 从“走出去”到品牌和资本走出去的转变。

从上游原材料到终端产品,记者在调查中感受到,企业因“新”而生存,行业因“新”而改变。 今年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1.8%。

走进湖南中大创源数控装备有限公司车间,工人们正忙着组装、调试大型机床。 采用高速干切削技术的机床每5分钟可加工一组弧齿锥齿轮。

产品性能世界一流,价格却只有进口价格的60%……中大创源生产的磨齿机经过10年研发、3次迭代工业企业能耗管理系统价格,不断实现技术突破,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电力设备等领域。

“公司每年的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的17%,高端产品和创新产品已成为重要的利润来源。” 中大创源总工程师岳明强表示,该公司生产的最新型螺旋锥齿轮磨齿机已于今年年初投放市场。 需求供不应求,预计将带动公司业绩同比增长50%。

“要抓住时间和空间尽快转型”“要保持质量和性能的竞争优势,从以销售为中心转向以利润为中心”……记者调研发现,面对压力,制造业企业坚持创新,加快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攀登的步伐更加坚定。

追“云”追“数”,加速数字化转型

“无人工厂”24小时生产、“机器人同事”接手繁重劳累的工作、“透明生产线”全程监控运行数据……在世界各地,越来越多的工厂正在呈现出这样的景象。场景。

位于重庆市长寿区的重庆小康动力有限公司,该生产线每分钟可生产一台发动机。 车间里,机器人、无人搬运车、红外检测等自动化设备忙碌起来。

“通过这些智能设备,我们实现了分配、涂胶等工艺数据的实时采集,故障判断准确率100%,换型时间减少67%,效率提升50% ”。 该公司负责人凌青海表示,车间生产线效率提高了10倍,不合格率下降了89%。

“连接”工业设备、“看清”生产过程、“精准控制”质量管理,数字化转型正在成为“中国制造”向“中国制造”转型的关键支撑。

湖南嘉禾县被誉为“铸造之乡”,以中小企业为主。 近年来,嘉禾县铸造锻造产业集群促进中心联合树根互联网,对园区10家企业进行数字化改造,每年减少能耗成本400万元。

能耗管理监测系统_能耗管理平台_工业企业能耗管理系统价格

嘉禾县科技和工业信息局党组书记李建军表示,通过大数据系统,可以直观清晰地了解每个企业的能源消耗情况,可以实时进行数据监测和数据存储。并为决策提供可信的数据源。

“目前,根互联根云平台已连接超过120万台工业设备,行业总资产突破万亿元,帮助20多个行业近千家企业实现数字化升级。” 根互联网CEO何东东说道。

调研中,记者深刻认识到,数字化是企业转型的“必答题”。 尤其是面对来自成本和市场的压力和挑战,更需要通过数字化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寻求精益管理的空间。

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各地已建成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近8000个。 其中,超过2500家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达到二级以上,基本完成数字化转型。

记者调研发现,不少中小企业也面临转型门槛。 目前,合肥市已联系专业机构,为中小企业免费提供数字化转型咨询服务。 在泉州,由27家单位专家组成的“工业医生”数据库,已为500多家企业提供研发、设计、运营管理、制造等服务。

从鼓励工业互联网入园、发展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到拓展人工智能、大数据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场景,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来解决中小微企业“不能转、不能转、不敢转”等问题。

企业拓“路”赢得新发展格局机遇

利用国际市场多元化化解对传统市场的依赖,在创新投入上开拓新市场,加大高新技术产品“走出去”步伐。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不少制造企业在把握新发展格局的同时,对冲风险、抓住机遇。

“这些肉眼看上去无法区分的粉末,可以成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新动力来源。” 走进宁德时代创新实验室,21C创新实验室数字智能研究中心主任魏一民正带领团队研究最新研发的钠离子电池材料试验,加快高价值海外布局——添加的产品。

今年上半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6.66万亿元,同比增长6.3%。 其中,以电动乘用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巨头”表现出色:同比增长61.6%,拉动整体出口增长1.8个百分点。 为应对需求压力,工业企业努力拓展海外市场,提升出口质量。

红星尔克、唐人服饰、方圆鞋服、凯伦服饰等企业先后赴菲律宾、缅甸、孟加拉等地考察市场……立足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公司加大发展力度立足国内市场,立足海外市场,在新的发展格局中破局、寻找机遇。

日前,在威海广泰机场设备有限公司,威海海关关员提前完成了一批出口飞机牵引车的加工贸易手册。 这些飞机牵引车已出口至新加坡并投入当地机场地面运营。

“面对充满新风险挑战的国际环境,公司紧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RCEP成员开拓新领域,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新兴市场。” 威海广泰机场设备有限公司公司国际业务部总经理徐辉表示,上半年,公司出口额7730万元,同比增长约3倍,目前的订单已安排到2024年底。

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继续强化重点行业稳增长政策供给,加大对制造业外贸企业的支持力度,做好服务保障针对制造业重点外资企业和项目,努力稳定工业产品出口。

“深度融入全球分工体系的制造业,正在新发展格局中抓住机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室主任杨光普表示,我国制造业体系优势明显,创新驱动发展基础持续坚实。 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建设,加上我国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特别是通过制度性开放推动高水平开放,国内国际双循环持续畅通,为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中国制造业稳步复苏,实现高质量发展。 (记者戴小河、谢希耀、邹多伟、庞梦霞、潘杰、严福静)

2020年虽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但我国5G速度并未放缓。 信息通信发展部部长文库表示,近期,我国平均每周新建5G基站已超过1.5万个。 截至6月底,三大电信运营商已在全国建设并开通超过40万个5G基站。

5G的加速部署和商用进程的加速,将进一步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赋能千行百业智能化升级,有望给整个社会带来深刻变革。 同时ct能耗管理系统,5G也是提高能源效率的重要驱动力,将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发挥关键作用——5G赋能垂直行业提高能源效率,减少碳排放,助力构建可持续的数字世界。

众所周知,“绿色”、“节能”、“环保”、“可持续”、“能源效率”等关键词是过去和未来行业持续关注的焦点,也是为行业继续前进的方向。 作为全球领先的ICT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华为与产业伙伴共同致力于提高能源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 就在近日,华为联合研究院梅森发布了《绿色5G:一个世界》白皮书,对绿色5G如何构​​建可持续世界做出了更全面的解读,以帮助5G走得更快更好,并赋能社会可持续发展。

“收入支出”:5G显着提高能源效率

众所周知,对连接和数据的需求不断增加,宽带网络的使用量不断增加,因此网络承载的流量也在增加。 随着5G网络的部署,这一趋势将变得更加明显。 同时,在5G时代,5G网络的数据容量是4G的1000倍。 此外,VR/AR、云游戏等许多创新业务需要更多的数据处理,而更多的数据处理理论上会导致功耗增加。 这意味着运营商在规划和优化网络时也需要考虑能源效率。 单纯从功耗角度来看,基站是功耗的“大消费者”,基站能耗约占网络总功耗的57%,但这并不意味着5G是一项高能耗技术。 相反,5G作为最新一代无线技术,在节能环保方面表现突出。

从每比特的角度来看,5G 标准比前几代技术更加节能。 事实上,5G在标准设计、参考信号设计、物理结构等方面都最大限度地节能。 3GPP 5G规范要求5G能耗较4G降低90%,ITU要求ICT企业到2030年减少45%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功耗、降低成本也是整个5G的共同诉求产业链。

如何集约、绿色建设5G,探索5G的可持续发展,也开始受到关注,业界通过多项技术创新,使5G能够提供更多的数据处理,实现更好的能耗。

白皮书显示,与前几代移动技术相比,5G网络可以多层部署,本质上更加节能,并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效率。 这种多层部署方式包括加强设备层面的电源管理、采用新的站点解决方案,例如使用液冷来减少对空调系统的需求,以及灵活利用频谱等资源。 这开辟了一种部署和运营移动网络的新方式,每比特能源效率比 4G 高 50 倍。

具体来说,运营商可以在基站设备层、站点层、网络层进一步融合5G能效。 技术的灵活组合以及各种技术的组合例如以最低的功耗为特定任务提供适当的网络容量可以大大提高网络能源效率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白皮书强调:“如果运营商部署5G时采用全套功耗和站点优化技术,即使在更密集的网络中功耗也能保持稳定。同时,如果4G也采用同样的方式部署,将更加可以显着降低运营成本。”

网络层降低能耗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充分利用现有频段最高效的组合,二是尽量减少无线技术的使用数量,即有选择地消除或淘汰无线技术。使用动态频谱。 目前许多运营商同时运行2G、3G、4G和5G网络。 淘汰传统网络意味着淘汰能效低的传统技术,减少天线和基站的数量以及空间和电力需求,从而大幅降低网络总能耗。

白皮书特别指出,目前已经出现了许多能够提高能源效率和能源管理的新技术。 例如,人工智能将进一步提高基站、站点和网络的能源效率。 而且这些技术不仅仅适用于5G,甚至在未来,这些技术还可以用来优化新的能源管理系统,让网络更加节能高效。

信息通信技术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ct能耗管理系统_能耗管理系统和电力监控系统_能耗管理系统平台

虽然5G网络本身的节能非常重要,但仅从5G自身基站的辐射和功耗来衡量5G是否环保、能否成为绿色5G是不全面的。 毕竟5G需要应用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推动整个行业的信息化、数字化。 只有当5G让很多其他行业能够以更加节能的方式运行时,5G对行业转型的影响才会真正实现。

统计数据显示,ICT产业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球不到2%,但其增加值却占OECD国家的6%,占中国GDP的7%以上。 这也意味着5G只有对其他行业的能源效率产生重大影响,才会对全球能源使用产生有意义的影响。

梅森研究表明,5G与人工智能、物联网、云等ICT技术相结合,可以提高其他行业的能源效率,并在帮助各行业和人们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先进连接、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智能 智能和物联网提供了一个具有前所未有潜力的平台,可以提高所有行业、城市和社区的能源效率。

特别是,ICT技术预计将对医疗保健、制造、交通和能源行业的能源效率产生巨大影响。 例如,在能源领域,5G无人机可以更高效、更低成本地探测天然气管道; 根据LCA方法分析,5G无人机的使用使上海一次巡检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了60%。 如果这种方法在全球范围内采用,所减少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将足以为地球上每个人的智能手机充电 100 天。 在医疗领域,5G远程CT会诊可以完全消除某些相关活动的温室气体排放。 在智慧城市和智能交通系统中,5G有望提高生活各方面的能源效率。

国际电联发布的《SMART 2020》报告进一步证明ICT技术对各行业节能减排具有非常显着的赋能作用:国际电联预测,到2020年,各行业利用ICT技术实现能效提升的规模将相当于全球排放总量的15%。 就连行业专家也认为,ICT技术在行业中的应用将对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特别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形成关键支撑。

但也要注意,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数据使用量的飙升,网络能耗可能会抵消其他领域能源效率的提高。 因此,智能部署5G以尽可能减少其消耗的能源非常重要。 这也需要政府、监管机构和产业链的共同推动。 例如,建议政府监管机构降低5G等关键技术优化部署的门槛,同时促进不同行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鼓励开发通用平台和统一方法来管理电力使用。

总而言之,5G的到来不仅不会给社会带来环境污染和能源浪费,反而通过高带宽、低时延的特点,让社会变得更加智慧,给社会发展带来更高的效率。 ,能耗更低。 同时,也需要产业链共同努力,以更少的能源,传输更多的信息,同时不断丰富人们的数字生活,反哺更加美好的物理世界。

结尾